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2021 学年第 学期作业反馈
九年级科学
考 须知: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 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号, 在答题卷 填写 座位号。
3.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 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 致。
4. 本试卷可能 到的相对原 质 : H- 1 C- 12 O- 16 Na-23 Mg-24 Fe-56 Cu-64
5. 本试卷中所有g=10N/kg。
、选择题 (每 题 3分, 共 60分, 每 题只有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O2 具有助燃性
C.碳酸钠的俗名是烧碱、 苏打
B. 硫酸铜吸 变蓝是物理变化
D.KMnO4 属于氧化物
2. 温下焦炭和硫酸钠制备硫化钠, Na2SO4+4CNa2S+4X, 说法正确的是 ( ▲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不变
B. 在该反应中, C 体现了还原性
D. X 的化学式为 CO2
3.下列关于 传染性疾病、 防护与急救的认识正确的是 ( ▲ )
A. 肿瘤细胞都会不断分裂并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B. 农药超标的 引起的中毒属于细菌性 物中毒
C. “麻杏 咳 ”的包装盒上有“OTC”标志, 它属于 处 药
D. 遇到有 触电倒下时, 应 即 拉起触电者
4. 前我国已经累计接种 主研制的新冠疫苗超 5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 从免疫学 度看, 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C. 注射疫苗后 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 从预防传染病 度看, 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 )
A. 单脚站 在 平地 上的初中 , 对地 的压强 约是 2.5×104Pa
B. 科学课本中 张纸的厚度约为 1mm
C. 教室 只 光灯的电功率 约是 400W
D. 枚 元 币硬币的质 约为50g
6.如图所示是菜 种 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菜 是单 叶植物
B. 菜 种 由 房发育 来
C. 种 萌发所需的有机物来 壤
九年级科学
第 1 共 10
D.图中 D 结构发育成根
7.将 永久涂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将图中 10移到视 中央, 应将涂 向右上 移动
B. 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应调节图中的结构 1
C. 图中9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如果图中 8 的数 低于正常值, 则此 可能患有贫
8.从左 右依次是甲、 、 丙和丁四个图, 分别表示有关的
变化规律。 下列有关描述中, 正确的是 ( ▲ )
A. 甲图左端 管中 定流静脉 , 右端 管中 定流动脉
B. 图为某植物茎尖端, 则 b 处 素浓度 于 a 处
C. 丙图中, 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 肤 流 的变化
D. 丁图是 体平静呼吸时, 肺容变化示意图, b→c 段表示呼 过程, 膈肌收缩
9.下列现象不能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 )
A. 和地震
B. 海陆变迁
C. 江三 洲平原的形成
D. 上有海洋 物化
10.某校化学 组在利 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 利 数字化传感器测
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图中 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 含有的溶质是 K2SO4 和 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 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 由 c 点到 d 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 化学反应
11.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 )
A. 拉 李箱的下 装有滚轮 的是增 摩擦
B. 利 压锅煮 物容易煮熟, 原因是 体压强越 , 沸点越
C. 抗疫值班医护 员眼罩的镜 常常模糊不清, 是 蒸 液化形成的
D. 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这是凝华现象
12.2021 年5 26 (农历四 五), 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 亮”, 这 天的
相最接近图中 ( ▲ )
A. 新
B. 上弦
C. 满
D. 下弦
13.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 其中错误的是 ( ▲ )
②
③
④
A. 图①: 加热 定 碳铵(NH4HCO3)的实验, 试管中固体的质 变化
B. 图②: 等质 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 的稀硫酸反应, 产 体的质 变化
C. 图③: 向 定 氧化锰固体中加 定 的过氧化氢溶液, 氧化锰的质 变化
D. 图④: 向 定 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 氢氧化钡 过
14.某同学 托盘天平和 筒测 块的密度, 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 图 和图丙分别
是测 块质 和体积时的情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 向左调, 使横梁平衡
B. 图中测 块质 时, 天平的读数是 71.8g
C. 由丙图 筒的示数测得 块的体积是 80cm3
D. 计算出 块的密度是 3.57×103kg/m3
15.2022 年 2 6 , 中国 以 3-2 战胜韩国 , 第 9 次
问鼎 亚洲杯。 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A. 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是为了减 摩擦
B. 踢出去的 球继续运动, 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
C. 踢出去的 球 到最 点的 瞬间受 平衡
D. 头顶 球时感到疼, 说明物体间 的作 是相互的
16.下列依据实验 的所进 的实验操作, 正确的是 ( ▲ )
选项 实验 的 实验操作
A 稀释浓硫酸 将 缓缓倒 浓硫酸中
B 除去 FeCl3, 溶液中的 CuCl2 杂质 加 过 的铁粉
C 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观察是否变浑浊
D 制取硫酸铜 向硝酸铜中加 硫酸
17. 如图所示, 电磁铁的右下 有 铁块, 在弹簧测 计作 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
铁块从电磁铁的右下 运动到正下 的过程中, 滑 P 逐渐向 a 端滑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 )
A. 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
B. 电磁铁的上端为N 极
C. 铁块对地 的压强逐渐变
D. 弹簧测 计的示数逐渐减少
18.两甲、 两物体同时由同 位置开始在 平 上向东运动, 它
九年级科学 第 3 共 10
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第 2 s 末物体 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 4 s 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 前 2 s 内, 以物体 为参照物, 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 前 4 s 内, 甲、 两物体的平均速度 相等
19.按如图流程进 实验 (每步均充分反应), ①中 明显现象, ②中发现红 固体析出, 甲
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 少 稀盐酸, 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
. .
