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二)》名师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二)》名师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7 14: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队列表演(二)》名师教案
课题 队列表演(二)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及时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用上节课的知识计算下面的算式。24×12 32×13 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讲授新课 1.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例题: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1)尝试计算:我们全班分两个组列竖式比一比谁最棒。(2)交流算法:a.先算14×2=28再算14×10=140,可以怎样写呢?b.也可以这样列竖式。你能把上面3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呢?c.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乘法竖式还可以这样写简便。(3)乘法可以怎样验算?生:交换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4)小组交流:观察两个算式:a.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b.计算的竖式过程一样吗?c.计算结果一样吗?2.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是怎样计算的?小结:(1)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2)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3.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尝试计算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验算归纳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巩固提升 1.比一比谁最棒。2.花池里摆花盆,每排13盆,有11排,一共有多少盆?圈一圈,并用竖式计算。3.你能填一填吗?(1)14的20倍是( )。(2)两个因数都是23,积是( )。(3)1个桃子重33克,22个这样的桃子重( )克,32个这样的桃子重( )克。(4)与32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5)34个22是( )。(6)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 )。4.解决实际问题。(1)每个柠檬大约重34克,这盒柠檬大约重多少克?(2)学校用14元钱买了一个垒球,后来又买了一个篮球,已知篮球的价钱是垒球的12倍。这个学校买球共花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交流: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2.计算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最后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 归纳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 队列表演(二) 汇报交流 突出重点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