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宇宙之旅》(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课《宇宙之旅》(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28 14:2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宇宙之旅》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美术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美术学习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与欣赏两类。由于学习美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造型 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要求学生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因此,以外化性行为为主,是创作活动中划分的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主要区别则是造型 表现注重自由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文化的兴趣和爱好。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以学论教,要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艺术文化漫无边际。学生要想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是不大可能的。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上课时,教师选了几件学生制作得有特色的作品给予表扬,并普遍给其他完成作业的同学予鼓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对作品的外形、动态、色彩、基本结构及生活习性,都作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的作用逐步转化为学生的独立能力,两方面的着力大小在不断转化,最后是学生基本或完全独立。学生合作作业后的成果分享,也是心灵体验的一种好的形式。老师非常高兴的表扬了大家,每一个小朋友都乐呵呵的,分享着合作的成果,幼小的心灵得到了一种感悟。总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有意识地运用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和对比、和谐、对称、平衡的形式原则来表达宇宙旅行的景象。
(二)过程与方法尽量采用写实、抽象、装饰性的造型表现方法,利用废旧材料来表现事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宇宙飞船和航天工业的相关知识,并以主题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达对未来航天工业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废弃物,尽量利用它们进行创作,使学生能够提高综合运用艺术的能力,获得成功的经验。
《宇宙之旅》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研学旅行吗?(大部分同学有体验且感兴趣)带上你们收集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问天航天博物馆”,来一场满载科学和艺术美妙的宇宙之旅吧!(出示课题-板书)
二、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一)首先我们来到一号展播大厅(视频展示)我们来欣赏一段影视资料(航天员杨利伟首征太空)。看过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猜一猜环节,出示女航天员刘洋图片讲解,问他们是怎么进入太空的?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同学们,那么宇宙飞船长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小结,宇宙飞船是一种运送宇航员或者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他能基本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由于宇宙飞船的功能和制造的国家不同,它们的外形也就有所不同。
(二)现在让我们走进飞船结构展厅来看一看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结构。(出示实物模型、神舟飞船图片、结构图并讲解)重点讲飞船的平衡性,对称性。
(三)好了,同学们,接下来来到自制模型区继续参观。请打百宝箱盖,小组为单位赏析面前的宇宙飞船模型,你们觉得这些模型酷不酷,学生回答,那你们来说一说我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出来的?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精彩到位。
(四)表现宇宙之旅,除了手工制作之外呢,还有绘画等形式,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绘画作品。
(五)看到这里,老师也想画一画宇宙之旅。第一步:构思第二步:构图第三步:画主体第四步:添背景第五步:上色第六步:命名
(六)来到二号厅研学体验区,我们一起看作品创作要求,请你读一下。(作品要求)
(七)播放音乐、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八)学生作品展评(优秀作品收藏)。1.手工 2.绘画
(九)拓展: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将自己的作品变成现实,希望能够看到你们设计的宇宙飞船翱翔在天空。请各组整理物品,有序返回。
(十)随堂测评练习
1.通过展示宇宙飞船让孩子们了解它的色彩、外形、对称等特点,但是不同种类的飞船有不同的结构,让孩子们观察并总结它的共同组成部分和材质。
2.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让孩子们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伟大的航天事业和祖国的蓬勃发展。
3.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和模型实物,让学生们总结运用了哪些方法表现飞船的平衡与结构,从而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从而分析飞船带来的感受,引导学生们大胆想象,不断地努力学习探索。
4.让学生们通过分析优秀的学生作品,巩固本节课知识点,并开阔思维、拓宽眼界。为自己的创作拓宽思路提供基础,为以后自己的设计梦想铺好道路。
《宇宙之旅》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和绘画宇宙飞船。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未来社会将会更大程度地张扬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独具优势。而本课教材又是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中的极好教材。在上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我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的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从而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同时把重点放在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上,迅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从被动的带学具到主动收集资料、利用各种废弃物尝试制作宇宙飞船,让我的内心震憾,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身上所承载的责任。学生观看了神舟号展览,有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仔细观察宇宙飞船的多种造型设计原理,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制作好后,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阐释一下本小组宇宙飞船的特点与优点。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的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必须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探究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学生们造出别具一格的宇宙飞船模型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鼓励学生探索设计制作飞船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