确的是 ( ▲ )
A. 由实验可判断铁、 铜、 镁的活动性顺序
B. 滤液中的溶质 定有 FeCl2、 MgCl2 和 CuCl2
C. 两 试管混合后, 固体总质 定增加
D. 滤渣中 定有 Cu, 定没有 Fe 和Mg
20.测 是 个把待测的 与公认的标准进 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 到这 科
学原理的是 ( ▲ )
A. 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
B. 光学显微镜观察 尾鳍内的 液流动
C. 弹簧秤测出某物体的
D. pH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
、 填空题 (本 题共 26 分)
21.(4 分)如图是某草原 态系统的 物 , 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 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 图中所示的 态系统缺少 物成分 ▲ ,
图中与猫头鹰直接关系的 物链有 ▲ 条
(2)该 态系统中, 如果 蛙被 捕捉, 则短时间内 草昆 的数 将 ▲ 。
段时间后, 草昆 的数 趋于稳定, 这说明 态系统具有 定的 ▲ 。
22.(4分)如图所示为 体部分 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a、b、 c表示物质, A、 B表示相
关的 理过程, Ⅰ、 Ⅱ表示肾单位的两个组成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 物主要成分是淀粉, 最终分解为物质a被 体吸收,
则物质 a 是 ▲ , 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种。
(2) 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属于 体新陈代谢中的 ▲ 作
(选填“同化”或“异化”)。
(3)医 在给某 做尿常规检查时发现红细胞数 偏多, 如果该病
九年级科学 第 4 共 10
患有肾病, 则可能是图中过程 ▲ 发 异常所致 (选填“A”或“B”)。
23.(4 分)稀盐酸是实验室中 种 要的试剂, 途 泛。
(1) 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 适 的某种固体与之反应。 反应前后烧杯内溶液中主
要离 种类及个数 变化如图 (不考虑 )。 则加 的固体可能是 ▲ (写序号)。
A. 铁 B. 铝 C. 氧化铜 D. 氢氧化镁
(2)在稀盐酸的下列 途中, 不能 稀硫酸代替的是 ▲ (填编号)。
① 属表 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 中的少 NaOH ④实验室制取 CO2
24.(4 分)为了除去实验室NaCl 溶液中含有少 的MgCl2、 CaCl2 和Na2SO4 等杂质, 某 组
同学选 Na2CO3 溶液、 稀盐酸、 Ba(OH)2 溶液三种试剂, 按 定的顺序进 如图所示的
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 到玻璃棒的作 是 ▲ ;
(2)实验Ⅰ中加 试剂A 除去的杂质是 ▲ ;
(3)实验Ⅲ中发 的中和反应的化学 程式是 ▲ 。
25.(4 分)连接在 平桌 上的物体M 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 A、 B 相连, 细绳
恰好 平, 如图所示。 当 A 5N, B 7N 时, M 恰好做 平匀速直
线运动, 若滑轮摩擦不计, 此时 M 受到的摩擦 为 ▲ N,
向为 ▲ 。
26.(6 分)如图所示, AC、 BC 为同 平 上的两个光滑斜 , AC>
BC, ∠ CAB=30°, ∠ C=90°。在相等时间内把 为 80N 的同
物体从斜 底端分别沿AC、 BC 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推 C点,
物体的机械能 ▲ (选填“增 ”“减少”“不变”), 若推 分别
为 F1、F2,斜 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 F1 ▲ F2,η1 ▲
η2 (选填“>”“<”或“=”)。
三. 实验探究题 (本 题共 42 分)
27.(8分) 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联系 活中 属中毒事件, 提出了 的 个
猜想: 酶的催化作 可能会受到 属离 的影响。 结合猜想 进 了如下探究: 查阅
资料: 铜属于 属, 钠不是 属。
设计实验: 取试管 4 , 编号, 按表分别加 试剂, 摇匀, 迅速置于 37℃的 浴中, 10 分
钟后取出, 冷却后分别加 3 滴碘液, 观察其颜 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 (ml) 蒸馏 (ml) 0.9%NaCl溶液 (ml) 0.9%CuSO4溶液 (ml) 唾液溶液(ml) 加 3 滴碘液后现象
九年级科学 第 5 共 10
1 3 ▲ — — — 变蓝
2 3 1 — — 1 不变蓝
3 3 — 1 — 1 不变蓝
4 3 — — 1 1 变蓝
(1) 同学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多数酶是 种 ▲ , 遇到 属离 会变性。
