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一、选择题(共15题)
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小张同学通过测量头的目镜观察红光的干涉图样时,发现里面的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未对齐,如图所示,若要使两者对齐,小张同学应如何调节( )
A.仅顺时针旋转单缝
B.仅顺时针旋转双缝
C.仅逆时针旋转测量头
D.仅逆时针旋转整个遮光筒
2.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3.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出现的条纹情况是( )
A.中央明条纹最宽
B.各种不同色光的暗条纹间距一样大
C.对于同种色光,光屏离双缝距离越远明条纹的间距越小
D.在相同装置中红光的明条纹间距比紫光的明条纹间距大
4.一束单色平行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得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两条亮纹间距比相邻两条暗纹间距大
B.用红光做实验比用紫光做实验时,得到的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间距小
C.用白光做此实验不能形成条纹
D.用白光做此实验,屏上出现彩色条纹
5.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若想减少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 )
A.将单缝靠近双缝 B.将单缝远离双缝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6.如图甲所示,是一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其中①是光源,现分别用a、b两束单色光进行实验,在不调整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分别得如图乙、丙所示的干涉图样:乙图是a光照射的图样,丙图是b光照射的图样。则( )
A.光学元件②是单缝、③是双缝片、④是滤光片
B.a光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
D.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打不出光电子,则用b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打不出光电子
7.利用图中所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将滤光片由蓝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8.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 )
A.光源与屏之间应依次放置双缝、滤光片、单缝
B.光源与屏之间应依次放置滤光片、双缝、单缝
C.实验中,若仅将绿色滤光片改为红色滤光片,则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宽
D.实验中,若仅将双缝与屏幕之间距离增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变窄
9.如图甲所示,是一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在空气里完成该实验得到如图乙的实验现象,在不调整实验装置的情况下,仅把该装置放在另一种透明介质里得到不同的现象则( )
A.空气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B.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C.空气和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一样多
D.条纹数目多少无法确定
10.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两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相等
B.中央亮条纹宽度是两边亮条纹宽度的2倍
C.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11.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
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相干光源
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暗条纹
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干涉发生
12.图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使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从左到右依次放置①光源、②红色滤光片、③、④、⑤遮光筒、⑥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④分别是双缝、单缝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
C.应先放上单缝和双缝,再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
D.测出条亮条纹间的距离,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为
13.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巧妙地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图为实验装置简图,M为竖直线状光源,N和O均为有狭缝的遮光屏,P为像屏.现有四种刻有不同狭缝的遮光屏,实验时正确的选择是( )
A.N应选用遮光屏1
B.N应选用遮光屏3
C.O应选用遮光屏2
D.O应选用遮光屏4
1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 )
A.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作入射光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减小双缝间距 D.增大双缝间距
15.关于“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正确的说法是( )
A.实验时应调节各器件共轴,并且单缝和双缝的缝应相互平行
B.观察到的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在视野中可以看到彩色的干涉条纹,中央为一条白亮的零级干涉条纹;彩色条纹的排列,以零级亮条纹为中心左右对称,在第一级亮条纹中紫色在最外侧
C.看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单缝前面放上红色或绿色滤光片,即可看到红黑相间或绿黑相间的干涉条纹,且红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绿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测量时应使测量头的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条纹的中心再读数
二、填空题
16.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L用________测量,用公式________可以测出单色光的波长.
17.光的干涉实验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在1801年成功完成的,杨氏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是一种______。
18.如图所示是用激光器、缝间距可调节的双缝屏、光屏等器材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装置.实验中用激光照射双缝,其目的是产生________相同的两束光;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只调节双缝间隙Δs,其它条件不变,应使Δs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如果将红光换为紫光,其它条件不变,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9.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y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y2相比,△y1________△y2(填“>”、“=”或“<”)。若双缝之间的距离为0.3m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m,某红光的干涉实验中测得第l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mm,。则该红光波长为_________m
三、综合题
20.(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要减小相邻两条明条纹间的距离, 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A.改用频率较大的光
B.改用在真空中波长较大的光
C.减小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
D.改用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小的光
E. 增强入射光强度
(2) 如图所示, 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 虚线是0.25 s后的波形图.
① 若波向左传播, 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 若波向右传播, 求它的最大周期;
③ 若波速是68 m/s, 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21.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为单色光源,为一平面镜。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发出的光还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一样的相干光源。设光源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和,光的波长为。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的表达式。
22.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激光的波长”实验中;如图甲所示,若将激光束照在双缝上,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图乙图样的平行且等宽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为测量该激光的波长,测得双缝间距为d(每个缝的宽度很窄,宽度可忽略),光屏到双缝距离为L,现使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条纹的中心对齐,经测量得出5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a,求该激光的波长。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未对齐,应转动测量头,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故选C。
2.B
【详解】
试题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图乙中干涉条纹的宽度比甲图中的大,根据干涉条纹宽度干涉有:Δx=,因此可以使缝屏距l变大,双缝距d减小,或换用波长较长即频率较低的光,以达到要求,故选项C、D错误;选项B正确;与光源到单缝的距离无关,故选项A错误.
