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快乐王子 1(语文s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快乐王子 1(语文s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30 17:01: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快乐王子
回忆《快乐王子》这一课的授课过程,值得总结的东西确实很多。从得到消息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备课,在钻研教材,在思考如何设计这一课,以及怎么上出新意。从第一次备课到最后的参赛,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我一共备了七次课,这七次课的教案我都完整地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现在回想一下,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觉得一堂课只有经过反复打磨后,才能挖掘出更深和更新的东西来。
由于周三上午参加武汉市名特优的听课活动,因此第一次备课是周四的时候备出来的,还要做课件,那次的课,我主要从快乐王子的三次“求”以及小燕子的三次“不肯”入手,最后得出文章的中心: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周五下午试教后,学校的老师们感觉抓住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有的地方比较有语文味,但非常琐碎,问题太多,在内容的挖掘上基本上是落空了。确实,现在回想一下,如果一堂语文课,仅仅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那的确很肤浅。
这一次,由于备课时间的紧张,我甚至连板书设计都没有。
第二次备课的时候,我依然是以快乐王子的三次“求”以及小燕子的三次“不肯”为主线,但在设计上,将整篇课文已经分成四件事,以这四件事为面,以“快乐王子是如何帮助这些人的呢?”为授课的主线,感觉整篇文章的脉络我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这次课没有试讲,主要是将过渡语以及主线理清了。现在回头再看,这其实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抓点---理线----切块”的教学方法。对于像《快乐王子》这么一篇长的文章来说,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方法,老师心里没有一条主线,没有几个“板块”的话,恐怕在教学的时候也是很难以把握的。这一次,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板书设计:
快乐王子 小燕子
做裙子的女裁缝 再三求它 不肯
写剧本的年轻人 再三央求 不肯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连声央求 不肯
两个饥饿的孩子
善良的心灵
第三次的备课,我将授课的主线改为“快乐王子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帮助这些人的呢?”,然后觉得文章太长,如果将快乐王子与小燕子放到一起加以理解的话,可能一课时的时间远远不够。于是决定将课文的授课主线变为一条,既然课题是《快乐王子》,我就以“快乐王子”的四次帮助这一条线为授课主线,将小燕子的三次“不肯”作为略讲部分,只要同学们理解了快乐王子的精神,小燕子的形象也一样能够理解。同时,我感觉将文章仅仅停留在“心灵美才是真的美”还远远不够够,将文章的思想定位为“善良,舍已为人”这一点上了。
这一次,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快乐王子
做裙子的女裁缝 红宝石
写剧本的年轻人 一只眼睛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另一只眼睛
两个饥饿的孩子 金片
善良 舍己助人
第四次备课,我首先采用以三个问题来进行拓展的方式传授新课,这三个问题是“1、《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 写的一篇 。(王尔德,童话)2、“快乐王子”是一尊 的雕像。(开始灿烂,后来变得灰暗)3、快乐王子是一位 的王子。(善良,富有同情心,舍已助人)”然后以“你是从哪里看出快乐王子的善良和舍已为人的”这个问题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分四个板块来进行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以“快乐王子” 这一人物为主要形象展开,抓住他的三次“求”,充分引导学生领会和感悟,最后总结出“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善良的心灵”。这次课的设计进行了一次试教,试教时,感觉大的线条基本上比较好把握,但是深入理解课文仅仅从快乐王子的三次“求”来入手,似乎还是很空,没有抓住实质的东西。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抓实质呢?我又进行了第五次设计。这一次,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快乐王子
善 良 舍己助人
再三求它 再三央求 连声央求