(2)表中“▲”处应该填 ▲ 。
(3)将三 试管分别放 37℃的 浴中的原因是 ▲ 。
(4)在看了 的设计及实验后, 同桌的 胡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 以证明 的猜想
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原实验进 改进? ▲ 。
28.(8 分)现有 包 固体, 可能由NaHCO 和NaCl 中的 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 组
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 )定性分析
为确定其成分, 组同学进 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 该 固体由NaHCO 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 则步骤①中加 的过 稀酸应该是 ▲ 。
( )定 分析
【实验 的】测定该 固体中NaHCO 的质 分数。 吕、 周分别取 a 克该样品,
设计了如下 案:
吕 案 I: 利 NaHCO 与稀硫酸反应产 CO , 通过测定 成 CO 的质 , 计算样
品中NaHCO 的质 分数。
(2) 吕 图( ) 所示装置完成本实验, 装置的连接顺序 是 ▲ (填装置的字 编号,
装置不 复使 )。
(3)D 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 需再次通 空 , 其 的是 ▲ 。
周 案Ⅱ: 周 沉淀法测定样品中的NaHCO 的质 分数。 操作流程如图 (丙)
所示: (已知: NaHCO +NaOH =Na CO +H O)
九年级科学 第 6 共 10
(4)为使定 分析更准确, 在操作 I 之前, 需判断所加 BaCl 溶液是否过 , 请你设计 个
合理 案 ▲ 。
29.(6 分)现有 份质 为 m1 的氧化铜样品, 想要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 分数, 进
了如图所示实验 (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1)写出反应后装置 A 中的现象 ▲ ;
(2)完全反应后, 甲同学称得装置 B增 m2, 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
分数为 ▲ ( 实验所得数据表示);
(3) 胡觉得该装置存在不 , 需改进之处是 ▲ 。
30.(6 分)利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 灯泡的额定功率。 灯泡额
定电压为 2V, 电源电压恒定。
(1)依据图甲, 请 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 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按照图甲正确连接好电路, 明刚要闭合开关, 同组同学提醒他的操作有 个不妥之处,
请你帮他指出 ▲ 。
(3)调整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某位置时, 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 此时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 ; 接下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 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直 灯泡正常发光。 此时电流变的示数为 0.5A, 则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
31.(6分)为完成“探究平 镜成像特点”实验, 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平 镜成像的原理 ▲ , 玻璃板代替
平 镜的 的是 ▲ 。
(2)如图所示, 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 平向右平移 的
位置时, 蜡烛A 的成像情况是 ▲ (填字 )。
A. 蜡烛成像仍在 B 处
B. 蜡烛成像在 B 处右侧
C. 蜡烛 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 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 将 ▲ (选填“变 ”“不变”或“变
”)。移去蜡烛 B, 在其原位置放置 块光屏, 光屏上 ▲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
A 的像, 说明平 镜所成的像是 ▲ (选填“实像”或“虚像”)。
32. (8 分)为研究温度对某种 棚蔬菜的光合作 和呼吸作 的影响, 研究 组设置了 6 组
不同温度下在密闭环境中, 进 的实验。 先持续光照 12 时后, 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
