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题(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1-14 16: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单元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最接近(  ) A. 60 kg      B.60 g     C.600 g      D.6 t
铝镁合金是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1.0×103
水银
13.6×103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8.9×103
酒精
0.8×103

11.3×103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V乙      图(1)
小王同学阅读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汽油(已知密度ρ水银>ρ水>ρ酒精>ρ汽油),如图(2)所示,其中盛酒精的容器是           (  )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换算下列单位: (1)2dm3=     m3;      (2)3mL=    m3; (3)7.9×103 kg/m3=     g/cm3。
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体积 (选填“较大”或“较小”)。
如图(3)所示的建筑,是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旁、高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完美结合的国家大剧院。该建筑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 ,硬度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图(3)                图(4)
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生活中有时也用如图(4)甲所示的案秤,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______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母向_______ (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
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kg,水的体积是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图(5)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5)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 ___,密度将___ 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 ___,密度将______。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 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 __℃。?
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 ,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小题,共20分) 
(8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选用了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长方体样品,他在实验中测得和经过计算的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样品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21.6
8.0
2.7
2
铝块2
43.2
16.0
2.7
3
松木1
4.0
8.0
0.5
4
松木2
16.0
32.0
0.5
5
铜块1
71.2
8.0
8.9
(1)对实验1、2或3、4中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成    ,单位体积的质量     。 (2)比较1、3、5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   ,不同物质的    一般不相同。
(12分)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6)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        图(6) 此时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入20g、5 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6)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m3。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本题12分)
图(7)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 3,纯金的质量约为6g。(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 g/cm3)。
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图(7)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12分)
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8)所示。                                             
图(8)                 图(9)
⑴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⑵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9)所示A一B一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9)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 kg/ m3。
⑶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
2×10-3  3×10-6  7.9
形状  状态
较大  较小
小  大
天平  零  左  3.2
900  0.9m3 
(1)变大  变小  (2)变小  变大  (3)0  4
2.5Kg/m3  8kg  0.8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
(1)正比  相同  (2)不同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零刻线  (2)右  (3)25  (4)10  (5)2.5103  偏小
四、计算题
(1)金牌需要玉石的质量:m=ρV=3.0g/cm3×5.4 cm3 =16.2g (2)金牌中纯金的体积: V=m/ρ=6g/19.3g/cm3=0.3cm3 (3)金牌中纯银的体积: V=23cm3 -0.3cm3-5.4cm3 =17.3cm3 金牌中纯银的质量: m=ρV =10.5g/cm3×17.3 cm3 =181.7g
五、综合能力题
⑴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2)0.95----0。96 x 103 范围内的数字都正确。 ⑶偏大  可按B→C→A的顺序进行实验
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单元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最接近(  ) A. 60 kg      B.60 g     C.600 g      D.6 t
铝镁合金是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1.0×103
水银
13.6×103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8.9×103
酒精
0.8×103

11.3×103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V乙      图(1)
小王同学阅读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汽油(已知密度ρ水银>ρ水>ρ酒精>ρ汽油),如图(2)所示,其中盛酒精的容器是           (  )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换算下列单位: (1)2dm3=     m3;      (2)3mL=    m3; (3)7.9×103 kg/m3=     g/cm3。
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体积 (选填“较大”或“较小”)。
如图(3)所示的建筑,是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旁、高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完美结合的国家大剧院。该建筑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 ,硬度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图(3)                图(4)
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生活中有时也用如图(4)甲所示的案秤,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______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母向_______ (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
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kg,水的体积是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图(5)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5)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 ___,密度将___ 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___ ___,密度将______。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 _℃,较深河底的水温是_ __℃。?
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 ,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小题,共20分) 
(8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选用了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长方体样品,他在实验中测得和经过计算的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样品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21.6
8.0
2.7
2
铝块2
43.2
16.0
2.7
3
松木1
4.0
8.0
0.5
4
松木2
16.0
32.0
0.5
5
铜块1
71.2
8.0
8.9
(1)对实验1、2或3、4中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成    ,单位体积的质量     。 (2)比较1、3、5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   ,不同物质的    一般不相同。
(12分)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6)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        图(6) 此时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入20g、5 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6)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m3。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本题12分)
图(7)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 3,纯金的质量约为6g。(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 g/cm3)。
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图(7)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12分)
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8)所示。                                             
图(8)                 图(9)
⑴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⑵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9)所示A一B一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9)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 kg/ m3。
⑶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
2×10-3  3×10-6  7.9
形状  状态
较大  较小
小  大
天平  零  左  3.2
900  0.9m3 
(1)变大  变小  (2)变小  变大  (3)0  4
2.5Kg/m3  8kg  0.8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
(1)正比  相同  (2)不同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零刻线  (2)右  (3)25  (4)10  (5)2.5103  偏小
四、计算题
(1)金牌需要玉石的质量:m=ρV=3.0g/cm3×5.4 cm3 =16.2g (2)金牌中纯金的体积: V=m/ρ=6g/19.3g/cm3=0.3cm3 (3)金牌中纯银的体积: V=23cm3 -0.3cm3-5.4cm3 =17.3cm3 金牌中纯银的质量: m=ρV =10.5g/cm3×17.3 cm3 =181.7g
五、综合能力题
⑴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2)0.95----0。96 x 103 范围内的数字都正确。 ⑶偏大  可按B→C→A的顺序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