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作者介绍: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雷雨》是他的处女作、代表作,发表于30年代,另外他的代表剧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
和凄婉的调子。
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南开中学时
青年时
在重庆
文革后
在写作
晚年时
整体感知:
1、积累字音、形,词义。
2、各组分角色朗读,把握两场戏的主要内容。
3、画出一份简易人物关系图。
4、讨论戏剧的矛盾冲突:
主要矛盾冲突是:
一场写----------------和---------------------的矛盾冲突
一场写----------------和---------------------的矛盾冲突
次要矛盾冲突是:
-----------与---------------- -的矛盾冲突。
-----------与------------------的矛盾冲突。
字音字形
雪茄 ( ) 暂时( ) 半晌( ) 离间( ) 仆人 ( ) 本分( )
江堤( )
音形辨识
伺 混 酒盅 委屈
蛊惑 委曲求全
词语辨析
功夫·工夫
前者一般来说的是本领、造诣,如“这幅字功夫很深”;后者也可用于本领、造诣,但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如:没有闲工夫。
意气·义气
前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 “意气用事”;后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的感情。
沉思·沉吟
沉思:深思。如,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沉吟:①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如,他看书时喜欢沉吟诗句。②(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情)迟疑不决,低声自语。如,他沉吟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
惊愕·惊讶
惊愕:(书)吃惊而发愣。如,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惊愕地看着我,一动不动。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如,对他的到来,我感到很惊讶。
4、词语解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郁热]闷热;郁结积聚而不得发泄。
[门当户对]指结亲的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接近死亡。
[痛不欲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不愿再活下去了。
明确:
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
第一场:三十年后侍萍与周朴园相见。
可分“周鲁相遇”“周鲁相认”两层 。
第二场:写鲁大海与周朴园、鲁侍萍与周萍会面。
人 物 关 系 一 览 表
旧情人
侍 萍
周朴园
周 萍
父
子
母
子
繁 漪
夫
妻
人
情
鲁大海
周 冲
四 凤
鲁 贵
夫 妻
父子(女)-情人夫妻-母子(女) -兄弟妹 -情敌
女父
主要矛盾冲突是: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
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矛盾焦点: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次要的矛盾冲突是:
-----------与-----------的矛盾冲突
-----------与-----------的矛盾冲突。
鲁大海
周萍
周朴园
周冲
合作探究:
1、“午饭后,天气更阴沉------使人异常烦躁。”这段文字在戏剧中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2、探讨主要人物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3、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4、完成练习二。
1、舞台说明;首先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阴沉郁热的下午,为后文的雷雨之夜埋下了伏笔。其次渲染了一种沉闷、压抑、令人窒息的气氛,这种舞台气氛同悲剧剧情紧密配合,为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定下烦躁不安矛盾的基调。
2、周朴园:
自私、虚伪、冷酷,卑鄙、狠毒、残忍、丑陋的封建资本家。
鲁侍萍:
善良、自严、刚强、备受屈辱、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分析鲁大海的性格
1、鲁大海 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
2、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 ……
3、鲁大海 (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一个有着较高觉悟的工人代表。通过他的斗争,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
3、《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矛盾的酝酿,激化,并最终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
破折号的用法
课文共有23处使用了破折号。
(1)哦,——老爷没有事了? (2)你——你贵姓?
(3)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4)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5)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哦,——那用不着了。
(7)还有一件—— (8)哦,你,你,你是—
(9)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10)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11)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12)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13)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14)可是你—— (15)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
(16)哦,——他们没有告诉你旁的事情么?
(17)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18)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9)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20)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21)你现在还——
(22)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3)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破折号的用法
以上23处破折号的作用大体可分成四种情况:
第一,解释说明。如(9)(18)
第二,话题转变。如(1)(4)(5)(6)(10)(13)(15)(16)(17)(22)(23)
第三,声音延长。如(2)(8)(12)
第四,阻断停顿。如(3)(7)(11)(14)(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