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09: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2、了解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及地貌特征3、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读图能力及分析、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黄土高原“风成说”。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主探究,问题式教学,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师】展示考察方案,通过情景设计导入新课。【师】请看一段视频材料猜测今天的考察目的地。【师】提问:今天我们要考察的目的地是? 【生】观看视频并判断本节课考察的目的地,了解黄土当地的人文风情【生】齐答:黄土高原
过渡 明确今天考察的目的地后,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考察目标,也就是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师】展示学习目标 【生】齐读学习目标
位置范围 【师】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展示】黄土高原的地形图1、位置【提问】在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2、范围【师】从省区说明黄土高原的范围? 【生】指出: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 西到______, 北起______, 南至______。【生】指图【生】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过渡 做好准备工作后,同学们都迫不及待了,我们一起出发。
观看视频提出疑惑 【师】播放《黄土大塬》视频 提问:通过考察,同学们有什么疑惑吗?【师】问题提出来了,接下来请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同学们提出来的疑惑。 【生】观看视频,提出疑惑黄土的来历?黄土的地貌景观?黄土的植被为什么稀少?
合作探究解答疑惑 黄土的来历? 【生】运用“风成说”解释。
黄土的地貌景观? 【生】区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川。
黄土的植被为什么稀少? 【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
实验探究水土流失 第一组:其他条件相同,探究不同的植被条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步骤:a.观察两个容器中植被覆盖的区别; b.在两个容器下放置等高的物品,保持容器坡度一致 c.将两瓶水匀速等速倒入水槽; d.比较两个烧杯中泥沙和水的量。实验结论:植被条件越______,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植被具有___________作用。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_____,水土流失严重。 【生】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按步骤完成实验。【生】每个小组上台展示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第二组:其他条件相同,探究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步骤:a.在两个容器下放等高的物品,保持容器坡度一致 b.一瓶水模拟暴雨,一瓶水模拟小雨; c.比较两个烧杯中泥沙和水的量。实验结论:降水强度越____,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黄土高原夏季___________,水土流失严重。
第三组:探究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步骤:a.观察沙土、黏土的区别; b.在两个容器下放等高的书本,保持容器坡度一致c.将两瓶水匀速等速倒入水槽; d.比较两个烧杯中泥沙和水的量。实验结论:土质越__________ ,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__,水土流失严重。
第四组:其他条件相同,探究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步骤:a.在两个容器下放置不同高度的物品,分别模拟陡坡和缓坡b.将两瓶水匀速等速倒入水槽; c.比较两个烧杯中泥沙和水的量。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坡度越_________,水土流失越_________。黄土高原坡度_________,水土流失严重。
心得体会 学生交流学习本节课后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1.位置范围 2.黄土的来历 3.黄土高原的地貌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通过本节课我们不仅学习到黄土高原地形区的知识,还了解到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最后引用习主席的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黄土高原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