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32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32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7 22:5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事;
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完成下面表格?
2、北宋与辽关系变化情况,澶渊之盟内容、影响。
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最终结果和影响。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北宋
西夏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汉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 党项族
一、崛起与分立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开封
北宋
发源辽河流域
传说钩史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契丹族以游牧为主。唐朝末年,北方汉人为躲避战乱,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契丹的兴起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开封
北宋
元昊像
元昊墓
西夏的建立
党项族兴起的地区——西北
西

都城:兴庆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年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开封
北宋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蒙一部分。
元昊
二、战争与和平
辽与北宋的和战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
燕云往事
燕云十六洲示意图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和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杨业
宋辽和战
北伐失利
守内虚外
宋辽和战
澶渊之战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宋辽和战
澶渊之盟
材料一 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辽的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百姓负担。
材料二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后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展开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材料三 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从安居,不乐战争。”
1、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合作探究:
从北宋,辽和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三个方面考虑
澶渊之盟是辽宋双方力量相对均衡条件下相互妥协的产物。
1、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2、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辽从中获得极大的好处;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北宋与辽的关系:
宋真宗:1004年澶州之战
1005年澶渊之盟


宋太宗: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宋太祖后期:友好关系

宋夏和战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银5 万两,绢13 万匹,茶2 万斤。
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西夏军队不断进攻北宋,并多次取得胜利。
宋夏议和
原因
内容
影响
西夏与北宋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吗?
合作探究:
不是侵略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辽、西夏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发动战争,非正义;北宋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三、交融与发展
辽夏汉化
说一说:辽、西夏与北宋议和之后,是如何效仿汉制,巩固统治,促进社会发展的。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拔(党项)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领土,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多元汇聚
印章

西夏
文字

西夏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
·
·
课堂小结:
西夏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
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北宋
(960,汉族,赵匡胤,开封)
共同开发西北、北方
战→和
战------------->和 (澶渊之盟)
探史明理
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
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融合。
寻踪辽夏:
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随辽夏政权的兴衰在历史上发展和变迁情况。
拓展延伸
课后习题
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B
A
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
C
A.北宋 辽 西夏
B.辽 北宋 西夏
C.西夏 辽 北宋
D.三政权同时出现
4.北宋、辽、西夏三个政权,按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