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课标要求
了解“三大改造”,理解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材料,了解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的背景;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讲解,了解三大改造的形式和实质。
2.通过研读材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影响,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对三大改造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歌曲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设问我们国家是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的?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的? 学生欣赏歌曲。 以歌曲为导入,吸引学生兴趣,通过问题引发思考,从而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
知识讲解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 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说说农业合作化的背景。 学生阅读完材料后回答问题。 用材料说明农业合作化的背景,培养史料意识。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说说农业合作社的时间、方式和原则。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农业合作化的过程,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体现合作化的本质是公有制。
教师讲解农业化的大致过程:从农业互助组到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合作社,体现公有化的程度在变高。 学生了解农业合作化的过程。
教师展示“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和“1953-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说明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合作化后农业产量显著提高。 学生了解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 用数据说明农民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农业合作化的理解。
2.手工业合作化 教师讲解,手工业合作化的方式、步骤和结果。 学生了解手工业合作化的概况。 通过材料和教师讲解,了解手工业合作化的相关知识。
过渡: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是通过建立合作社的方式实现的,那么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采取何种方式呢?
知识讲解二、公私合营 1.背景 教师展示两则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说说公私合营的背景。 学生依据材料回答。 通过材料,了解公私合营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
2.概况 教师讲述,1954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进而解释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的概念。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理解这部分涉及的概念。 通过层层分析和概念解释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的含义,理解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创造性所在。
教师讲述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展示“1952年和1956年经济成分占比情况”和两张图片,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功。 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功。
过渡: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知识讲解三、三大改造的影响 1.积极性 教师通过表格、材料等不同方面来让学生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影响。 学生研读完材料后进行回答。 通过材料和表格说明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形成史料结合的意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2.局限性
随堂练习
1.在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为使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D )
A.直接没收,建立公有制经济
B.私人经营,企业给国家上交税费
C.政府领导,由资本家经营
D.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B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D )
A.改变分配方式 B.改变经营方式
C.改变用人方式 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中国有许多百年老字号经历了公私合营。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所百年老字号,了解它公私合营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