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一、填空题
1.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描写的那些孩子们从小______,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____,也写出了_________气氛。
2.《稚子弄冰》作者___代诗人____。诗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村晚》作者___代诗人___。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___之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稚子弄冰》
① 这首诗描写了色彩的词:______,描写了声音:______,描写了动作:__________, 描写了器物:__________。
②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天真稚气的小孩______的场景,展现了儿童_______的盎然意趣。
③孩子们看到冰块儿碎了会是什么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古诗。
村晚
[宋]雷震
___________水满陂,__________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5.读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线穿取当银钲”,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练笔。
走进大人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最近你向哪位大人了解过他的童年?这位大人童年中的哪件事令你印象深刻?请写在下面。
提问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深刻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7.下面几首诗中,( )是描写春天的,( )是描写夏天的,( )是写于秋天的,( )是描写冬天的。(填序号)
A.《鸟鸣涧》 B.《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C.《稚子弄冰》 D.《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农忙时节,人们昼(zhòu zòu)夜忙碌,稚(zì zhì)子也傍着树荫学习种瓜。
2.夕阳西下,气温骤降,一只飞鸟掠过,湖面泛起了层层寒漪(yī qí)。
四、书面表达
9.小练笔。
《村晚》中描绘了乡村牧童骑牛晚归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天真可爱的牧童怡然自得的状态。读完古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根据提示,发挥想象写一写。
夕阳西下,几头黄牛从远处缓缓走来,还时不时传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宋 范成大 热爱劳动 天真情趣 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 宋 杨万里 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 宋 雷震 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
2. 金、彩、银 穿林响,碎地声 脱、穿、敲 银钲、玉磐、玻璃 脱冰作戏 自得其乐 不知所措、垂头丧气,有点儿失望。
3.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 草满池塘 山衔落日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5.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6. 爸爸 小时候,因为天气热,爸爸下河去洗澡被爷爷狠狠地打了一顿的事。
7. A B D C
8.zhòu zhì
yī
9.示例:阵阵笛声。那笛声时有时无,忽长忽短,是谁在吹笛呢?原来是放牛归来的牧童。瞧,他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把斗笠随意放在胸前,跷着二郎腿,不时地晃两下,任凭牛儿驮自己回家。他吹着手中的短笛,却听不出是什么曲调。太阳的余晖洒在牧童的身上,黄牛驮着他渐渐远去了,只有那笛声依然不成曲调地回荡在空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