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8.5 化学肥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肥 NH4H2PO4(磷酸二氢铵)的说法错误的是
A.P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B.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C.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D.NH4H2PO4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2.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NO3 B.KNO3 C.Ca(H2PO4)2 D.CO(NH2)2
4.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准备施加CO(NH2)2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固体混合物中CO(NH2)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A.15:17 B.10:7 C.5:17 D.17:5
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NH4Cl和Na2SO4溶液 NaOH或Ba(NO3)2溶液
B 区分失去标签的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C 除去生石灰中的杂质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D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CO3 稀盐酸
A.A B.B C.C D.D
6.下列化学肥料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是
A.K2SO4 B.CO(NH2)2
C.NaNO3 D.NH4H2PO4
7.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8.欲一次性鉴别(NH4)2CO3, NH4Cl, KCl三种肥料,他应加入足量的
A.NaOH溶液 B.Ca(OH)2 溶液 C.AgNO3 溶液 D.HCl溶液
9.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
A.P2O5 B.KOH C.NH4Cl D.CaCO3
10.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A.氯化钾 B.过磷酸钙 C.硫酸钾 D.尿素
11.星期天,小明同学回家发现自家田里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就向其父母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明年应在小麦生长期增施抗倒伏的化肥,你认为增施的化肥是
A.NH4NO3 B.KCl C.Ca(H2PO4)2 D.CO(NH2)2
12.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验方法
A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
D 鉴别阻NH4Cl和KC1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13.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Ca(H2PO4)2 C.(NH4)2HPO4 D.KNO3
14.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钾(KH2PO4)
C.硝酸铵(NH4NO3) D.尿素[CO(NH2)2]
15.小明家种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据此,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NH4H2PO4 B.K2SO4 C.CO(NH2)2 D.Ca3(PO4)2
16.雷电能自然固氮并最终形成氮肥,下列属于含氮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 B.Ca(NO3)2 C.NH4NO3 D.NaNO3
二、综合应用题
17.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步骤①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填字母)
a.燃烧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无明显变化
(2)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填化学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字母)。
(3)图2是化肥NH4HCO3上的标签,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4)这种化肥是纯净物吗?含氮量是否达到16%?
【资料】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NH3极易溶于水。
【性质探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D装置,加热,D中的现象是无色酚酞变成____色,仪器E的作用是____。
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_____,B中的现象是_____。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
【含量分析】
⑤结合标签中的信息,通过计算说明标签上的化肥是____(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
⑥在A中加入20g 这种NH4HCO3化肥样品,加热至固体完全消失。得知:反应中产生NH3的质量为3.4g。(假设NH3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而且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
18.酸、碱、盐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用稀盐酸除掉,写出稀盐酸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
①上述Ⅰ、Ⅱ两个步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从步骤Ⅱ过滤后的滤液中可获得铵态氮肥.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是_____。
(3)蒸发海水得到的粗盐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将粗盐进行提纯的实验步骤。
①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步骤④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②固体X的成分是CaCO3、BaCO3、BaSO4和 Mg(OH)2,请写出生成Mg(O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在13.25g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中逐步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当加入100g稀盐酸时,所得溶液的pH为7。求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19.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烧杯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蔗糖和水 B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铁屑和硫酸铜溶液 D 生石灰和水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1所示。
①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2所示:
①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
(4)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称量燃烧产物: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是否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_(“同意”或“不同意”),我的理由是_______。
②用如图(3)所示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对黄色固体进行探究。自学资料: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设计实验,验证黄色固体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____ ____ ____
③空气中的含量远大于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却远多于,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
(5)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镁条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组合及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很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①分别收集各组实验产生的气体,均可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这种可燃性气体是___。
②实验4的目的是_______;镁条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实验1中可闻到氨味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④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还能获得的两条结论是_______。
20.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铵态氮肥可以在碱性土壤中使用 B.纯碱可以通过海水晒盐的方式获得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D.可以使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
(2)某化学小组将烧碱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用数字化设备测得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______(填字母)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若选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烧碱溶液,曲线可能经过______(填“a”或“b”)点。
(3)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l2、CaCl2和Na2SO4杂质,成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1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会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其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
②请写出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过滤后所得溶液中除NaCl以外的溶质成分。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4)取20g含杂质的石灰石粉末与40g稀盐酸混合(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5.6g。请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2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废旧干电池中含有锌皮、铜帽(含Cu、Zn)、石墨、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生活中若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某兴趣小组同学回收废旧干电池的部分物质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I一定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加入物质A需要过量,过量的作用是________,将得到的硫酸锌溶液经过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锌固体。
(3)溶液1加入过量物质A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回收得到的氯化铵可在农业上用作化肥,但长期使用会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下列推理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4Cl属于酸 BNH4Cl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NH4Cl是一种复合肥 D为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Cl时应加入熟石灰
(5)取分拣的铜帽20克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并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请根据下表中实验数据计算铜帽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连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40 4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08 0.16 0.20
22.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铜 铁 钠 氧 氮 碳 氢
元素符号 Cu Fe Na O N C H
(1)易使人中毒的气体,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某物质是氮肥且常温下呈液态,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你知道的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小红妈妈烧排骨,使用了天然气灶具,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
(5)下图所示物质均由上述元素组成,甲经过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两种途径①或②,乙经过一步反应③也可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若甲是Fe3O4,则乙是Fe
B.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
C.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
D.若甲是氧化物,则①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相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C
6.A
7.D
8.B
9.C
10.D
11.B
12.B
13.C
14.B
15.B
16.A
17. 不是 a N2 C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红 防倒吸 产生小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NH4HCO3 NH3+ H2O+ CO2 混合物 79%
18.(1)
(2)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3)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解:设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x
x=80%
答: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80%
19. C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8.0 置换反应 不同意 镁燃烧是镁与空气中氧气等发生了反应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证明该黄色固体是 比活泼(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对比作用 加热能加快镁条与水的反应速率;水溶液中的盐对镁条与水的反应起催化作用,盐酸盐(氯离子)的催化作用更好
20. C n a 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溶液中除NaC1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合理即可)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8.2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21. CuSO4、ZnSO4 把CuSO4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 蒸发 B 解:设铜帽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
答:铜帽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2.(1)CO
(2)
(3)CH3COOH##HNO3##H2CO3
(4)
(5)C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