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1.4 解决问题--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1.4 解决问题--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8 12: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1/8,____________?
①降低后的噪音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②降低了多少分贝?
③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2、尝试练习,质疑问难
3、提出目标,明确方向
让学生针对第三个问题: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说说学习目标:
(1)求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计算。
(2)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3)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二、自主探索,展示成果。
1、组内展示 ,质疑问难
(1)学生独立自学并完成例题例2、3和“做一做”。
(2)老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点在于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3)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例2(1)学生运用线段图展示分析题意,说解题方法。
(2)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生展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1/8=80-10=70(分贝)
(4)学生展示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说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1/8)=80×7/8=70(分贝)
例3:(1)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表示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生根据线段图,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展示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4/5=75+60=135(次)
解法二:75×(1+4/5)=75×9/5=135(次)
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尝试,集体订正,小结解法。
三、激发冲突,拓展延伸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1、针对学生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3、师质疑: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4、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5、练习五第3-5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