氧化碳 (CO2) 的减少 ; 然后 暗处理 12 时后, 测得 暗时密闭环境中 氧化碳的增
加 ,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 12 时后 CO2 减少 (mg) 12 21 30 39 45 42
暗 12 时后 CO2 增加 (mg) 6 9 12 18 27 30
(1)除题述 氧化碳的吸收 可以 来反映出光合作 强度外, 还可以 ▲ 来
反映光合作 的强度;
(2)由如表可知, 在 5℃~30℃温度范围内, 该植物的呼吸作 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
(3)由表的 24 时内数据记录可知, 温度为 ▲ ℃时, 最适于该作物的 。
(4)根据题述数据记录, 提出 项增加 棚作物产 的措施 ▲ 。
四、 计算题 (本 题共 32 分)
33.(6 分)电加热眼罩对缓解眼疲劳有 定效果。 如图甲是 款市场上的产品, 敏查阅使
说明书, 其相关参数如下表 。
图丙是 敏设计的可以 动调节 、中、低三挡加热的电热眼罩原理图。 电源电压恒为 6V,
已知电热丝 R1 阻值为 4Ω, 电热丝 R2 阻值为 6Ω, 开关 S3 只接 a 或 b。
(1)丙图电路中 S1 闭合, S2 断开, S3 接 a 时, 加热电路为 ▲ (选填“ ”“中”或“低”)温挡。
(2)中温挡功率为多少瓦?
(3) 温挡 作 20 分钟, 眼罩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
34.(7 分)如图所示, 在 个装满 的容器中, 轻质弹簧的 端连着 球, 另 端固定在容器
底部。 已知 球的体积为 500cm3, 球静 时受到弹簧对它向下的拉 , 拉 为 2N。
g 取 10N/kg, 则:
(1)此时 球所受的浮 为多少?
(2)该 球的密度为多少?
(3)若地球上所有物体 均减半, 即 g变为 5N/kg, 的密度不变, 则弹簧
的 度会如何变? 请说明理由。
35.(6 分)如图所示, 将 150N 的甲物体 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 杠杆的
B 端悬挂 物体, 杠杆在 平位置平衡, 物体所受 为 30N, 甲物体的
底 积为 2×103cm2, AO∶ OB=1∶ 3, 则
九年级科学 第 8 共 10
(1)绳 对 A 点的对拉 是多少?
(2)甲物体对 平地 的压强为多少?
(3)对 物体施加 个竖直向下的拉 , 当拉 为多少时, 甲物体对地 的压强为 0。
36.(4 分)为了测定 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 固体中NaOH 的质 (只含Na2CO3 杂质),
进 如下操作: ①取 20克样品于烧杯中, 加 配成溶液; ②再往溶液中加 的
稀盐酸溶液; ③待反应完全后, 称 。 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 /g 加 的稀盐酸溶液质 /g 烧杯和溶液总质 /g
105 200 300.6
(1) 反应共 成 体 ▲ 克。
(2) 该瓶 20 克样品中所含NaOH 的质 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7. (9 分)2022 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开幕式上中国 的浪漫惊艳世界, 科技
的场馆引 注 。
(1) 冬奥会的吉祥物 ——“冰墩墩”, 它的原型为我国国宝 熊猫。 如图编制的
歧分类检索表中, 熊猫属于 ▲ (选填 P、 Q、 R、 S 或 M)
(2) 冬奥会 炬“ 扬”采 氢 作为燃料, 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和燃烧罐,
破解了 炬外壳在 1000℃ 温制备过程中起泡、 开裂等难题, 炬呈现“轻、 固、 美”的特
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
B.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 相 轻
C. 这 材料具有 强度、 耐腐蚀、 耐 温等特点
D. 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 所以碳不能燃烧
(3) 国家速滑馆 次选 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 这是 前世界上最先进、 最环
保、 也是最节能的制冷技术。 应 此技术, 国家速滑馆全冰 模式下每年仅制冰部分就能
节省 少 2×106 度电。 若完全燃烧标准煤释放的热 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 30%, 就相当于节约 ▲ 千克煤? (标准煤的热值是 3×107J/kg)
(4) 运动员在参加滑雪 赛时会使 运动护具, 可依靠紧实的包裹增加关节
的牢固性。 运动护具与关节结构中的[ ▲] ▲ 具有相似的作 。运动员
赛过后会感觉到肌 酸胀, 是因为肌 细胞会发 氧呼吸, 请写出 字表
达式 ▲ ;在运动 赛中会因为急性损伤引起关节炎症, 肌 注射
药物后, 最先到达在 脏的 ▲ 中 (填结构名称)。
(5) 修建冬奥会雪道设施过程中, 对区域内珍贵的树种资源进 迁地保护和
移栽利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移栽时根部需保留部分 壤, 可减少根 受损
