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7 22:26:05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 坐
圣人孔子的智慧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自读课文
初通文意
皙xī 毋wú
千乘shèng 饥馑jǐn
比及bì[旧读] 哂之shěn
俟sì 章甫fǔ
小相xiàng 铿尔kēng
撰zhuàn 莫mù 春
冠者guàn 沂yí
舞雩yú 喟然kuì 鼓瑟sè
品读文本
全文思路
谈“志”
问“志”
言“志”
评“志”
弟子四人各是如何述志的?结合课文分析弟子四人的志向和性格特点,并和同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
孔子对他的四个学生是如何评价的?
子路要以勇治国,态度不谦虚,所以孔子直接指出笑他的原因。
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用两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
公西华要做小相,孔子用三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并且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
曾皙构画了一幅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孔子赞同他这种想法。
深入探究
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今天看来,就是礼治。
夫子为何“与”点?




一 太平盛世的缩影
二 不想做官,逍遥生活
三 还是在讲“治国”
循循善诱
和蔼可亲
因材施教
人物形象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
总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又叫《四子侍坐》,还有一个标题就是《沂水春风》。
沂水汤汤,春风骀荡,那一场关于理想的对话,千载而后,仍让我们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文言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果
至于
或者
或者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你们
…的样子,相当于“然”。

…的样子,相当于“然”。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二)词类活用
(三)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则何以哉
4、何伤乎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谢谢指导,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