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课《我的动物朋友》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我的动物朋友”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本次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与以往描写动物的习作不同的是,教材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强调要根据交际和表达的需要,能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向特定的对象进行介绍,从而培养学生习作表达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
教材的第一部分是导语,向学生明确了“写什么”:一是选择教材中的情境或者自己创设的情境,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二是要求写前要思考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动物朋友,抓住特点来写。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情境提示,编者创设了三种情境,具体指导“怎么写”:第一个情境是羊丢了,想请小伙伴们帮着找羊;第二个情境是外出旅行,想请邻居帮忙喂养小狗;第三个情境是要搬家了,想请同学收养小猫。三种情境,编者分别给予了相应的写作提示:抓住羊外形方面的特点,说清狗的饮食等生活习性特点,讲讲小猫的生活趣事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提炼写作的素材。
教材的第三部分是同桌互评要求,看看是否根据交际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享受与他人交流习作的快乐,在互评互改中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观察身边熟悉的动物朋友,发现动物的特点。
2. 根据情境需要,写清动物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或写出动物的生活趣事,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在交流互评中修改习作,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动物朋友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相处趣事的描绘,来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单元回顾,导入习作
1.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说说这些动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并朗读单元语文要素之二“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3.引出本次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先默读写作提示,说说具体写什么?
预设1:动物朋友的来历:路边救的,别人送的,农家小院的,陪着长大的……
预设2:动物的样子、吃食、活动、休息、繁殖、趣事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动物的不同特点,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巩固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描写动物的写法。联系本次习作,教会学生学会审题,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为后续环节做好了铺
板块二:情境引路,片段训练
1. 引出情境,明确“怎么写”。
同学们,当你确定了“写什么”,我们就要来解决“怎么写”的难题。请默读以下三个不同的情境,想一想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抓住动物哪些方面的特点进行介绍?
预设:情境一是在寻找丢失的动物,要把动物的外形特征说清楚;情境二是寄养小动物,要把生活习性说清楚;情境三是在送养小动物,要把动物的优点或者可爱之处,通过相处的趣事来说明白。
2.情境体验,进行片段练习。
(1)对比教学情境一:出示羊图,思考寻羊时怎么说?学生交流
预设:小羊的左眼圈是黑色的,毛有点卷,不胖也不瘦。
猜猜这样说能找到羊吗?
①可有位同学这么一说就顺利找回了羊,一起来看看他的说法。
出示:小羊的左眼圈是黑色的,一双黑宝石一样的眼睛外面还绕着一圈金色的边,鼻子被小羊的皮毛给遮得严严实实,一条人字形粉线绣出了它可爱的嘴巴,全身穿着厚厚的淡黄色皮毛。
②出示两段话,对比读,讨论:为什么第二段能一下子就找到羊?
预设:这段话把羊的外形特点写得很清楚,在羊群中只要找淡黄色皮毛的,再看眼睛、鼻子和嘴巴,这只特别的羊肯定能找到。
小结:是的,动物朋友肯定会有独一无二的外形特征,只要在平时认真观察,就能抓住特点,让人一下子识别出来。写好外形有妙招,认真观察是前提!(板书:认真观察是前提)
(2)“微视频”教学情境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爱吃肉的小狗,想一想我们该怎么来写小狗特别爱吃肉呢?(播放视频)学生口头交流。
①出示范文片段,指生读。
我家小狗特别爱吃肉。只要闻到肉香,它就一本正经地坐到餐桌前。瞧,小狗见到肉,眼睛瞪得像铜铃,还没等主人把肉送到嘴边,就探出脑袋,用锋利的牙齿一口咬住,晃着脑袋生拉硬扯,生怕你不给,一旦到嘴便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吃到欢时,还竖起小耳朵,时不时地眨几下眼睛,露出满足的神色。没过多久,一堆鸡肉被它“扫荡”一空。可它仍舔着嘴,用忽闪的眼睛疯狂暗示主人,好像在说:“主人,可以再来一块吗?这点都不够我塞牙缝呢!
②同学们,我们在描写动物的时候就要抓住它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来写,寄养时除了介绍饮食方面,也可以介绍活动、休息等方面的特点。你觉得怎样才能围绕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写具体呢?
