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与第13课一样都是“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主题的重要内容。台湾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随着时代发展和平统一成为时代主流,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使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海峡两岸关系逐步改善,台湾当局也在调整政策,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有了质的飞跃。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人员往来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两岸“三通”的实现,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台湾问题的解决关乎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其中包括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等;
2.掌握两岸关系的变化表现及其标志性事件,两岸关系密切交往的原因和表现。
3.了解阻碍两岸统一发展的因素;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变化表现。
【教学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余光中》及《乡愁》
教师:《乡愁》表达了诗人余光中深深的思乡之情,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那么,诗中“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诗人会有浓浓的乡愁?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设计意图)教师先通过余光中的《乡愁》诗句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乡愁,为什么说乡愁是海峡,进而寓意海峡指台湾海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海峡两岸的交往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海峡两岸的交往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大陆对台政策
教师:同学们,我们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史实依据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展示图片:《国民党军败退》《蒋介石撤离大陆》
教师: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回归祖国。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军败退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教师:台湾问题的性质与香港澳门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观看“【知识解析】为什么要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视频,直观了解台湾回归祖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识点。
教师: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大陆的对台政策发什么样的变化呢?
展示图片:《建国初期的解放台湾的宣传连环画》
展示材料: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展示图片:《毛泽东》
展示材料: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教师: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展示材料: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邓小平
教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后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台方针
学生回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 两岸关系变化
展示图片:《停止炮击金门的报纸》《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搞台湾同胞书>》
展示材料:
1958年到1979年对金门采取炮击政策。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开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左右。
教师: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1979年后,两岸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1981年10月1日,即叶剑英提出的“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展示图片:《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
教师:面对大陆政策的调整,台湾当局也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所谓三不政策是指不接触 、不谈判 、不妥协 。这一方针是蒋介石提出的。后来到了蒋经国时期开始改变三不政策。
教师:“三步”政策调整后,两岸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展示材料:
材料一: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成立。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材料二: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在北京成立。根据章程其为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
展示图片:
教师: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展示图片:《汪辜会谈》《台湾民众坚持九二共识》
展示材料:
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 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说一说这两个民间团体在历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2)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会辜振甫举行第一次会谈。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示图片:《江泽民》
展示材料:《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的内容》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教师:1995年1月,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这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同学么,你们知道江泽民八项主张它的核心前提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展示图片:
展示图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连战的“和平之旅”》
教师: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演示“【历史地图】连战‘和平之旅’行程(2005年4—5月)”动画,直观了解开连战“和平之旅”的知识点。
展示图片:《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展示材料:
材料一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
材料二 习近平致辞: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 马英九致辞:巩固九二共识,维持现状。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教师: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两岸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网友评论:手握“九”了,心就“近”了。
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毛泽东、邓小平等人话以及相关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总体感受大陆对台政策的转变过程,从武装解放到和平统一的方针转变,尤其是通过不同时期的照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这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也是帮助学生全面、客观的理解两岸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
过渡: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两岸之间是如何密切交往的呢?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展示图表:
教师: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的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展示图片:
【合作探究】在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今天,还有哪些势力在阻碍我们的统一大业?
展示材料:
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2016年至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从未承认“九二共识”。
展示图片:
教师:通过分析上述材料,说一说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台独势力;(2)外国势力的干涉。
【谈一谈】作为中学生能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展示图片:
学生思考讨论略。
教师总结:(1)践行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坚决拥护祖国统一。 (2)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两岸历年贸易统计表》等相关材料介绍,使得学生从宏观上对两岸关系的变化进行体会,尤其是出示海峡两岸合作的影视剧剧照、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图片,引发学生的共鸣,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感受两岸关系的变化,最后通过台独势力的分析和合作探究部分,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明白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要敢于同分裂作斗争,增强爱国情感。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完成“【活动设计】诉乡愁,盼归来,我给台湾同胞写封信”活动。通过本活动,提升学生爱国热情,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课堂小结】
本课以海峡两岸的交往交流为主线,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因为两岸人民心连着心,血脉相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
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我们坚信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