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美苏争霸平起平坐,苏美合作、争夺霸权“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了。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赫答美国记者)这段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怎样的对外战略?形成于50年代中期形成原因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主要原因: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主动签定对奥和约承认联邦德国赫鲁晓夫访美1961年”柏林墙”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特点:缓和又紧张,但战略优势在美国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原因:苏联国力上升,但与美国仍有差距美苏争霸概况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中苏边境冲突 中美关系正常化特点:苏攻美守入侵阿富汗陈兵欧洲结束越战原因:
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美经济危机,陷入越战;材料二: 1961-1975年苏联军费开支的年增长率为8%,几乎高于美国一倍.到1978年的军费开支达1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首位.材料一:第三阶段
80年代以来特点:美强硬苏收缩美国
局部打击(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原因:
美经济复苏 ;苏经济困难,矛盾丛生苏联
裁减军备
从阿富汗撤军
同中国改善关系
放弃势力范围
退出东欧地区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美:经济危机,陷入越战美:经济复苏
苏:经济滑坡,矛盾丛生美苏争霸概况通过综合美苏争霸的阶段史实,归纳美苏争霸时期各自对中国的政策,并且分析其原因.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末80年代孤立、反对中国同中国实现
关系正常化与中国关系
时好时坏敌视社会主义中国,
对新中国的发展壮
大感到恐惧不安争霸中处于守势,
对外战略进行了
重大调整仍没有放弃
霸权政策推行霸权主义政
策,苏中关系恶化对中国军事威胁,
酿成边境武装冲突,
苏中关系严重恶化同中国改善关系双方意识形态方面
的分歧和苏联企图
控制中国对外扩张全面收缩国家政策阶段时间原因美苏争霸的特点:互有攻守、各有得失美苏争霸的影响: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启示: 1、坚决反对世界霸权主义;
2、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域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里根)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 ……,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材料一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他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摘自杜鲁门回忆录)问题:
材料一的对外战略意图是什么?
材料二有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他采取哪些相应措施?
材料三为什么又要担当起领导责任?
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美苏争霸的认识。练习一
答:材料一的对外战略意图是什么?2.材料二有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他采取哪些相应措施?
4.材料三为什么又要担当起领导责任?5.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对外政策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经济增长趋缓;越战受挫;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全球扩张战略)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于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问题:1 两材料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呢?
2 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在内容上有何重要的发展呢?
3 两公报有什么样的意义.思考二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相接,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79年3月上任的总理开始改变原来的亲苏政策,引起苏联不满。12月,苏军侵入阿富汗,扶植傀儡政权。
但此举引起阿国内人民反抗和国际上的谴责,苏为占领阿付出了巨大代价。对奥和约问题
是历史遗留问题.二战结束后,奥地利及其首都维也纳,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由于冷战兴起,这一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这次苏联主动提出解决这问题,在西方普遍受到欢迎,认为是1945年以来苏联政策第一次改变,缓和了和西方的关系. 1955年一月,苏联通过了法令结束对德作战状态.6月,邀请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苏联,随后不久双方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此举改善了苏联的外交形象.《欧洲一分为二》(1961)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夜里。午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近30年的墙建了起来。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他是第一个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陪同下前往戴维营会谈. 虽然会谈没有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此举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主宰世界的印象.美苏关系进入”蜜月”时期. 柏林在民主德国里面,1961年前西柏林与东柏林和民主德国的其它地区之间的边界,一直是开放的.由于多种原因,此前民主德国有一百多万人通过这边界逃入联邦德国.8月12日晚,民主德国在西柏林边境架起铁丝网,后又建起水泥墙,全面封锁西柏林边境.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危机.古巴革命胜利后,由于多种原因,很快和苏联接近.1962年,苏联意图把进攻性导弹布置在古巴.但被美国U-2侦察机发现,美国开始全面封锁古巴海域.随后不久,古巴导弹又击毁了一架美U-2侦察机.局势高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在美国发出战争警告后,赫鲁晓夫最终同意撤走导弹.苏联与美国实力对比:
经济上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31%,到1960年上升到58%;
军事上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人以上。而美国只维持140万人左右规模;
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爆炸了氢弹,从而结束了美国核垄断.
