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7 22: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时训练
选择题
1.下图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上京临潢府遗址,这里曾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
元昊 B.阿保机 C.寇准 D.安禄山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突厥族 C.匈奴 D.党项族
3.据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耶律德光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兀术
4. 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B.它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D.缩小了北宋的统治区域,是北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5.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6.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澶渊之盟 B.契丹建立 C.澶州之战 D.元昊建立西夏
7.辽、北宋、西夏建立后,时战时和,关系错综复杂。下列有关辽、北宋、西夏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宋建立 ②元昊称帝 ③耶律阿保机称帝
④宋夏和议 ⑤澶渊之盟 ⑥澶州之战
③①②⑥⑤④ B.②①⑤⑥③④ C.③①⑥⑤②④ D.①②④⑥③⑤
8. 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同之处在于(   )
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②都建立过本民族政权 
③都创制过本民族的文字 ④都重视发展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0.辽军大举攻宋时,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大臣是( )
A.岳飞 B.赵构 C.寇准 D.文天祥
11.下列各项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契丹政权直接相关的有(   )
①达成澶渊之盟 ②强占幽云十六州 ③文成公主入吐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3.下图是11世纪中期我国境内三个政权并立的形势图。这三个政权是( )
A.辽、西夏和北宋
B.辽、西夏和南宋
C.金、西夏和北宋
D.元、西夏和南宋
14.3.到9世纪后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契丹服装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北宋官方曾多次颁发诏书禁止百姓穿用契丹服装。材料体现了( )
A.农牧文化的交融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民族战争的延续 D.对外交往的频繁
1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6.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宋]苏辙《栾城集》
(1)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当时北宋的宰相是谁
(2)这一历史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苏洵《嘉祐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什么?
(2)从材料二可看出,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你知道辽、西夏与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吗?
(3)材料三中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
答案
1-5BDCDB 6-10ACDBC 11-16BDAADC
17、(1)澶渊之盟的达成。寇准。
(2)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18、(1)北宋皇帝宋真宗。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
(2)辽和西夏都仿用汉族官制。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向封建制度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北宋与辽、夏通过战争与和议,在边境建立贸易市场,经济文化得到交流,西夏仿效宋朝制度设置行政机构,创造西夏文字。
(3)目的是让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材料一所述的史实,即北宋统治者一味地纳岁币贿赂辽以求苟安的现状,正是苏洵“证史”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