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2张PPT)
地域文化
城乡景观
与
新人
教版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 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 分析地域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 理解地域文化对景观的影响
★ 感受地域文化、体验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本节思维导图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导入
新课
探究
新课
实践应用
布置作业
目 录
Contents
导入新课
Part 1
案例导入
电视导入
视频导入
情景导入
案例导入
你了解哈尼梯田吗?
电视导入
你知道福建土楼的特点吗?
视频导入
你住过海草房吗?
情景导入
你见过地坑院吗?
探究新课
Part 2
一
二
三
四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知识拓展
一
地域文化
1.基本概念
(1)文化
文是指记录、表达和评述;化是指分析、理解和包容
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如:建筑景观、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精神文化
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等,是一种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1.基本概念
(2)文化起源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和认知
一
地域文化
1.基本概念
(3)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人类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所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
阿拉伯文化
欧洲文化
一
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
区域性
多样性
独特性
稳定性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类型、组成和景观等方面,根据属性可以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
地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一
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
特别提醒
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一
地域文化
3.如何感受地域文化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影响的景观
比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
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形成的景观
比如:农田、村落、道路等
一
地域文化
4. 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
(1)建筑
故
宫
长
城
茅
草
屋
地
坑
院
一
地域文化
4. 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
(2)服饰
汉服
和服
蒙古族服饰
藏族服饰
一
地域文化
4. 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
(3)饮食
一
地域文化
4. 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
(4)语言
英语
汉语
韩
语
日语
一
地域文化
4. 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
(5)艺术
剪纸
年画
一
地域文化
4. 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
(6)习俗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一
地域文化
5. 城镇和乡村地域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自然环境
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
给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使得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 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都是在地域文化的孕育下形成的,都有各自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 通过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可以感受地域文化
一
地域文化
5. 城镇和乡村地域文化的差异
上海外滩汇集了风格各异的中西建筑,是上海市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上海外滩
一
地域文化
5. 城镇和乡村地域文化的差异
体现了“拓荒牛”精神和进取、创新的文化
深圳《拓荒牛》雕塑
一
地域文化
5. 城镇和乡村地域文化的差异
“小桥、流水、人家”,周庄独特的水乡氛围,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周庄
一
地域文化
6. 地域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 反映当地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
★ 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水资源,搭建高脚屋,便于通风散热,还可以起到防虫蛇的作用
★ 房顶坡度较大,有利于雨水快速倾泻
傣家竹楼
一
地域文化
6. 地域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 屋顶由外向内单面倾斜,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 这种由外向内倾斜的屋顶,反映了当地雨水较少,降水集中的自然环境特征
山西四合院
一
地域文化
6. 地域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景观,反映了当地土层的直立性和气候的干燥性
黄土高原窑洞
一
地域文化
6. 地域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 蒙古包是亚洲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 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除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
一
地域文化
6. 地域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 海草房多分布在胶东半岛地区
★ 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