从国际关系力量来看,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 1967年1月至1969年3月苏联军队10余次入侵中国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导致中苏边境流血冲突。图为中国渔民奋起反抗。 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一周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第一位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改变世界格局的举杯谢谢!课件25张PPT。美苏争霸平起平坐,苏美合作、争夺霸权“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了。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赫答美国记者)这段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怎样的对外战略?形成于50年代中期形成原因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主要原因: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主动签定对奥和约承认联邦德国赫鲁晓夫访美1961年”柏林墙”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特点:缓和又紧张,但战略优势在美国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原因:苏联国力上升,但与美国仍有差距美苏争霸概况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中苏边境冲突 中美关系正常化特点:苏攻美守入侵阿富汗陈兵欧洲结束越战原因:
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美经济危机,陷入越战;材料二: 1961-1975年苏联军费开支的年增长率为8%,几乎高于美国一倍.到1978年的军费开支达1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首位.材料一:第三阶段
80年代以来特点:美强硬苏收缩美国
局部打击(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原因:
美经济复苏 ;苏经济困难,矛盾丛生苏联
裁减军备
从阿富汗撤军
同中国改善关系
放弃势力范围
退出东欧地区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美:经济危机,陷入越战美:经济复苏
苏:经济滑坡,矛盾丛生美苏争霸概况通过综合美苏争霸的阶段史实,归纳美苏争霸时期各自对中国的政策,并且分析其原因.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期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末80年代孤立、反对中国同中国实现
关系正常化与中国关系
时好时坏敌视社会主义中国,
对新中国的发展壮
大感到恐惧不安争霸中处于守势,
对外战略进行了
重大调整仍没有放弃
霸权政策推行霸权主义政
策,苏中关系恶化对中国军事威胁,
酿成边境武装冲突,
苏中关系严重恶化同中国改善关系双方意识形态方面
的分歧和苏联企图
控制中国对外扩张全面收缩国家政策阶段时间原因美苏争霸的特点:互有攻守、各有得失美苏争霸的影响: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启示: 1、坚决反对世界霸权主义;
2、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域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里根)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 ……,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材料一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他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摘自杜鲁门回忆录)问题:
材料一的对外战略意图是什么?
材料二有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他采取哪些相应措施?
材料三为什么又要担当起领导责任?
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美苏争霸的认识。练习一
答:材料一的对外战略意图是什么?2.材料二有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他采取哪些相应措施?
4.材料三为什么又要担当起领导责任?5.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对外政策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经济增长趋缓;越战受挫;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全球扩张战略)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于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问题:1 两材料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呢?
2 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在内容上有何重要的发展呢?
3 两公报有什么样的意义.思考二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相接,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79年3月上任的总理开始改变原来的亲苏政策,引起苏联不满。12月,苏军侵入阿富汗,扶植傀儡政权。
但此举引起阿国内人民反抗和国际上的谴责,苏为占领阿付出了巨大代价。对奥和约问题
是历史遗留问题.二战结束后,奥地利及其首都维也纳,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由于冷战兴起,这一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这次苏联主动提出解决这问题,在西方普遍受到欢迎,认为是1945年以来苏联政策第一次改变,缓和了和西方的关系. 1955年一月,苏联通过了法令结束对德作战状态.6月,邀请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苏联,随后不久双方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此举改善了苏联的外交形象.《欧洲一分为二》(1961)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夜里。午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近30年的墙建了起来。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他是第一个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陪同下前往戴维营会谈. 虽然会谈没有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此举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主宰世界的印象.美苏关系进入”蜜月”时期. 柏林在民主德国里面,1961年前西柏林与东柏林和民主德国的其它地区之间的边界,一直是开放的.由于多种原因,此前民主德国有一百多万人通过这边界逃入联邦德国.8月12日晚,民主德国在西柏林边境架起铁丝网,后又建起水泥墙,全面封锁西柏林边境.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危机.古巴革命胜利后,由于多种原因,很快和苏联接近.1962年,苏联意图把进攻性导弹布置在古巴.但被美国U-2侦察机发现,美国开始全面封锁古巴海域.随后不久,古巴导弹又击毁了一架美U-2侦察机.局势高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在美国发出战争警告后,赫鲁晓夫最终同意撤走导弹.苏联与美国实力对比:
经济上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31%,到1960年上升到58%;
军事上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人以上。而美国只维持140万人左右规模;
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爆炸了氢弹,从而结束了美国核垄断.
从国际关系力量来看,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 1967年1月至1969年3月苏联军队10余次入侵中国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导致中苏边境流血冲突。图为中国渔民奋起反抗。 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一周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第一位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改变世界格局的举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