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7 18: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课讲述了文革结束后,国家依然受到“两个凡是”方针的影响。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在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
2.通过对比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二者在纠正错误、确立领导核心、重要历史地位方面的具体不同。
3.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教学难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教师: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位伟人。“文革”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1978年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历史性的巨变?邓小平在此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图片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此重要高?邓小平在此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展示图片:《人民欢庆“文革”结束》
教师:人们为什么如此开心呢?
学生回答:因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教师: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叶剑英断然采取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而十年文革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教师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1)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巨大损失,文革结束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仍然束缚着人们头脑。
展示图片:《紧跟华主席,奋勇向前进》
展示材料: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教师:这一方针简称为“两个凡是”。那么从华国锋的“两个凡是”能反映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在“文革”结束后仍然存在。
教师: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华国锋却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左”的方针,阻碍了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
教师:“两个凡是”的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所以文革虽然结束了,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仍然束缚着人们头脑。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 信中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河。
教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两个凡是”的方针进行了坚决反对和抵制。如何纠正“左”倾错误,破除“两个凡是”的方针呢?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悄然兴起。
展示图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示材料:
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教师:为了反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学生回答: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教师:文章发表后,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讨论,由此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束缚。
教师归纳: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知识拓展】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一落”: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一起”: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二落”:1966年“文革”开始后,邓小平失去一切职务,并被下放江西。
“二起”:1973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恢复副总理职务,开始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工作。
“三落”: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
“三起”: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观看“【知识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视频,直观了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相关知识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概况
展示图片:《邓小平作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议内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时间:1978年12月
(2)地点:北京
(3)具体内容:①针对“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困难”——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③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展示材料: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展示图片:《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邓小平》
老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说一说这次会议有何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合作探究】同样是转折,分析对比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区别?
展示图片:《遵义会议会址》《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
学生小组之间探究讨论。
教师总结:两次会议相同之处:首先,两次会议都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其次,两次会议都纠正了“左”倾错误;第三,两次会议都形成了党中央新的领导核心。但是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纠正了左倾思想错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的是图片和文字史料交叉教学的方式来展开,通过“两个凡是”的解读以及“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史料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得学生认识到思想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供了思想基础,学生自主学习全会的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利用比较法进行延伸,将党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进行横向比较,来帮助学生区分巩固历史知识,理解这次会议的转折性。
过渡:十一届全会在党的历史上有重要地位,那么全会之后,党和国家又是如何做出的调整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 55万名右派被改正,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被解救。
教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按照实事求是、有反必肃、有错必究的原则,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全面细致的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教师归纳:①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展示图片:《为刘少奇平反》《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接过刘少奇骨灰》
教师:刘少奇被平反使得党在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这是拨乱反正的重要表现。
展示图片:《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展示材料: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教师:②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一决议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预示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高潮的到来。
2.恢复高考制度
展示图片:《第一届高考》
展示材料: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高考”
教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观看“【知识解析】1977年恢复高考”视频,直观了解1977年恢复高考的知识点。
【想一想】
教师: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对国家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经过几年全面的拨乱反正,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经济工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政治上安定团结生动活泼,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呈现初步的繁荣景象,国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合作探究】
教师:从这几十年发展进程来看,我们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拨乱反正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要坚持民主法制,坚持改革,不断与时俱进。
(设计意图)通过平反冤假错案的材料展示尤其是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使学生认识到党对于错误的纠正调整,也增强学上的历史敬畏感。通过文革后的首次高考的史料和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人才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珍爱当下良好的教育环境。最后,又通过想一想、合作探究锻炼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理解拨乱反正对于国家发展的强大意义,提高学生思维认知水平,唯有不断改革,勇于开拓,国家和社会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
【本课小结】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普通的理论工作者。这40年我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新胜利,中国富起来了,中国马上要强起来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中华民族真的走向了伟大的复兴。
——胡福明(1978年《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