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征。
理解我国气候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理解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特征之一。2、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特征之二。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图为线以文为索。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我国冬季气温南北 ,夏季南北普遍 。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从 向 递减。时间分配 季多, 季少。
秦岭—淮河线大致与1月份 等温线和 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当。
2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是 和 的分界线。(填干湿地区)。
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是 和 的分界线。(填干湿地区)。
新课教学:(一)、自主平台:
(气候类型)----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云南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南部属于 气候;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东北平原属于 气候;而西北的塔里木盆地属于 气候;青藏高原属于一个单独的地理区域属于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受纬度位置和 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受
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季风
风向
发源地
性质
影响范围
影响时间
冬季风
夏季风
(二)、合作探究
1、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何积极影响:
。
2、 夏季风(北上)示意图
4月→→→6月→→→7月→→→9月→→→10月
南部沿海→→江淮→→黄河流域→→南撤 消失(沿海)
根据上图思考1998年长江全流域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的原因。
3、请举例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4、、谈谈特殊性天气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巩固练习:
(1)、一个坐火车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有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广州 D、北京---乌鲁木齐
(2)、下列关于我国非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B、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C、受西北季风较小 D、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3)、某山以北是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南岭
(4)下列地区中,具有“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的气候特征的是( )
A、阴山 B、祁连山 C、太行山 D、横断山
(5)、我国的东北地区都能种植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而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大多数为亚寒带针叶林,原因是( )
国土广大 B、平原辽阔 C、地形复杂 D、夏热优势
(6)、下列气候类型中,我国没有的是( )
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关于我国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夏季风能吹到的地区是季风区 B、季风区内冬季都吹西北风,夏季都吹东南风
C、季风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D、我国是世界上季风类型最多的国家
(8)、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较强,主要标志是( )
A、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B、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气温最热月是8月,最冷月是2月 D、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9)、四大盆地中在季风区的有( )
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10)、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天山 B、大兴安岭 C、巫山 D、长白山
11、读下表,回答问题:
地 点
纬 度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齐齐哈尔(黑龙江)
47°23′N
-19.6℃
22.6℃
巴 黎
48°58′N
3.1℃
19℃
(1)、两地气温年较差分别是:( )
A、42.2和15.9℃ B、22.7和3.6℃ C、38.6和19.5℃ D、不能确定
(2)、两地的纬度大致相近,但齐齐哈尔(我国)的气温年较差大,主要原因是: ( )
A、受季风影响 B、受地形影响 C、受洋流影响 D、受纬度影响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温差大 高温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夏 秋 0℃ 800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新课教学:(一)、自主平台: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 高原高山 冬 夏 西北到东南 蒙古高原、西伯利亚 干冷 全国大部分 冬春 东南到西北、西南到东北 太平洋、印度洋 暖热湿润 东部季风区 夏秋
(二)、合作探究
1、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利于多种经营,利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2、夏季风势力强,影响时间长
3、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偏高
4、可从生活生产方面谈
五、巩固练习:
(1)C(2)B(3)C(4)D(5)D(6)C(7)D(8)B(9)B(10)B
11(1)B(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