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听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类型 欣赏课
教材分析:管弦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为纪念奥地利陆军统帅拉德斯基而创作的。其曲式结构为复三步曲式。该曲情绪热烈奔放,速度具有典型的进行曲式形式,力度时强时弱,具有鲜明的军队进行曲风格,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一首不朽的世界名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等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旋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专注聆听歌曲,利用律动、体验、探究等方法,欣赏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想象乐曲描绘的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教学重点:运用体态律动来感受乐曲在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特点,体验乐曲时而热烈奔放、铿锵有力,时而轻松愉快,幽默诙谐的情绪,培养音乐听觉思维,记忆乐曲的主题。
教学难点:运用身势变化记忆乐曲主题,分辨乐曲曲式结构。
设计理念:针对六年级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的学情特点,设计了通过身势律动、听辨、创编、演奏等多种方式参与音乐表现,记忆音乐主题,发展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的感受,培养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教学用具: 打击乐 纸杯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听《军队进行曲》踏步进教室。【设计意图】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进行曲的音乐特点,用行进的方式体会恒拍在乐曲中的稳定性。1.出示运动员、婚礼、军队等图片,让学生进行了解; 师:同学们,来观察以下几组图片分别描绘了什么 学:运动员、婚礼、阅兵的场景。 2.图片结合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片断),了解不同风格的进行曲的特点;师:这几首音乐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风格? 学:节奏清晰、强弱分明,具有典型的进行曲风格!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同场所具有着不同进行曲音乐的运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进行曲的特点,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听赏乐曲的兴趣。二、新课教学: 1.背景材料。简介拉德斯基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由于此曲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获得较好的剧场效果,人们就喜欢起这支曲子来,至今在全世界广泛流传。2. 简介老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所作的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就有152首。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有三个儿子都是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 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为分清他们父子,后来人们在父名前加上“老”字,以示区别。【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听赏《拉德茨基进行曲》之前,了解乐曲的历史背景和由来,为更好地理解乐曲做铺垫。 3. 听全曲,整体感知作品。(学生自由地谈感受,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拓宽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轻松、幽默、诙谐)师:同学们仔细听,讨论一下,这首进行曲有什么特点?学:此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身势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部分)4. 欣赏A段音乐。用身势步伐感受乐曲的变化。(1)聆听A段音乐,并回答问题。问:这段音乐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A段: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复听A段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跺脚、拍腿、拍胸脯、拍手)5.聆听B段音乐,并回答问题。1)问:这段音乐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B段:描写拉德茨基慢步奔跑检阅队伍时既严肃又轻松2)复听B段音乐,并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段音乐。(以卡龙的体态律动做表演形式)【设计意图】运用身势参与乐曲结构变化的表现,让学生能清晰明了乐曲结构,并亲自用体态律动来感受音乐力度、速度、情绪的变化,体会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6. 欣赏A‵段: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A B A‵介绍复三部曲式A﹢B﹢A‵7. 观赏交响乐队的演出《拉德斯基进行曲》,聆听乐器音色。师: 我们一起来听赏由奥地利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8. 随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演奏,师指挥学生即兴演奏。师:让我们也当一名小小乐手,来一起加入到交响乐队中来演奏吧!【设计意图】:在欣赏音乐教学中,最离不开的就是乐器的参与演奏,学生在观赏完交响乐队的演出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听赏不同的演奏分格,并运用打击乐演奏,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快乐和享受,还有极大的成就感,进一步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快乐!三、知识拓展1.分组活动,激发热情,并完整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用传递纸杯的形式进行合作表演。2.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收集其他表现形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设计意图】艺术来源于生活,运用传递纸杯的形式参与乐曲的表现,不仅能激发学生发现创编的能力,而且从传递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以及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与协作的能力。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老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知道了复式三部曲的构成,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音乐都是进行曲体裁,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与我们一起分享交流。下面让我们随着《拉德茨基进行曲》一起走出教室,这节课就到这里。五、听《拉德茨基进行曲》离开音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