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建设方面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课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涉及的政治术语较多。对于教师来说理解和讲授难度很大,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
本课内容涵盖了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这段时间,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的确立。
2.掌握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掌握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会议内容和重要思想以及奋斗目标。
4.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知识解析】邓小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虽然遭受了一些挫折,但是挫折只是暂时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一条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内发生巨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看一看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教师简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包括的主要内容。
1.初步提出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
教师: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根据中国当时的状况,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展示史料 在粉碎了“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在这样两种思想倾向的影响下,造成了一部分青年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教师: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什么?
学生:四项基本原则。
教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的是什么?
学生: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师: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整个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胡耀邦在会上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政治报告。
2.基本形成
展示史料 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系统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教师:在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十四大两次会议上,邓小平分别提出了什么理论?
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师:史料中所提到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学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教师: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1: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学生2: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为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教师补充: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3.充实发展:南方谈话(1992年)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困扰,如不及时解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过程:
播放动画:“【历史地图】动画类: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路线示意图”
了解邓小平南方视察大致过程。
出示史料:
史料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重要讲话,不仅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史料2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
教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3)影响
教师: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影响?
学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最终确立
史料 中共十四大会场。
教师: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教师: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播放视频:“【知识解析】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拓展延伸: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
1.1935年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核心
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
3.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江泽民为核心
小结: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
过渡: 此后,中国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史料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教师:中共十六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过渡: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共领导人又与时俱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教师讲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存在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
展示材料:
材料1 我国生产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14.3倍、印度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材料2
材料3: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教师设问:材料说明了什么?(参考回答: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高消耗、低产出,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悬殊越来越大。)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反思和总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中国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点战略思想。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过渡: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的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接下来,我们看中国十八大又是如何丰富这一理论的。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
出示中共十八大会场图片。
阅读课本并结合实际,说出在中共十八大上,哪一观点确立为指导思想?并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哪一事例体现这个观点,哪些违背这个观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1)观点:科学发展观;
(2)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3)新能源汽车、水污染处理再循环利用……一次性筷子、化工厂污染……
教师补充: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教师:中共十八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2)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4)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教师:最后,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过渡: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由过去追求数量的增加到质量的提升,人民由过去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提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高品质要求。接下来,我们看中共十九大有提出了哪些新思想呢?
五、中共十九大
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出示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的图片。
出示中共十九大内容材料,思考两次会议分析的国家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材料分析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材料对比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用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阅读课本,思考在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学生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拓展提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学生回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完成《绘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轴》的活动。
本课小结: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国情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此理论体系指导下,将不断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描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的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