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9 15: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 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D.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2.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NaHCO3 B.H2O C.NH3·H2O D.CH3COOH
3.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拧紧瓶盖振荡 软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 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 小木条变成黑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无色气体为一氧化碳
D 向硫酸铜溶液中伸入打磨后的铝丝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A.A B.B C.C D.D
5.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
6.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A. B.
C. D.
7.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是(  )
A.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二氧化碳  干冰 CO2
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NH4Cl、K2CO3、NaOH、Na2SO4 B.MgSO4、NaCl、Ba(NO3)2、FeCl3
C.KOH、Na2SO4、HCl、NaHCO3 D.HCl、NaNO3、K2SO4、NH4Cl
11.下列做法不利于绿色城市创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城市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物质
12.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13.西汉时期,人们就会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主要成分是K2CO2)等碱性溶液为丝麻脱胶来造纸。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生石灰 B.水 C.熟石灰 D.草木灰
14.下列离子能在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5.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1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二、填空题
16.生活中一些花朵、蔬菜的汁液在不同溶液中呈现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植物汁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甘蓝 红色 紫色 黄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1)三种植物汁液中不适宜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
(2)将紫甘蓝的汁液滴加到pH约为2.5的柠檬汁中,溶液变成________色。
17.硝酸可发生反应:。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__________ 反应。
(2)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 ,推断的依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18.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___或铺一层细砂,是为________.
(3)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在空气中干燥后会变硬变白,其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一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20.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铁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转化②③可通过同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该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2)写出转化⑤的实验现象______。
(3)转化④需两步完成,写出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工业炼铁的流程图如下。
①转化①或⑥都能用于表示炼铁的原理,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上述工艺中CH4的作用是______(任写一种)。
③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醛(CH4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转化④生成的Fe(OH)3是一种红褐色沉淀。某同学想探究转化⑦生成的Fe(OH)2的颜色实验如下:
资料:Fe(OH)2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实验:在试管里加入少量FeSO4溶液,然后滴入煮沸后迅速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实验过程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a.
b.
①b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______。
②Fe(OH)2是______色沉淀。
③为更清晰地观察Fe(OH)2沉淀的颜色,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④为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沉淀产生,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冷却后再滴入,目的是______。
21.(1)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主要步骤如下:资料:海滩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①为节约资源,试剂A常用海滩贝壳为原料制得,则试剂A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操作Y的名称为_______。
(2)在熔融状态下的MgCl2,通电后会生成镁与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2溶液呈中性)。求:
①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g;
②计算20g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为多少_____?
2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所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图连接成整套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A装置中实验前混合物质量为2.5g,实验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2.1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某同学用装置增加的质量来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会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3.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Na2CO3的质量/g _____________
变质NaOH的质量/g _____________
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 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A
6.D
7.C
8.D
9.B
10.D
11.D
12.C
13.C
14.C
15.C
16. 胡萝卜 红
17. 分解 O2 质量守恒定律 避光(“棕色瓶保存”等合理答案) 低温(“防止受热”等合理答案)
18. SO2 水 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19. NaOH(或氢氧化钠) NaOH +HCl=NaCl+H2O 不能 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显无色
20. 置换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燃烧产生热量,做生产合成气的原料
H2O 由+2价变为+3价 白 除去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氧气
21. Ca(OH)2 过滤 MgCl2Mg+Cl2↑ 4.66 2.92g
22. D C A 80% 增大
23. 5.3 4 33.3% 50g 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HCl并非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