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氯化钾 B.磷矿粉 C.硝酸钠 D.硝酸钾
2.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 B.用柠檬酸和小苏打、白糖配置汽水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3.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钾(KH2PO4)
C.硝酸铵(NH4NO3) D.尿素[CO(NH2)2]
4.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硝酸铵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稀盐酸、小苏打
5.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NaOH B.CaO C.Cu D.CaCO3
6.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7.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若干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A.HCl和CO B.HC1、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8.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
B.有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盐生成
9.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H4Cl、K2CO3、NaOH、Na2SO4 B.MgSO4、NaCl、Ba(NO3)2、FeCl3
C.KOH、Na2SO4、HCl、NaHCO3 D.HCl、NaNO3、K2SO4、NH4Cl
11.向液体X中加入固体Y,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X是水,Y是氧化钙
B.X是水,Y是氢氧化钠
C.X是水,Y是硝酸铵
D.X是水,Y是氯化钠
12.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保
①氧气可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②CO可用于炼铁,是由于CO具有还原性 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②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物质分类
①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②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②二氧化锰、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A.A B.B C.C D.D
1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14.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15.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离子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
B.咨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Cl-、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CI-、Na+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①熟石灰②金刚石③氯化钠④干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炒菜调味的是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
(4)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17.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18.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一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为某中和反应的示意图。图中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若将酸滴入加有酚酞的碱溶液中,至恰好中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__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20.“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和技术。
(1)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溶液中,生成 ,然后利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 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甲醇( )和水。“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图:
(注:分解池内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和催化剂)
①分解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溶液可循环利用,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溶液来“捕捉” ,流程图如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②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______ ;③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1.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Na2CO3的质量/g _____________
变质NaOH的质量/g _____________
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 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了探究碳酸钠和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其产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所得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溶质是NaOH、Ca(OH)2
猜想Ⅱ:溶质是NaOH、Na2CO3
猜想Ⅲ:溶质是__。你做出猜想Ⅲ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__不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 __ 猜想I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拓展反思】操作②中通入气体物质___(写化学式)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定量研究】称取20g烧碱固体样品(样品中的杂质是碳酸钠),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如图所示。试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23.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装置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的测算结果 ____________ (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6)若该塑料袋是由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则要检验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应将装有足量 ____________ 溶液的试剂瓶添加到 ________ 和 ________ 装置之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D
6.D
7.A
8.D
9.A
10.D
11.C
12.C
13.B
14.C
15.C
16. ③ ④ ② ①
17. 碱 难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 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18. NaOH(或氢氧化钠) NaOH +HCl=NaCl+H2O 不能 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显无色
19. C1-、 OH- NaOH+HCl=NaC1+H2O 无色
20. 、
21. 5.3 4 33.3% 50g 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HCl并非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2. NaOH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Ⅱ Na2CO3 有沉淀生成 CO2 47%
23. 2H2O22H2O+O2↑ 干燥氧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偏大 AgNO3 E D E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