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
一、填空题
1.把词语补充完整。
随( )所( ) ( )歌( )舞
( )面( )刀 行( )积( )
别无( )( ) ( )无分( )
( )堂大( ) 地广( )( )
( )( )游哉 ( )( )鼻祖
2.比一比,再组词。
抑( ) 蹄( ) 施( ) 券( ) 欺( )
仰( ) 啼( ) 拖( ) 卷( ) 期( )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填空。
课文开头概括了藏戏的三个特点,接着写藏戏的开山鼻祖________介绍_______________,再简略地说明___________。最后总结全文,点明藏戏___________传承和发展。
4.课文朗读。
课文共有( )部分,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藏戏》一文的题目,我知道 。
二、语言表达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句子加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这苹果不大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填空。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这是课文开头的三个自然段,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概括出藏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信息匹配
7.选字组词。
皎 饺 绞 水( ) ( )刑 ( )洁 ( )索
拌 绊 伴 搅( ) 陪( ) 凉( ) 牵( )
宵 霄 销 元( ) ( )售 云( ) ( )夜
8.对号入座,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答案
“善”在词典中的解释:A.善行,善事 B.交好,和好 C.熟悉
D.高明的 E.长于 F.容易,易于 G.办好,弄好
能歌善舞 ________ 行善________ 面善________
善始善终 ________ 善变________ 善策________
“毫”在字典中的解释:A.细毛 B.指毛笔 C.称上的提绳 D.数量极少,一点
毫不稀奇________ 明察秋毫________ 头毫________ 挥毫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老木匠的笛声
何为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街道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每天日落时分,住在隔壁的老木匠做完了一天的活儿,就坐在作坊一角,用那双全是厚茧的手,拿起笛子呜呜地吹响。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满脸渴慕的神情,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寻找童话中的秘密。孩子看见:在灰暗的小作坊里,在堆积如山的刨花、木屑和碎木料中间,夕阳的余晖照亮了一个满头霜雪的老人,照亮了他那一支因为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唱歌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
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来老木匠的笛声。他若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原来老木匠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顾不得休息。老人全神贯注,以至于有人在门口定定地凝视着他,也丝毫没有觉察到。
孩子没有作声,看见老木匠忙得满头大汗,就把一件件工具递给他。老木匠是个沉默的人,乍一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但是,在共同的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不久,聂守信从老木匠那里学会了笛子的吹奏法,简直可以跟师傅的笛声媲美。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10.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 )
(2)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
(3)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 )
11.短文以“____”为线索,记叙了聂守信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其中对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详细,对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简略。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叫
作__________。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非常精彩,它的作用是( )
A.说明笛声美妙神奇。 B.衬托聂守信熟悉鸟叫。
C.说明笛子犹如魔笛。 D.衬托老木匠教笛心切。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省略号省去了什么?请你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省略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聂守信和老木匠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安塞腰鼓(节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安塞腰鼓!
15.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
A.骤雨一样 B.乱蛙一样 C.斗虎一样
D.旋风一样 E.火花一样
16.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找)的特点。
17.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用一个“_____”字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_________之情。
18.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几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心 欲 能 善 两 三 善 德 所 求 身 文 哄 笑 人 稀 优 哉 开 山
2. 压抑 马蹄 施肥 入场券 欺骗 仰望 啼叫 拖拉 卷发 日期
3.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藏戏中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藏戏的舞台、剧情等其他特点 靠师传身授
4.4 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雅鲁藏布江 行善积德 窟窿 演绎
课文写的是藏戏的特点。
5. 北京的春节,怎么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发疯了。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唐东杰布留下了桥。 这苹果不大好吃。 这苹果不大,好吃。
6. 反问 排比 戴着面目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成可以演出三五天
7. 饺 绞 皎 绞 拌 伴 拌 绊 宵 销 霄 宵
8. E A C G F D D A C B
9.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所到之处,人们不能不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10. 比喻 比喻、排比 拟人
11. 笛声 听笛 学笛 听笛 学笛 详略得当
12.A
13. 由笛声联想到的各种鸟叫声。 示例:时而又变为山雀的叽喳。
14.因为聂守信和老木匠都酷爱音乐,在一次共同的劳动里,他们这一老一小成为知己。
15.A D B E C
16. 排比、拟人 壮阔 豪放 火烈
17. 感叹 好 喜爱、赞美
18.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当地后生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