一
地域文化
6. 地域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 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住房,用冰雪制成
★ 冰屋为半球形,结实不透风,能够把寒风拒之屋外,反映了当地气候寒冷
冰屋
一
地域文化
6. 地域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 叙利亚的蜂窝房又叫蜂巢屋,是一种很古老的住宅形式,它用晒干的土砖堆砌出圆弧形的墙体,表面用草秆和泥土混合的涂料涂抹,看起来像个窝头
★ 每个房屋的墙壁上都留有许多规则分布的小洞,用于通风、透光,说明当地气候干燥,降水少
★ 墙体在不同高度有石块,修理房屋时攀岩的支点
蜂窝房
一
地域文化
二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 乡村景观体现了人地和谐理念
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
乡村景观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红河哈尼梯田
1. 乡村景观体现了人地和谐理念
江西婺源月亮湾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形成了一种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二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2. 乡村景观体现了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精神追求
南方传统土楼以圆楼和方楼最为常见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
外敌的要求
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福建永定土楼
★ 永定土楼中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八十米,高四五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
★ 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土楼还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
★ 一层、二层不开窗户,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
二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3. 常见的乡村景观
景观 地域文化 举例
农业生产 农业结构、耕作方式、农田景观、生产流程与场景 东北黑土地的商品粮基地、云南哈尼族梯田、内蒙古草原牧业、新疆山地牧场等
乡村聚落 人口、聚落分布、房屋建筑与布局 东北黑土地的屯子、云南傣族竹楼,黄土高原窑洞、北方的四合院、内蒙古的蒙古包等
二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其文化底蕴
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浙江乌镇
粉墙黛瓦
意大利佛罗伦萨
黄橙交织
1.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其文化底蕴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常用色彩,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的人工色
巴黎
奶酪色
罗马
黄色和橙色
杭州
水墨色
北京
复合色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2.城镇建筑反映其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景观 形成原因 文化内涵
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 粉墙黛瓦散布于青山绿水中,低调又淡雅,与秀美山川相辉映 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 该城市为港口城市,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质房屋的侵蚀 反映了当地的生产特点和风俗习惯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2.城镇建筑反映其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智利瓦尔帕莱索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2.城镇建筑反映其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城镇中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了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物为附体现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 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北京四合院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3.城镇空间结构反映其价值追求
一所民居有其文化底蕴,而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者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北
京
故宫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4.城镇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
城镇景观设计者的共同追求
融合地域文化
体现尊重自然
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
创造灿烂文化
苏州园林
皇家园林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5.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 城镇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
★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
★ 城镇建筑景观和格局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
伦 敦
纽 约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5.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 格局 美国城市 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 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
