卵石动物造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卵石动物造型的多种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利用卵石及色彩进行动物造型创作。
情感价值与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提高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时数为1课时。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段儿童想象思维比较活跃,不受约束。善于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想象、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本着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的三维度目标。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主要采用下面的教法进行教学:讲授法、谈话法、示范教学法。
对动物的形态和特征的表现和在卵石上画出适合卵石外形的动物形象,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找到一个切入点,使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方案中确定了以“改变动物的动态,突出特征以适应卵石的外形”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把疑问、难解答的问题放入教学过程部分,有针对性的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卵石动物造型的新颖和富于美感。
教学重点:
用卵石和彩笔对动物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师生相互问好。检查用具
一、课题导入:关于卵石的用途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这是什么?
生:卵石。
师:同学们桌子上也有,请你们来说一说卵石给你什么感觉?
生:滑滑的,凉凉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同学们,关于卵石有很多的用途,咱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
生:根据课件回答。
师:看来,卵石的用途可真不少,今天我们也来用卵石做个造型吧?(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1、观察卵石
根据卵石的形状发现动物
师:(出示课件)卵石的形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看看老师出示的这块卵石,你觉得像是哪个小动物呢?
生:预设(猴子,青蛙等)
学生在回答得同时,在电子白板上勾勒出学生说的动物的大体形状。
师:噢,你的想法跟老师一样,大家来看,老师也觉得是大象。同样一块卵石,这个同学说是猴子,那个同学说是青蛙,想法不同,做出来的造型也就不同,我们看看同样一块卵石,还可以把它想成什么?还有小海豹,老鹰。
(2)卵石不同角度的发现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来看,同样一块卵石我们把它换个角度,又会给你带来哪些联想?首先,第一幅图,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
师:你看,老师想到了什么?青蛙,跟你的想法一样吗?看这个角度,老师把它想成了什么?松鼠。这个角度你能想到什么?:自由说。
师:你看,老师想到了小猴子,那这个角度呢?老鹰。那这个老师把它想象成了这种动物,谁认识?
生:鸬鹚
师:噢,有同学认识是鸬鹚,可以捕鱼,大家看,老师是怎么表现的。
生:嘴巴画得很大,嘴巴下面有一个布袋,嘴巴里面还有一条小鱼。
2、装饰卵石
(1)卵石头像装饰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卵石头像的不同表现?
生:有的是侧面简化,有的是正面,并且是用三块卵石画成。
卵石全身装饰
师:看了这么多卵石作品,我们可以把头像画在卵石上,那想一想?怎样将这些动物的姿态也画到卵石上?
生:可以把它团起来,放在卵石上。
师:说得真不错,我们在卵石上画小动物,除了画它的头部,还可以画动物卷曲的姿态。那我们来看一看,除了袋鼠和小猪,别的动物是怎么表现姿态的。(欣赏大象、乌龟、猫头鹰的表现方式。运用了简化,添加,夸张的手法)
三、老师示范,制作方法
师:同学们,观察你手中的卵石,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动物呢?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吧。
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不少,那你们来看看老师手里的这块卵石像什么呢?
生:兔子,鱼,熊。(假设)
师:大家的想象里可真丰富。大家觉得是···,那我们把它画出来好不好?
生:好
制作步骤:
1、根据卵石形状进行合理想象。
2、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的形象细节。(注意: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
3、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注意:不沾水)
师:我们已经了解制作过程,那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描绘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生:动物造型与卵石形状的结合及颜料的运用。
师:说得真好,老师看同学们迫不及待想动手把卵石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下面开始动手吧。记得给自己的作品取个名字!
四、动手操作
师:你们可以个人创作一个卵石作品或者共同创作一组有主题的卵石动物造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完成创作)
要求:色彩鲜艳,造型新颖。
1、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给孩子们一些建议。
2、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他评,师评。(评出创意奖、绘画奖、集体奖)
五、总结
师:同学们普普通通的作品当中,都蕴藏了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鸡蛋壳、一个小盒子,里面也有一些小精灵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只要大家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发现,用巧手去创造,就会让生活更加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