3.D
【详解】
A.双缝干涉条纹等间距、等宽度、等亮度,故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知不同色光,波长不同,则条纹间距不同,故B错误;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知对于同种色光,光屏离双缝距离L越远明条纹的间距越大,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红光波长长,则条纹间距大,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
干涉条纹的明纹和暗纹宽度是相等的,A错误;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用红光做实验比用紫光做实验时,得到的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间距大,B错误;用白光做此实验,屏上出现彩色干涉条纹,C错误,D正确.
5.C
【详解】
AB.若想减少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则需要使条纹的宽度增大,根据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公式
可知改变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条纹的宽度。故AB错误;
CD.同理,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可使L变大,达到增大条纹宽度的目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则选项A错误;
B.由图样可知a光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选项B错误;
C.a在水中的折射率较小,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选项C正确;
D.a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则a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时,b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试题分析: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不变.故A错误.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波长变长,根据知,干涉条纹间距变宽.故B正确.将屏移近双缝,L变小,根据知,干涉条纹间距变窄.故C错误.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d变大,根据知,干涉条纹间距变窄.故D错误,故选B.
8.C
【详解】
AB.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光源与光屏之间应依次放置滤光片、单缝、双缝,故AB错误;
CD.干涉条纹间距公式为
实验中,若仅将绿色滤光片改为红色滤光片,即λ增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宽;若仅将双缝与屏幕之间距离增大,即l增大,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宽,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把该装置放在另一种透明介质里,则光的波长变短,则根据
可知,条纹间距变小,则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故选B。
10.A
【详解】
AB.因为相邻两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
其中d为双缝间的距离,l为双缝到屏的距离,λ为光波波长,可见相邻两亮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故A正确,B错误;
C.由公式
可知l减小,屏上条纹间距减小,故C错误;
D.因为λ红>λ蓝,所以Δx红>Δx蓝,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A、B、单缝的作用是获得相位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双缝的作用是为了获得频率相同的两个光源,故A错误,B正确;
C、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处出现暗条纹,光屏上距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处出现明条纹,故C错误;
D、两列光波只要相遇就会叠加,满足相干条件就能发生干涉,所以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也会发生光的干涉,用光屏接收只是为了肉眼观察的方便;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A.③、④分别是单缝、双缝,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将双缝的距离减小,则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中心的距离增大,故B正确;
C.应先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沿轴线,再放上单缝和双缝,故C错误;
D.条亮纹,则有个间隔,故两条亮条纹间距为
故D错误。
故选B。
13.AC
【详解】
单缝衍射条纹宽度是中央亮纹最宽,双缝干涉的图线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等宽,是双缝干涉.因此要先通过单缝后照到双缝上,形成相干光源,则N应选用遮光屏1,O应选用遮光屏2;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14.ABC
【详解】
由
可得当l变大,λ变长,d变小时,可使Δx增大,使条纹变疏。
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5.ACD
【详解】
A.实验时应调节各器件共轴,并且单缝和双缝的缝应相互平行,选项A正确;
B.观察到的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在视野中可以看到彩色的干涉条纹,中央为一条白亮的零级干涉条纹;彩色条纹的排列,以零级亮条纹为中心左右对称,在第一级亮条纹中,由于紫光的波长最短,则紫色在最内侧,选项B错误;
C.看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单缝前面放上红色或绿色滤光片,即可看到红黑相间或绿黑相间的干涉条纹,因红光的波长比绿光大,根据可知,且红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绿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大,选项C正确;
D.测量时应使测量头的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条纹的中心再读数,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6. 光源 滤光片 毫米刻度尺
【详解】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和滤光片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时(如图所示),将此明纹记为1,然后再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向右移动,依次经过2、3…条明纹,最终与明纹n中心对齐,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刻度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然后由
计算出发生干涉的光波波长。
17. 托马斯·杨 波
【详解】
略
18. 频率 减小 减小
【详解】
实验中用激光通过双缝,双缝的作用是形成频率相同的相干光源;由条纹间距干涉知,为了增大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应使得双缝间距离缩小;如果仅将红光激光器换为黄光激光器,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光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小.
19. > 6.3×10-7m
【详解】
根据双缝干涉实验计算公式
红光波长大于绿光波长,故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y1大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y2。
由题可知条纹间距为2.1mm。故
红光波长为6.3×10-7m。
20.)ACD
①若波向左传播,它传播的可能距离为: x = (4n + 3) m (n = 0,1,2,…)
②若波向右传播,最大周期 Tmax = 1 s
③波向右传播.
【详解】
(1)ACD
(1)由公式知,要减小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则应该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L,或者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也可以减小入射光的波长,即增大频率f,故本题ACD选项正确
(2)由图知波长
①若波向左传播,它传播的可能距离为:
②若波向右传播,它传播的时间为:
所以
当n = 0时有最大周期
③ 若波速是68 m/s, 波在0.25 s传播的距离为:
则波向右传播.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CD
若波向左传播,它传播的可能距离为:
②若波向右传播,最大周期
③波向右传播.
21.
【详解】
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和被平面镜反射的光实际上是同一列光,故是相干光,该干涉现象可以看做双缝干涉,所以SS′之间的距离为d,而光源S到光屏的距离看以看做双孔屏到像屏距离L,根据双缝干涉的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公式,因为
d=2a
所以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
22.
【详解】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变形为
其中
解得单色光的波长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