欧洲城市 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5.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 风格 杭州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北京 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 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 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治精神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5.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 结构 中国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西方 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三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四
知识拓展
1.地域文化差异的成因
地
理
环
境
人
类
活
动
地理环境不同
地域文化差异
文
化
不
同
物质
非物质
建筑、服饰、饮食等
价值观、习俗、制度等
提供场所(空间)
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精神生活源泉
影响
物质基础
1.地域文化差异的成因
思维延伸:中国古代城市与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不同点
★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 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 中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更偏好隐藏于屏蔽式结构“围合”“隐匿”,一般会刻意对周边自然环境有所保护
四
知识拓展
1.地域文化差异的成因
思维延伸:中国古代城市与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不同点
★ 西方的城市规划体现出多元性和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欧洲城市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 城市的选址多是在聚落的中心位置;建筑上表现其宏大,注重装饰,以占据制高点的城堡为中心
★ 欧洲人依赖的是以人工构筑的城堡,是对自身力量的信赖
四
知识拓展
2.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项 目 北 方 南 方
耕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传统民居 以土坯为原料,注意防寒 以砖瓦为原料,注意通风散热
主食 面食 大米
运动项目 冬季溜冰 游泳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四
知识拓展
2.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南矮北高 南方人身材较矮,北方人身材较高——气候
南繁北齐 南方语言比较繁杂,北方语言比较统一——地形
南轻北重 南方多轻工业,北方多重工业——资源、区位
南拳北腿 南北武术差异
南船北马 南方水上交通发达,北方陆上交通发达——气候
南文北武 南方多文才,北方多武将
南米北面 南方人爱米食,北方人吃面食——农业、气候
南甜北咸 南方人口味偏甜,北方人口味偏咸
南尖北平 南方多为斜顶屋,北方多为平顶屋
南敞北封 园林建筑南方多敞口,北方多封闭严实
南经北政 南方经济文化活跃,北方政治军事活跃
南北差异四字经
四
知识拓展
3.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 农耕区 人口众多 密度较大 ★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 ★ 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化养殖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 牧区 人口分散 密度很小 ★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 ★ 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 ★ 有些定居点新建了畜产品加工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黑龙江
美景 太阳岛、中央大街、镜泊湖、五大连池、小兴安岭、珍宝岛
美食 哈尔滨红肠
特产 刺五加、三花五罗、猴头蘑
人物 完颜阿骨打
其它 龙江剧、扎龙丹顶鹤、冰雕、北大荒、渤海国、亚布力滑雪场、漠河北极村、哈工大、“油都”大庆
漠河北极村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吉林
美景 长白山天池、松花湖、满洲国皇宫、丸都山城、六顶山、净月潭
美食 狗肉酱汤、延边冷面
特产 人参、紫貂皮、鹿茸、乌拉草、椴树蜜
人物 鳌拜
其它 雾凇、伽倻琴、长鼓舞、高句丽王国、吉林大学、长影世纪城、长春一汽
雾凇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辽宁
美景 沈阳故宫、千山、医巫闾山、老虎滩、大笔架山、桓龙湖(含五女山山城)
美食 辽菜(小鸡炖蘑菇为代表)、老边饺子、沟帮子熏鸡
特产 关东烟、柞蚕丝绸、辽阳塔糖
人物 努尔哈赤、张学良
其它 二人转、铁岭小品、海城高跷、奉系军阀、辽宁大学、“钢都”鞍山
二人转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内蒙古
美景 呼伦湖、阴山、大兴安岭(鲜卑山)、五当召、响沙湾、居延海(含黑水城)
美食 手把羊肉、涮羊肉
特产 马奶酒、鄂尔多斯羊绒
人物 成吉思汗、江格尔
其它 安代舞、呼麦、蒙古长调民歌、蒙古包、敖包、那达慕、蒙古帝国、蒙古语
蒙古包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北京
美景 天安门广场、北京故宫(紫禁城)、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香山
美食 京菜(京酱肉丝为代表)、全聚德烤鸭
特产 景泰蓝、牛栏山二锅头
人物 慈禧太后、老舍
其它 京剧、胡同、京油子、北漂、中关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京片子(北京话)
天安门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天津
美景 五大道、古文化街(津门故里)、盘山、黄崖关长城、独乐寺、海河外滩
美食 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
特产 独流老醋、杨柳青年画、泥人张、果仁张
人物 霍元甲
其它 曲艺之乡、卫嘴子、滨海新区、南开大学、天津话
狗不理包子铺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河北
美景 避暑山庄、承德八外庙(普陀宗乘之庙为代表)、山海关、白洋淀、苍岩山、赵州桥
美食 河间驴肉火烧、坝上莜面
特产 承德露露、衡水老白干、槐茂酱菜
人物 刘备、赵匡胤
其它 燕赵大地、河北梆子、评剧、吴桥杂技、邢台梅花拳、围场狩猎、地道战
承德避暑山庄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河南
美景 中岳嵩山(含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云台山(竹林七贤)、红旗渠、王屋山(愚公移山)
美食 洛阳水席、道口烧鸡
特产 信阳毛尖、杜康酒、唐三彩、朱仙镇年画
人物 老子(道家始祖)、杜甫
其它 豫剧、河南坠子、少林武术、洛阳牡丹、南街村、仰韶文化
红旗渠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安徽
美景 黄山、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巢湖、齐云山、天柱山、八公山
