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专项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专项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7 23:0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一、选择题(共16题)
1.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水的摩尔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以表示为
A. B. C. D.
2.冬天,内蒙古的气温最低可达 ,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已知水银的熔点是 ;酒精的熔点是 )(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体温计
3.下列过程通过热传递方式导致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搓手 B.古人钻木取火
C.用火炉把水烧开 D.用打气筒打气,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
4.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一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所做的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5.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他把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并用折线依次连接各个记录点,如图所示。则该图直接体现了(  )
A.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液体分子做直线运动
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花粉微粒做直线运动
C.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D.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6.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一个物体在分子间显引力时分子势能一定比显斥力时分子势能要大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也越来越大
7.从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
A.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B.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
C.氧气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D.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的密度
8.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肆虐,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减少病毒传播,人们使用乙醇喷雾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
B.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与分子运动无关
C.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手部很快就干爽了,是由于液体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
D.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分子间距不变
9.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同,则内能也相同
B.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
C.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
D.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机械能和内能均为零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平均动能越小
B.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
C.只有气体才能产生扩散现象
D.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
1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距离越小,越小,越大
B.分子间的距离越小,越大,越小
C.当分子间距离由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逐渐减小
D.当分子间距离由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1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某物质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估算出分子体积
B.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C.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酸的密度和油酸的摩尔质量
D.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的颗粒物,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就会越激烈,所以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D.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15.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乙分子沿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在点()时,加速度最大
B.乙分子在点()时,其动能为
C.乙分子在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
16.分子间势能由分子间距r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两分子间势能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两分子间距从很远处减小到r2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两分子间距从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直减小
C.在两分子间距从r1再减小到某一距离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直增大
D.在两分子间距等于r2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0
E.在两分子间距等于r1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0
二、填空题
17.银导线的横截面积S=4mm2,通以I=2A的电流.若每个银原子可以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银导线每单位长度上的自由电子数的计算式n=________,计算的结果是n=________个/m.已知银的密度ρ=10.5×103kg/m3,摩尔质量M=10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
18.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在阶段,做______功(填“正”或“负”);在时,分子动能最______(填“大”或“小”)。
19.在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三、综合题
20.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吗?
21.肺活量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人一次尽力呼出空气的体积。
(ⅰ)某实验小组在学习气体实验定律后,设计了“吹气球法”的小实验来粗测肺活量,如图。甲同学通过气球口用力一口气向气球内吹气(吹气前气球内部的空气可忽略不计)。气球没有被吹爆,此时气球可近似看成球形,半径为r,球内空气的压强为,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球体体积计算公式为。求甲同学的肺活量是多少?
(ⅱ)某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为。在标准谁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运动员一次能呼出的空气分子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有两个非常巧妙的设计,请你借鉴这两个设计思路,完成以下实验:
(1)现需要在一个烧杯中倒入食盐供以后做实验用,但现有的电子秤最小只能称的质量,怎么办?请定量地具体说明操作的步骤。
(2)有一小捆粗细均匀的细铁丝,要较精确地测量细铁丝的横截面积,你认为应该怎样测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测量方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2.B
【详解】
水银的熔点是,低于时水银会凝固。而酒精的熔点是。水在零度就结冰,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
故选B。
3.C
【详解】
ABD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C属于热传递。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A
【详解】
A.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的间距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A正确;
B.根据分子力的特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的快,故B错误;
C.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是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大小,该大小比气体的分子大很多,故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所做的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是小炭粒的运动,小炭粒中很多的分子组成,所以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图中的折线是花粉微粒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的连线,即不是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也不是分子的运动轨迹,图中的折线没有规则,说明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B.在F-r图像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所以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故e点为平衡距离,数量级为10-10m,故A错误,B正确;
C.由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图像如图,
其中位置为平衡位置分子势能最小,由图像可知,一个物体在分子间显引力时分子势能不一定比显斥力时分子势能大,故C错误;
D.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当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A.一摩尔氧气分子的质量是摩尔质量,一摩尔氧气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分子,已知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A正确;
B.已知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求不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B错误;
C.已知氧气的密度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求出单位体积氧气的质量,但求不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C错误;
D.已知氧气分子的体积可以求出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已知氧气的密度可以求出单位体积的质量,知道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分子个数,可以求出每个分子的质量,但求不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AB.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由于酒精分子的扩散运动的结果,证明了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B错误;
C.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使用免洗洗手液时,手部很快就干爽了,这是扩散现象,C正确;
D.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态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量等都有关,则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同,则内能不一定也相同,选项A错误;
B.宏观物体的动能与微观物体的分子动能无关,即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不一定增大,内能也不一定增大,选项B错误;
C.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选项C正确;
D.物体的内能永远不为零,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机械能也不一定为零,选项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故A错误;
B.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而产生的,故B正确;
C.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故C错误;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频繁碰撞微粒导致的微粒的无规则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大,A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由r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D正确;故选D.
12.D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颗粒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温度和布朗粒子的大小,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
C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知道某物质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出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若气体,是不能计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的,故A错误;
B.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当二者的合力表现为分子引力时,随距离的增大,合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在已知直径的情况下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滴的摩尔体积,若知道油酸的密度和油酸的摩尔质量,则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故C正确;
D.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是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14.CD
【详解】
A.当分子间起始距离小于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当分子间起始距离大于时,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增大而增大,选项A错误;
B.当分子间起始距离小于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分子间起始距离等于时,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错误;
C.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选项C正确;
D.在显微镜观察下的小炭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它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选项D正确。
故选CD。
15.BD
【详解】
A.乙分子在点()时,势能最小,分子力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错误;
B.乙分子在点()时,势能为,由于两分子的总能量为0,因此其动能为,B正确;
C.乙分子在点()时,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C错误;
D.当乙分子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运动到点时,速度减为零,因此乙分子的运动范围,D正确。
故选BD。
16.ACD
【详解】
A.由图可知,r2处分子势能最小,则r2处的分子间距为平衡位置,所以在两分子间距从很远处减小到r2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r2处分子势能最小,则r2处的分子间距为平衡位置,在两分子间距从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直增大,故B错误;
C.由于,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在两分子间距从r1再减小到某一距离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直增大,故C正确;
DE.由图可知,r2处分子势能最小,则r2处的分子间距为平衡位置,引力与斥力相等,即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0,故D正确,E错误。
故选ACD。
17. ρSNA/M 2×1023
【详解】
单位长度质量为:M′=ρ S 1,
单位长度原子数为:n=ρsNA/M,
每个银原子可以提供一个自由电子,故电子数为:n=ρsNA/M;
代入数据得:n=10.5×103×4×10 4×6.02×1023/108×10 3=2×1023个/m;
18. 正 大
【详解】
r0为分子间的平衡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为引力,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为斥力;在阶段,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相互靠近时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在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动能最大。
19.5×10-1
【详解】
因为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所以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是,而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则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是
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20.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的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时,个别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
【详解】

21.(ⅰ);(ⅱ)(个)
【详解】
(ⅰ)甲同学呼出气体作等温变化,设肺活量为,有
将代入可得
(ⅱ)空气的摩尔数
含有的分子数
解得
(个)
22.(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①用电子秤称取1g食盐,②将此食盐在量筒中加水溶解至100ml,③用细管取1ml溶液至蒸发皿,加热,待水蒸发完后,得到的食盐就是0.01g。
(2)器材:刻度尺、水、量筒、一段金属丝(5m左右)。
测量方法:①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②将金属丝浸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量筒中,记录体积变化量,③根据体积公式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为 。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