B. 移栽时可去除部分叶 , 的是降低蒸腾作
C. 移栽后的植物需要及时浇 , 沿着筛管向上运输
D. 对珍贵树 进 迁地保护, 有利于保护 物多样性
①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2021学年第二学期作业调查一答题卡
九年级科学
考号填图区域
缺考标记!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2分)
校区:
班级
选择题填涂说明:
姓名:
正确填涂:■
0
0
0
0
0
0
0
0
01
27.8分)(①蛋白质
(2)2
试场号:
注意事项:
23
23
23
23
2
3
(3)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
3
3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姓
5
5
5
45
(4))0.9%CuS04改为0.9%CuC2
名、班级、考号,用2B铅笔把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67
6
6
6
6
6
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67
67
28.(8分)(1)硝酸
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
9
9
9
89
0
不要弄破。
(2)ADBEC或ADBCE
二、选择题(供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不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③)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装置E或C中,使之充分被吸收
1A
7DA
13B
19B
2B
8B
14D
20B
(4)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氨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氯化钡已过量
3C
9C
15D
4C
10D
16C
29.(6分)()黑色固体变红
5A
11A
17D
(2)20m/11m(3)B装置后加尾气处理装置
6D
12C
18D
二、填空题(供6小题,共26分)
21.4分)(①)分解者
7条
(②)增加自动调节能力
30.6分)(①一
22.(4分)
()葡萄糖一3一
(2)
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处于阻值最大处
(3)
2.3V
A
(2)同化(3)A
31.(6分)(1)光的反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3.(4分)(1)ACD
(2)②3④
(2)A
24(4分)()引流
(3)不变
不能
虎像
(2)MgC和NaSO,(或者填Mg2+、SO2)(2分)
(3)NaOH+HCI-NaCl+H,O
32.(8分)(1)
氧气释放量
25.(4分)
2
水平向左
(2)在5°C30°℃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26.(6分)
增大
<
(3)20
第1面共2面九年级科学答题卡
四、解答题供5题共2分)
33.(6分)
35.(6分)
()低
(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Fk,F=Gz=30N,(1分)
F=Fz42-30Nx3-0N
(1分)
芳==w
(2)F拉+F支=G甲,F支=F压=150N-90N=60N,S=2x10cm2-0.2m2(1分)
房=名于R·f加,装=5w
P-E2-60N
=300Pa
(1分)
S0.2m2
及p古5切205=1母50
()杠杆的平衡条件:FM=Fh,F=F=G:=50N
(1分)
34.(7分)
(①)已知小球的体积为500cm,由阿基米德原理,小球受到的浮力
(1分)
F1=Gz+F下=50N
(1分)
F浮=p水g/排=p水g/=1.0x10kg/mx10Nkg×500x10m3=5N。
(1分)
F下=20N,
(2小球的重力G=F浮-T=5N-2N=3N,(1分)
小球的密度p=”=C=3N
V8D10Nkg*500x10-m=0.6x10kgm。1分)
36.(4分)
如果g取5Nkg,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排=1.0x10kgm×5Nkg×500x10m=2.5N,(1分)
()4.4g(1分)
而小球的重力G=mg=mx&-9=1,5N,
2)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22
(1分)
NaCO+2HC1-2NaC1+HO+CO2↑(1分)
由力的平衡可知,弹簧的拉力T=F学'-G=2.5N-1.5N=1N<2N,则弹簧的长度会变短。(1分)
106
名
4.4g
x=10.6g(1分)
该瓶样品中所含Na0H的质量为:20g-10.6g9.4g(1分)
37.(9分)(1)P2)D3)8x10
④[b孽节囊
葡萄糖
乳酸+能量(少量)(2分)
右心房
(5)C
第2面共2面九年级科学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