美食 徽菜(火腿炖甲鱼为代表)、符离集烧鸡
特产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红、古井贡酒、徽墨、宣纸
人物 包拯、朱元璋
其它 黄梅戏、凤阳花鼓、徽州牌坊、徽商
黄梅戏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山东
美景 东岳泰山、曲阜三孔、崂山、蓬莱阁(八仙过海)、成山头、刘公岛
美食 鲁菜(九转大肠为代表)、德州扒鸡
特产 阿胶、廊坊风筝、张裕葡萄酒
人物 孔子(儒家始祖)、孟子
其它 齐鲁大地、吕剧、山东快板、柳子戏、聊斋、梁山好汉、“泉城”济南
曲阜三孔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山西
美景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北岳恒山(含悬空寺)、雁门关、晋祠
美食 山西刀削面、太阳头脑
特产 山西陈醋、杏花村汾酒、推光漆器、龟龄集
人物 关羽(关圣帝君)、狄仁杰
其它 晋剧(山西梆子)、道情戏、上党八音会、晋商、煤老板、晋语
平遥古城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陕西
美景 兵马俑、西岳华山、终南山(南极仙翁道场)、黄帝陵、法门寺、大小雁塔
美食 羊肉泡馍、陕西凉皮、葫芦鸡
特产 西凤酒、甑糕、水晶饼
人物 秦始皇、汉武帝
其它 黄土高坡、秦腔、信天游、安塞腰鼓、陕北窑洞、西安交大
兵马俑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湖北
美景 黄鹤楼、武当山(真武大帝道场)、三峡大坝、洪湖、大洪山、纪南古城
美食 鄂菜(红烧木琴鱼为代表)、热干面、汉江鱼宴
特产 武昌鱼、孝感麻糖、毛坝漆、洞茶(羊楼洞茶叶)、园林青酒
人物 屈原、王昭君
其它 汉剧、屈家岭文化、武汉大学、“江城”武汉
黄鹤楼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湖南
美景 武陵源、凤凰古城、岳阳楼、洞庭湖、南岳衡山、岳麓山(含岳麓书院)
美食 湘菜(腊味合蒸为代表)
特产 湘绣、浏阳花炮、君山银针、湘莲、芙蓉王香烟
人物 毛泽东
其它 花鼓戏、汩罗龙舟、辣妹子(湘女多情)、湖南卫视、湘语、湖南大学、“星城”长沙
岳麓书院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江西
美景 庐山、龙虎山(含天师府)、滕王阁、鄱阳湖、井冈山、三清山
美食 赣菜(三杯鸡为代表)
特产 庐山云雾茶、景德镇瓷器、李渡毛笔、四特酒、通心白莲、玉山罗纹砚、婺源龙尾砚、星子金星砚
人物 陶渊明、王安石
其它 赣剧、采茶戏、婺源傩舞、樟树药材、赣语
井冈山革命遗址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江苏
美景 苏州园林(拙政园为代表)、太湖、秦淮河(秦淮八艳)、紫金山、瘦西湖、茅山(三茅真君道场)
美食 苏菜(清炖狮子头为代表)、南京板鸭
特产 苏绣、云锦、镇江香醋、洞庭碧螺春、阳澄湖大闸蟹
人物 周恩来
其它 鱼米之乡、昆曲、华西村、南京大学、吴语
苏州园林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上海
美景 上海外滩、东方明珠塔、豫园、淀山湖、静安寺、佘山
美食 本帮菜(油爆河虾为代表)、南翔小笼包
特产 露香园顾绣、城隍庙梨膏糖
人物 黄道婆、黄金荣
其它 十里洋场、青红帮、崇明岛、浦东新区、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东方卫视、上海话
东方明珠塔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浙江
美景 杭州西湖、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天台山(含国清寺)
美食 浙菜(东坡肉为代表)
特产 绍兴花雕酒、湖笔、西湖龙井、金华火腿、浙贝
人物 西施、鲁迅
其它 越剧、温州商人、横店影视城、义乌小商品城、浙江大学、河姆渡文化
横店影视城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福建
美景 武夷山、鼓浪屿、湄洲岛、福建客家土楼、太姥山、泉州开元寺
美食 闽菜(佛跳墙为代表)、沙县小吃
特产 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片仔癀、脱胎漆器
人物 林默(妈祖天后)、郑成功
其它 高甲戏、惠安女、石狮服装城、闽语、厦门大学、“榕城”福州
沙县小吃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广东
美景 白云山、丹霞山、开平碉楼、肇庆星湖、湖光岩、深圳华侨城
美食 粤菜、沙河粉
特产 粤秀、端砚、凉茶
人物 黄飞鸿、孙中山
其它 粤剧、英歌、潮商、粤语、广交会、中山大学、“花城”广州
开平碉楼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广西
美景 漓江、灵渠、北海银滩、涠洲岛、德天瀑布、桂平西山
美食 桂林米粉、巴马香猪
特产 茴油、桂皮、壮锦、南珠、三花酒
人物 刘三姐
其它 桂剧、壮剧、彩调、评话、壮语、“绿城”南宁
桂林米粉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海南
美景 天涯海角、五指山、万泉河、三亚南山、南湾猴岛、东山岭
美食 海南鸡饭
特产 黎锦、椰子、菠萝蜜、山兰酒、水满茶、鹧鸪茶
人物 海瑞
其它 琼戏、打柴舞、船形屋、红色娘子军、珊瑚礁(南海诸岛)、黎语
天涯海角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贵州
美景 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红枫湖、黔灵山、赤水河、娄山关
美食 肠旺面、花江狗肉
特产 茅台酒、董酒、刺梨酒、都匀毛尖
人物 奢香
其它 布依戏、侗戏、蜡染、芦笙节、杀鱼节、夜郎国
贵州茅台酒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云南
美景 石林、滇池、点苍山、洱海、丽江古城、玉龙雪山
美食 过桥米线、汽锅鸡
特产 普洱茶、滇红、云南白药、红塔山香烟
人物 郑和、阿诗玛
其它 滇剧、孔雀舞、泼水节、大理国、东巴文、“春城”昆明
丽江古城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重庆
美景 大足石刻、丰都鬼城、白帝城、缙云山、长寿湖、大宁河小三峡
美食 重庆火锅
特产 涪陵榨菜、合川桃片、老鹰茶、綦江红梅
人物 秦良玉
其它 铜梁龙舞、秀山花灯、川江号子、龙门阵、棒棒军、红岩、重庆大学、“山城”重庆
重庆火锅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四川
美景 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剑门蜀道
美食 川菜(鱼香肉丝为代表)、麻辣烫
特产 蜀绣、五粮液、泸州老窖、川贝
人物 邓小平、朱德
其它 天府之国、川剧(含变脸)、卧龙大熊猫、三星堆文化、四川话、“蓉城”成都
乐山大佛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宁夏
美景 贺兰山(含西夏王陵)、沙坡头、沙湖、六盘山、牛首山、须弥山石窟
美食 馓子、烩羊杂碎
特产 滩羊皮、枸杞、甘草、贺兰石、发菜
人物 李元昊
其它 塞上江南、口弦、回回帽、西夏国、党项文、镇北堡影视城
宁夏枸杞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西藏
美景 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珠穆拉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三大圣湖(纳木错、羊卓雍措、玛旁雍错)
美食 糌粑
特产 酥油茶、青稞酒
人物 松赞干布、格萨尔王
其它 世界屋脊、喇嘛教、臧戏、热巴舞、唐卡、哈达、雪顿节、吐蕃帝国、古格王国、藏语
