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玩具 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会动的玩具 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28 13: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动的玩具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玩具小汽车的基本结构和车轮会转动的原因,学会运用综合材料创意制作一辆会动的小汽车玩具。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讨论中发现纸环变车身的方法;在实验中发现小汽车动起来的原因;学会用彩纸折、剪、贴等方法完成有创意的小汽车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制小汽车玩具的乐趣,感受纸艺汽车造型之美,提高创意表现能力。
2学情分析
(一)学生心理特点及能力分析
二年级学生个性差别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的关键期。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他们自控能力不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忽略对关键点的关注。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落实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二年级学生在工艺制作方面,已初步形成了用线条描绘简要的事物形象和彩纸剪贴的能力。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
二年级新生通过一年级《漂亮的纸筒》和《撕撕贴贴变成画》两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了从平面到立体的意识,并掌握了彩纸撕贴的方法;对一年级《未来汽车》的学习,让学生对汽车基本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单元第一课《我喜欢的玩具》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观察以及用线条写生事物的基本方法。以上几点,对本课小汽车基本特征的把握、生活中各种汽车外形的观察与概括、小汽车美化时画、剪、贴的灵活运用等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综合材料制作会动的小汽车
教学难点:
车身与装饰的创意表现
4教学过程
在尝试中归纳 
在利用纸环塑造车身外形上,通过个别学生先试一试怎么让纸环站稳,再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各种汽车外形的基础上,激励学生组内探索如何折可以变化车身的外形,帮助学生去完成车身的创意表现。 
在试验中发现 
在车轮安装要灵活转动方面,引导学生先观察小实验。因为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通过动态的实验,让学生一下子进入玩的状态,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容易聚焦车轮不动的原因探索,学会观察与发现,快速找到车轮灵活转动的制作方法。 
在欣赏中领悟 
在车身基本结构完善上,通过同龄学生作品的比较赏析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汽车基本结构的具体表现方法,激励学生有创意的去完善汽车基本结构。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出示谜语,导入学习内容。
(二)揭示课题——《会动的玩具》
(三)观察小汽车玩具,明确汽车基本结构。
教师提问:一辆汽车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车身、车轮)
活动2【讲授】探讨与发现
(一)欣赏生活中各种汽车照片,发现不同的车身外形。
教师提问:1.你觉得这些汽车的外形都一样吗
2.你发现了哪些形状 (圆形、长方形、梯形……)
(二)探索、交流纸环变车身的方法。
1.个别学生尝试让纸环站稳的方法。
2.小组共同探索不同车身外形的折法。
3.小组交流已探索出的车身外形。
(三)探索、讨论车轮的安装方法
1.教师提问:小朋友的车身外形很特别,但仅有车身小汽车能开起来吗
2.个别学生上台尝试穿车轮。
3.师生共同概括穿插车轮的注意点:穿车轮时用力不能过猛;两轮间木棒的长短需一致;并强调前后轮间的距离要适当。
4.实验、探究安装车轮的方法。
(1)出示两辆小汽车,请两位学生上前做小实验,比一比哪一辆跑得快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2)师生互动探究,概括车轮会转动的原因。
活动3【练习】设计与完善
(一)同龄学生作品比较欣赏,发现汽车主要部件的表现方法。
1.小组讨论:汽车主要部件有哪些 用什么方法表现
2.学生交流归纳方法。(画、剪、贴)
(二)作品欣赏,完善与美化汽车。
1.学生作品欣赏,拓宽美化小汽车的思路。
2.提出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独立完成一辆造型独特、能动起来的小汽车。
作业要求:
(1)车身外形有变化;
(2)车轮安装要灵活;
(3)结构完整巧装饰。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活动4【作业】展示与评价
(一)展示全班学生的作品。
评价要求:(1)小汽车外形是什么样的
(2)车轮是否能灵活地转动起来
(3)小汽车基本结构是否完整 装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教师演示评价方法。
(三)学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