第五次备课时,为了能更好的把握住教材,我决定将快乐王子四次帮助别人的“四块”内容有详有略的进行安排后再授课,第一次“帮助女裁缝”的部分和第三次“帮助小女孩”的部分作为重点,详细的讲,而第二部分“帮助年轻人”作为次重点,稍加分析。最后的“帮助很多穷人”这一部分开始决定老师以几句过渡语的形式一带而过,后来我深入研读了这篇课文后,结合这篇课文是童话名著的特点,决定将原著的录音放出来给同学们听,边听边思考课后习题二,一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二是感受这部童话名著的超人魅力之所在,引导他们课外多看名著,多读书。授课的重点进行了改变,快乐王子的三次“求”自然而然的已经淡化,只是让同学们以“理解重点词语”的方式来进行了学习理解。而文章的主题,依然是以到理解快乐王子的“善良和舍已为人”这里为止,并没有能够进行深挖。这一次的板书设计如下:
快乐王子
做裙子的女裁缝 红宝石
写剧本的年轻人 一只眼睛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另一只眼睛
两个饥饿的孩子 金片
善良 舍己为人
第六次备课,前面的设计都已经没有经过多大的改变,但是在进行了第三次试教以后,总是感觉学生并没有被感动,自己也并没有上出这篇课文的层次感来,老师上得虽然是很有激情,但是同学们的感情总是调动不起来,为什么呢?是设计上有问题吗?还是老师不够煸情?这些似乎都不是,试听的老师们都认为我这两点做得比较好。这时候,老师们所提的缺点都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了。但我觉得这一次试教的效果并不好,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理想,虽然有音乐的渲染,几处细节的设计上都还算不错,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我认识到自已对这篇课文主题的挖掘非常欠缺。周二的晚上,我又把教材反复通读了几遍,发现这篇文章其实是有层次性的,快乐王子第一次献出的是剑柄上的红宝石,虽然珍贵,但那毕竟是身外之物;第二次献出的是自己的一只眼睛,为了帮助别人而失去一只眼睛,对于常人来说是想都会去想的,如果说第一次是“善良”,是“舍已为人”,那么这一次,仅仅用“善良”二字恐怕是难以形容的。他的这种品质,可以说是无比“崇高”了!(事实上,在授课的那天,有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说得很好:“我认为,快乐王子善良得不能再善良了”。)而第三次,他将仅剩的一只眼睛也献出去了,那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现在回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上课可能就是需要一种“悟性”,有的时候,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不尽相同,每个人提的意见也不尽一致,最终各种建议各种意见反馈到授课者这里以后,还是要靠自己慢慢消化才行。尤其是在解读文本时,更是需要有自己的一点理解才行。当我体会到快乐王子的这种“崇高”时,再想想,先前的几次紧扣“善良”来进行教学,就显得有些肤浅了。“善良”的内涵是什么?就是看到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不舒服,那么,这种“善良”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舍已为人”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有些人物质丰富,能够舍弃一部分自己的东西去帮助别人,像先前的快乐王子,献出剑柄上的红宝石,对于他来说,只是失掉了一点华丽的外表而已。但是要像快乐王子这样,舍掉“一只眼睛”,舍掉自己的“另一只眼睛”来帮助别人;甚至于当没有了眼睛的时候,倾其所有,连自己身上的最后一片金叶子也拿下来去帮助别人,最后心甘情愿地被市长毁灭,这种品质,恐怕真的是很难用“善良”和“舍已为人”来形容的了。所以这一次,我对授课的思路进行了又一次修改。本次的板书设计如下:
快乐王子
女裁缝 红宝石 善良
年轻人 一只眼睛 舍已为人
小女孩 另一只眼睛 崇高
很多穷人 金片
第七次备课,我感觉得心应手了。在大体保持第六次备课的基础上,我在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情的原有教学基础上加入了同前一件事情的“对比教学”,让学生理解这一次快乐王子的付出与前一次的付出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从而让学生深刻领会到快乐王子“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的精神。现在总结一下这一次的备课,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只是拿着教材在那里讲解,没有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没有将一篇课文挖深,挖透,(当然,这一点,我在教学中也是做得不够的。)那么,语文教学将是多么的乏味啊!
比赛已经结束了,授课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学生的评价还不是十分到位,比如课前由于害怕授课的不顺利,进行了一些不必要的“铺垫”,比如临场的那种紧张导致的授课不十分顺畅。成绩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一次机会,感谢区教研室组织了这样一次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并且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又一次得到了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