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选择题专练(10)试卷
24.从甲骨文形体(如图)来看,“德”字左边是“彳”(chì),表示行走,右边眼睛上有直线,表示“行正、目正”;发展为金文之后,右边眼睛下加了“一颗心”,即要“心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中国文字结构发展一脉相承 B.儒家重德尚贤观点影响较为深远
C.早期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发展 D.心理认同是华夏形成的核心标准
25.秦始皇曾五次巡游天下以昭告王权所在,并以“五德终始”说来论证秦代周的合理性,但当山东豪杰为恢复封建揭竿而起时,民间则是一呼百应。这说明当时( )
A.皇帝制度违背了历史潮流 B.治国理念变化导致秦朝社会动荡
C.地方豪强是反秦主要力量 D.新型国家形态尚未获得有效认同
26.下图反映的是从976-1223年两宋人口的有关统计,这主要反映出( )
户口的增加:宋
程民生:《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A.两宋之际人口呈缓慢的增长趋势 B.北宋灭亡直接导致人口大幅下降
C.长期民族对立导致人口增长缓慢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27.下图是清代陕西三区专业化生产与地区经济交流图。这反映当时( )
A.农业多种经营促进货物流通 B.工商业市镇成为新商贸中心
C.地区经济差异造成贸易兴盛 D.陕北经济水平高于关中陕南
28.张謇设立大生纱厂以后,商部准许20年内,百里之间,不得有第二厂设立;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在创办之初,即取得清政府的特许:“他人不得在仿办此项相类营业。根此可知( )
A. 重农抑商政策彻底废止 B. 清廷支持洋务企业发展
C. 民族工业展开自由竞争 D. 政府政策影响实业创办
29.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位思想家( )
A. 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
C. 领导中国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D. 是近代中国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杰出代表
30.下图为一幅历史地图(局部),判断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
A.“到敌人后方去” B.“御敌于国门之外
C.“对日寇最后一战” D.“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31.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的农业史料文献《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中记录过:“1979年春,少数地方的农村社员开始自发隐蔽地实行包产到户。1979年3月国家农业委员会邀请七个省的农村工作部门和六个县的负责人座谈,议题中争议最大的是包产到户,争论的结果是规定除深山、偏僻的孤门独户外不许包产到户。”政府的该项规定( )
A.成为复原底层历史全貌的直接依据 B.客观上使包产到户的范围悄然扩大
C.推动了农村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说明在突破发展中深化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32.据《雅典政制》记载:公元前355年以后,雅典所有起诉案均由公民法庭审理,并且雅典公民大会的立法权也部分丧失。富人多在公民大会,而穷人则多在公民法庭。穷人受到陪审员权力和重要性的吸引参加公民法庭,可以剥夺富人财产向富人施加压力。这表明雅典( )
A.权力制约平衡逐渐形成 B.贵族政治渐趋式微
C.社会阶层矛盾比较尖锐 D.民主政治特征明显
33.18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各阶层间的界限变得比较模糊。在这里,手工业者、农民可能因为发明或投机上升为企业主或富商;地主或商人会因为经营不善而沦为雇工;就连英国贵族也广泛参与矿业开采和商业投机。这表明英国( )
A.工业革命促进阶层地位变化 B.进取精神造就工厂竞争加剧
C.经济发展推动人人地位平等 D.社会结构呈现开放流动特征
34.到1924年,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引发了无产阶级对新经济人及其财富的强烈不满。为了抚慰大众的骚动,莫斯科市政府关闭了30万家私人生意,并向存留的私商征收高额的特别税。这从侧面证明了新经济政策( )
A.受制于意识形态观念 B.因引发骚动而被取消
C.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5.1989年,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即:美国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转向突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推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自决与独立”,“促进各种思想和民主价值观在苏联的自由交流”。布什政府进行的战略调整主要是基于( )
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推动 B.苏联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
C.美国长期的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 D.美苏两国国家实力对比差距明显
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选择题专练(10)答案与解析
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与演变。根据材料可知,从“行正、目正”到“心正”,说明早期社会对人的行为规范逐渐发展,故选C项。A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A。当时儒家尚未诞生,排除B项。题干所指并非心理认同,与华夏也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
2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新型国家形态尚未获得有效认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巡游天下昭告王权所在,目的是为了宣扬自身政治的合法性以维护统治,但秦末山东豪杰的反抗以及天下一呼百应,说明秦朝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并未获得有效认同,D项正确。皇帝制度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且材料主旨并非是对皇帝制度的评价,排除A项;秦以法家为理论指导,治理理念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秦的统治缺乏认同,而非地方豪强在反秦力量中的地位,排除C项。
2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图里体现北宋时期人口不断增加,南宋人口也不断增加,而南宋疆域主要是在南方,这就说明南方人口不断增加,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不可逆转,D项正确;材料显示两宋之际人口增长较快,排除A项;北宋灭亡并没有直接导致人口大幅下降,只是因为疆域变小了,排除B项;材料显示北宋时期人口增长较快,排除C项。
