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同步训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单元同步训练(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7 21: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压强》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把物体A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体A未掉下桌子),则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对桌面的压强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2.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张明和同学们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_____减小了,从而增大了______。
3.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甲乙图中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饮料正立对杯底的压强和倒置后对杯盖的压强______、压力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如图所示。“海斗一号”在科考任务中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海斗一号”在下潜到104m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 Pa,此时潜水器外壳1cm2的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为______N(ρ海水=1×103kg/m3,g=10N/kg)。
5.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m2和1×10-2m2 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4m高的酒精,容器甲中水的质量为______kg,此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和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的范围为______kg到3.2kg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
6.某地大气压强为1×105Pa,作用在0.02m2面积的大气压力为________ N.若在此地用煤油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那么玻璃管的长度大约为________m(煤油密度为0.8×103kg/m3).
二、单选题
7.盲道(如图)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 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
8.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9.如图所示,物体重10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0.5dm2,现用24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静止不动,物体受到的压力和墙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  )
A.10N,2×103Pa
B.10N,4.8×103Pa
C.24N,2×103Pa
D.24N,4.8×103Pa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量筒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量筒内盛有不同质量的水,比较两量筒内同一高度上A、B两点液体压强PA和PB的大小,则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11.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12.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也曾留下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身影,1万1千米是中国人标记的未来.在海水1万1千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A.1.1×106Pa B.1.1×107Pa C.1.1×108Pa D.1.1×109Pa
1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重为G,以不同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压力和压强知识后提出了如下三个观点: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一定大于pb.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4.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A.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
B.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
C.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
D.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
15.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16.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插入水银中,静止时液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大气压强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右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长
C.若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左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短
D.若管上提(管口未露出液面),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变大
17.如图所示是某中学生为不使母亲在做饭时因刮风出现烟倒灌现象所改造的烟囱,刮风时,烟囱口的气流速度变快,压强变小,烟雾仍能顺利排出,与该设计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相同的是(  )
A.用吸管向中间吹气,乒乓球靠拢
B.人漂浮在死海中
C.拱桥在水中的倒影
D.发烧时,擦酒精降温
18.如图所示,把用ρ=1.0×103kg/m3的复合材料制成边长分别为2m和3m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把G1=2×104N的物体放在甲上,G2=3×104N的体放在乙上,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p甲:p乙=2:3p甲′:p乙′=3:4
B.p甲:p乙=2:3p甲′:p乙′=4:3
C.p甲:p乙=3:2p甲′:p乙′=3:4
D.p甲:p乙=3:2p甲′:p乙′=4:3
三、实验题
19.小明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0.两只杯子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ρ甲>ρ乙),小刚利用微小压强计对它们进行了区分。请结合小刚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当压强计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刚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侧玻璃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环境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刚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c)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c)杯子中盛的是甲液体。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
21.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本次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实验中主要应以______(填“针筒”、“活塞”)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大气压力的;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但实际上并未能达到此目的,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的值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
(4)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为______cm;
(5)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Pa;
(6)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的小孔;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3)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摩擦力/大气压力)为1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为______Pa。
四、计算题
22.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3.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长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联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200N,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0.9m2。(g=10N/kg)
(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多大?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不变 变大
2. 受力面积 压强
3.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大
4. 1×108 1×104
5. 4kg 2.4
6. 2000 12.5
7.B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D
15.A
16.C
17.A
18.A
19. 形变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20. 大于 B 不可靠的 没有保证深度相同
21. 活塞 排尽筒内空气,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小 刚被拉动 全部刻度的长度 6.00 摩擦力
22.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500Pa;
根据p=,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500Pa×0.01m2=5N.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即:
F′=G容器+G水=2N+8N=10N,
则容器对桌面压强为:
p′===1000Pa.
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500Pa,压力为5N;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压强为1000Pa.
23
(1)人和电梯的总重力
匀速上升时,受到重力、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的差,
故压力差
压强差为
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气压差为
此气压差能产生的压力差为
根据据重力、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的差三个力平衡得: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