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1《宿新市徐公店》
难点名称 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农村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从诗句文字中体悟作者所见,在通过想象再现可感的画面,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受限于生活区域、年龄阅历等因素,还无法理解乡村景色的美好,也无法体验农村儿童的乐趣。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在乡村的所见所感。 2.通过对诗句细节的探究,体验诗中乡村生活的乐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王老师的古诗小课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一首描写乡村风情的古诗。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品读乡村春景1.我们先来读读诗题。——《宿新市徐公店》宿是住宿;新市是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店是住宿的客店;徐公指的是一位姓徐的男子,公是对人的尊称;连起来就是投宿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2.古人常说:“诗中有画”,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人住在这家客店里,都看到了些什么,并用笔圈一圈 。让我们一起先把这首诗读一遍: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过渡:是呀,作者看到了:篱落(也就是篱笆),径(就是小路),树、儿童、黄蝶、菜花3. 这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呢?一起去诗中找找依据吧!先看诗的一二两句。出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结合课文注释,我们知道“疏疏”是稀疏的意思,树头就是树枝的头上,新绿就是嫩绿的新叶,阴是树荫的意思。原来,作者看到了一道稀稀疏疏的篱笆和一条通向远方的幽深小路,树枝上的嫩绿树叶刚刚长出来,还未形成树荫。三、感受乡村童趣1.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呢?诗人告诉我们:“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 “走”在诗中是跑的意思,“急走”的意思是急跑。儿童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3.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就无处寻了呢?原来啊菜花是黄色的,蝴蝶是黄色的,孩子分不清哪个是蝴蝶哪个是菜花了。儿童的天真可爱,好奇好胜,也就跃然纸上了。四、品味农村生活之趣过渡:好一幅乡村风景图,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正悄悄地离开我们,初夏正向我们走来。看,枝头的嫩叶才长出来,还没形成浓密的树荫。在那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是那样宁静。儿童们奔跑着,嬉戏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却一下子飞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自然而然地明媚了灿烂了。五、品味动静结合如果说古诗的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是静态的乡村风景图,那么这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就是动态的儿童追蝶图了。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六、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宿新市徐公店》诗题的意思是( )A.投宿在新市一个姓徐的男子开的店里B.诗人在一个新的城市中开了一家店C.在新市一个叫徐公的人开的店里住D.在新市一个名叫徐公的店里睡觉2、 篱落疏疏一径深( )A直径 B途径,方法 C小路3. 树头新绿未成阴( )A阴天 B树荫 C阴雨4. 儿童急走追黄蝶 ( )A走得很着急 B跑得很快 C跑得很着急二、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一个孩子( )地奔跑着追赶( )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 )的微笑,可是蝴蝶扑腾着翅膀就飞进了( )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小结 人们常说,古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读着杨万里的这首诗,就仿佛跟着诗人一起欣赏到了美丽的乡村风光。大家想把这一幅画描绘下来吗,下课的时候可以去试一试,当然也可以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