2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地区经济差异造成贸易兴盛。根据材料“陕北、关中、陕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陕北皮毛、牲畜卖到关中和陕南地区,关中的粮食和棉花卖到陕北和陕南地区,而陕南地区的纸张和杂货卖到关中和陕北,这体现了地区经济差异促进贸易兴盛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系了陕西三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没有强调农业多种经营方式,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的工商业市镇有盛泽镇、佛山镇、景德镇等,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工商业市镇,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没有对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行对比,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
2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政策对民族企业发展的影响。由材料可知,清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个别民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禁止他人再办类似工厂,体现了政府政策对创办实业的影响,D项正确;清末时重农抑商政策未被废止,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企业不属于洋务企业,排除B项;清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个别民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禁止他人再办类似工厂,这不利于民族工业的自由竞争,排除C项。故选D项。
2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这位思想家的言论不仅涉及对政体的探讨,更强调国民对政治的参与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显然最有可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D项正确;A、B、C三项所指向的人物分别为林则徐、康有为和孙中山,不符合题意,排除。
3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军队向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进发,与这图相符的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A项正确;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大军对中央根据实行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放弃了过去几次反“国剿”斗争中的积极防御方针,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战胜敌人,此时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军队活动范国主要在南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B项;人民军队的进军路线和“对日寇最后一战”时期的形势不符,排除C项;“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是解放战争时期,此时人民军队的进军路线应是从北到南,排除D项。
3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包产到户的范围扩大。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规定允许深山、偏僻的孤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说明政策上出现了有限制的放宽,客观上使包产到户的范围悄然扩大,B项正确;该规定只是一个方面,不能直接复原底层历史全貌,A项错误;该规定与农业上的包产到户有关,并未涉及乡镇企业的内容,C项错误;此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突破“左”的政策束缚,而非深化改革,D项错误。
3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富人多在公民大会,而负责起诉和部分立法权的公民法庭由穷人负责,这样“可以剥夺富人财产向富人施加压力”,体现了民主政治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是讲公民法庭和公民大会,不涉及权力制约平衡逐渐形成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的“富人”不能等同于“贵族”,也没有体现贵族政治“渐趋式微”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矛盾比较尖锐”,排除C项。
3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18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结构开放流动的特征。据题意可知,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各阶层将界限变得模糊,阶层之间因为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变化,说明社会结构开放流动性增强,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化,没有说明变化的原因,排除A、B两项;“人人平等”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
3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材料“莫斯科市政府关闭了30万家私人生意,并向存留的私商征收高额的特别税”体现了当时的苏联虽然实行新经济政策,承认市场的作用,但由于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约,莫斯科市利用政府行政力量,强制关闭私人生意,征收高额特别税,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取消于1928年,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符合苏联国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恢复,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成果,并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莫斯科市政府的做法不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3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布什政府对苏战略调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89年是苏联解体前夕,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受困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美苏两国的国家实力出现差距,因此此时的美国侧重以经济手段与苏联对抗,故选D项;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排除A项;此时的苏联没有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排除B项;布什政府的战略调整本质上来说还是与苏联的对抗,所以主要是由于两个国家国家实力的差距,而非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排除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