预设:抓住一连串的动作来写,还可以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小结:这个片段中用了十几个动词,像这样动作成串写,就能写好细节,用上修辞方法就更生动具体了。
(3)“微故事”教学情境三:同学们,再来看看情境三中的这只可爱的小猫,我们班朱同学有着同样的经历,这就是她要送养的猫(播放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和她家小猫的故事。(出示范文片段)
我家的肥猫通灵性,在你无聊的时候完全可以胜任“陪聊”的角色。每次你喊它“汤圆”,它就会嗲嗲地“喵”一声;当你夸奖它的时候,它会在你的裤腿上蹭啊蹭,发出婉转动听的“喵呜”声;当你不停逗它时,它会在地上打个滚,瞪着眼睛看你,扯着嗓子拉长声音“喵——”,表达自己不满,偶尔还会学猪叫,“哼哼”着提出抗议。
①你愿意收养这样的猫吗?说说原因。
②小朱同学是怎样写出猫的可爱来呢?
预设:在描述动物与人的相处趣事的时候,可以抓住声音的变化,还有动作、神态等,像这样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来写就可以让细节描写生动起来。
③小结:我们又获得了一个写作小妙招——描写细节需生动。(板书:描写细节需生动)
3.交流共享,总结片段写法。
①同学们,学到这里,想想该怎么来写我的动物朋友呢?学生交流。
预设:写好动物朋友,就得让它从毫无特点到独一无二,我们要学会用加减法。减去毫无特点的外形描写和生活习性,减去不重要的相处瞬间;要加上独一无二的外形描写,加上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加上令人难忘的相处趣事。
②这三个方面同样要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写好动物还有妙招,有详有略抓重点。(板书:有详有略抓重点)
(设计意图:借用习作中的“寻物、寄养、送养”三种不同的情境,巧妙设置对比教学,还通过“微视频”“微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其能主动参与情境体验,在激发习作兴趣的同时,化解整篇习作的难度,从认真观察,到抓住动作,再到关注细节,逐步给学生搭建重点片段描写的写作支架。)
板块三:经典再现,领悟写法
1.回忆《猫》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默读思考:老舍是怎么写出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的呢?
预设:作者围绕小猫淘气的特点写了一组画面:玩尾巴和鸡毛;摔跟头和撞头;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老舍是选择了这些有趣的画面来突出对猫的喜爱。
2.写出对动物朋友喜爱之情也有妙招,就是围绕特点选典型,典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组有趣的画面。(板书:围绕特点选典型)
(设计意图:本篇习作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不会选择典型的事例来突出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通过借鉴经典课文中著名作家的表达方法,为学生的习作表达作积淀,在前面三种写作妙招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进一步完善写作支架。)
板块四:提纲构思,下笔成文
1.选择或者创设习作的一个情境,明确想介绍的动物朋友的哪些方面,练习列提纲。
2.学生交流提纲,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这位同学写的动物朋友是仓鼠。独一无二的外形特征准备详写,重点写它的身体、头、眼睛;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准备略写;令人难忘的相处趣事是准备详写啃假水果的傻事。
3.练写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列提纲可以让学生的习作思维可视化,引导学生梳理出文章脉络,确定好写作的重点片段,从整体上架构好本篇习作,更利于学生下笔成文。)
第二课时
板块一:依据妙招,自主修改
1.出示四大写作妙招,读一读。
认真观察是前提
描写细节需生动
有详有略抓重点
围绕特点选典型
2.对照妙招,自主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试身手”的基础上回顾习作方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习作是否能根据介绍动物朋友的需要来突出习作的重点。在自读、自醒、自改的过程中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板块二:同桌交流,分享互评
1.出示例文,发现优点。
预设:第一自然段中从整体到局部,抓住了仓鼠的外形特征来写;第二自然段开头能巧妙过渡,总写了仓鼠“傻”的特点;接下来重点写了作者与仓鼠相处的有趣故事;最后一个自然段明贬实褒,直接点明作者对仓鼠的喜爱之情。
2.互动交流,学会评价
(1)如果你们是大众评审团,可以依据评价标准来评价写得好不好。
(2)出示评价表。看看谁是点评高手?
(3)同学们,能得3-4颗星就是优秀习作,如果得5颗星,就能成为“写作高手”。针对标准打星,说说理由。
3.发现优点,提出建议。
同桌互观习作,评一评得星数,说说优点,提出修改建议。
4.请1~2组同桌展示互评成果,其他同学相机补充。
(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最后的要求就是要学会评价,看看是否根据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因此,落实习作评价的实施与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借助评价标准,从例文到同桌的文章,由扶到放,不仅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习作,还培养了学生倾听、互助的习惯,提升了评价他人习作的能力。)
板块三: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1. 根据同桌评价,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 誊写作文。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回改。虚心听取同桌建议,完善自己的习作,养成反复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学生通过不断修改习作,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板书:
我的动物朋友
认真观察是前提
描写细节需生动
有详有略抓重点
围绕特点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