布达拉宫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青海
美景 青海湖、塔尔寺、日月山、察尔汗盐湖(含万丈盐桥)、果洛山、唐蕃古道
美食 甜醅、狗浇尿油饼、蜂尔里脊
特产 西宁毛、西宁大黄、冬虫夏草、雪莲花、湟鱼
人物 马步芳
其它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花儿会、土族波波会、可可西里臧羚羊、三江源
三江源保护区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甘肃
美景 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嘉峪关、麦积山石窟、倥侗山、乌鞘岭
美食 兰州拉面、天水猪油盒
特产 岷归、纹党、洮砚、夜光杯、狼牙蜜、陇南春
人物 伏羲
其它 河西走廊、兰州太平鼓、曲子戏、凉州贤孝、黄头回鹘(裕固人)
敦煌莫高窟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新疆
美景 天山天池、葡萄沟、火焰山、喀纳斯湖、博斯腾湖、魔鬼城(乌尔禾风城)
美食 烤羊肉串、香馕
特产 哈密瓜、和田玉
人物 玛纳斯、阿凡提
其它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坎儿井、木卡姆艺术、开斋节、古尔邦节、高昌国、维吾尔语
坎儿井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台湾
美景 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101、太鲁阁
美食 卤肉饭、蛤仔煎、凤梨酥
特产 高山乌龙茶、槟榔
人物 陈乔恩
其它 高山族、台湾大学、云门舞集、《乡愁》、台湾偶像剧、台湾腔
日月潭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香港
美景 星光大道、香港迪士尼乐园、维多利亚港、太平山、金紫荆广场
美食 丝袜奶茶、菠萝油、车仔面
特产 海产品
人物 张国荣
其它 东方明珠、香港大学、铜锣湾、尖沙咀、兰桂坊、TVB
维多利亚港
四
知识拓展
4.我国各地的文化符号——澳门
美景 澳门历史城区、大三巴牌坊、观光塔、葡京赌场、妈阁庙
美食 葡式蛋挞、水蟹粥、猪扒包
特产 葡国葡萄酒
人物 何鸿燊
其它 东方赌城、海上花园、七子之歌、澳门科技大学
葡京赌场
四
知识拓展
5.素养提升——分析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方法
1.民居尤其是传统民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非常明显,比如:
★ 我国陕北地区的窑洞与黄土高原的气候和土壤特征密切相关
★ 西北地区的平顶屋指示气候干旱
★ 傣族的竹楼指示气候湿热
四
知识拓展
5.素养提升——分析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方法
2.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特点判读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
比如:山东省胶东地区的海草房,北极的冰屋
3.从建筑物结构、风格特点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内涵
比如:北京四合院,老人住北房、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罩房,体现了严格的礼制
四
知识拓展
6.技能精进——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技巧
仔细阅读图名,观察并提取与设问有关的最能反映地理特征的关键信息
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准确判读地理景观图主要表示或反映何种地理事物,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分析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总结出规律
在以上读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联系相关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作答
四
知识拓展
实践应用
Part 3
快速抢答
自主探究
同桌讨论
小组合作
快速抢答
答案
1.地域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
3. 自然景观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 )
4.“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
5.永定土楼能体现客家人聚族而居、共御外敌的民俗风情( )
6.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在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
7.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 )
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与自然地理环境无关( )
10. 城镇景观比乡村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
11. 城乡景观只包括聚落整体,不包括聚落内部的建筑、道路等( )
12. 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 )
自主探究
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主要粮食作物:北方玉米,南方小麦
C.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D.农业生产规模:北方小,南方大
2.下列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是 (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B.民居的屋顶坡度
C.室内装饰
D.夏季服饰
答案
自主探究
答案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3~5题
3.“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 )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4.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春季多风 B.夏季炎热 C.秋季多雨 D.冬季寒冷
5.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
A.收集雨水 B.增强遮阴 C.防范火灾 D.增加美感
自主探究
答案
中国城市和美国城市建筑差异较大,在建筑风格和布局上尤为明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美国的摩天大楼基本上分布在市区中心,原因是 (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短暂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7.中国的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少有围墙,这说明 ( )
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须围墙
自主探究
答案
着力挖掘,营造城市特色,追求特色之美,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特色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均高于一般城市。塑造城市特色是对城市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同桌讨论
为什么在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数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宜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当地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小组合作
自然景观是指不受人类影响的景观,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吗?
★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活动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地球上几乎不存在不受人类影响的地区,也几乎不存在不受人类影响的景观
★ 受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仍然属于自然景观,如森林、草原等
布置作业
Part 4
巩固基础
拓展训练
课外活动
预习新知
巩固基础
答案
下面四幅图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回答1~2题
1.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
2.下列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桥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丙桥主要功能已发生很大改变
D.丁桥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巩固基础
答案
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据此回答3~4题
3.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 )
A.城镇路网特色 B.民居的建筑特色
C.无工业区分布 D.商业网点的分布
4.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城 ( )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 B.河流远离,未穿城区
C.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 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
巩固基础
答案
读不同地域民居图,回答5~6题
5.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风暴多发 B.②——炎热干燥
C.③——高温多雨 D.④——极寒大风
6.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 )
A.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B.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
C.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D.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巩固基础
答案
城市人行天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交叉口、广场及铁路上面。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同一城市的天桥,它们的造型、规模大小、用材、装饰、色调等样式差异很大。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城市功能区附近,人行天桥数量最多的是( )
A.居民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行政中心
8.同一城市建造的天桥多种多样,主要是为了( )
A.缓解交通拥堵
B.保障行人安全
C.适应当地环境
D.增加城市景观
巩固基础
答案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
9.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10.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拓展训练
答案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州古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北美现代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
C.法国巴黎市中心也为“前巷后河”景观 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
2.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
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B.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
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拓展训练
答案
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有( )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4.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拓展训练
答案
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这两种建筑景观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地形差异 D.经济差异
6.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附近区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其形成因素为(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拓展训练
答案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下图为乌镇聚落形态示意图和乌镇建筑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
7.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矿产
8.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域文化 B.交通 C.经济水平 D.政治
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调查
认真调查咱们生活的这个城市
有哪些独特的地域文化?
有哪些代表性的城镇景观?
并思考目前该景观有破损吗?
该景观是否经历过翻修?
是否进行了旅游开发?
目前开发程度和效果如何?
预习新知
传统媒体
新媒体
国家地理
地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