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12: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弹力
1 弹性和塑性       
1.关于形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C.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说明它的弹性很好
2.(2020邵阳)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2 弹力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B.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C.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D.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4.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变是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5.手沿水平方向拉弹簧一端,弹簧伸长,在图中O点画出弹簧对手的拉力F的示意图。
3 弹簧测力计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使用时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能倾斜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7.人的一根头发能承受的力与年龄有关,其范围一般在0.8~2 N之间。为了测量小华的一根头发能承受的力,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是 (  )
A.量程为0~1 N,分度值为0.05 N
B.量程为0~5 N,分度值为0.05 N
C.量程为0~10 N,分度值为0.5 N
D.以上三种都可以
8.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上方,没有调零他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拉力大小,则测量结果 (  )
A.偏小 B.偏大
C.与真实值相等 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小亮同学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某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刚好是4 N,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实际拉力 (  )
 
A.一定等于4 N B.一定大于4 N
C.一定小于4 N D.不一定小于4 N
10.(2021枣庄)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一人用4 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 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 cm,则这两个人所用的力分别为 (  )
A.4 N、0 B.0、4 N
C.4 N、4 N D.8 N、8 N
11.(2020恩施州节选)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        上,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石块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    N。
12.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拉力为6 N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    cm,弹簧发生了    形变。
(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 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13.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甲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 答:    。理由是:   。
(5)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没有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质量为m1的钩码,丙弹簧悬挂质量为m1及m2的钩码,静止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根弹簧的质量均很小,可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钩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条件判断m1∶m2的值为 (  )
 
A.1∶2 B.2∶1
C.2∶3 D.3∶2
答案
1.A
2.B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是塑性形变,故A错误;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跳板能够恢复原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发生的是塑性形变,故C错误;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发生的是塑性形变,故D错误。
3.A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材料、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故B正确;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即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的实质都是弹力,故D正确。
4.D 木板受到的压力是足球施加的,不是木板产生的弹力,故A错误;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而不是足球上,故B错误;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受到外力作用,故C错误;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故D正确。
5.如图所示
6.C 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可测任何方向的力,只要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即可,故C错误。
7.B  在选择弹簧测力计时,所测力的大小一定不能超过所选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同时为了测量较准确,一般选择分度值较小的。
8.A 9.C
10.C 改为两人拉弹簧后,其中一人跟墙一样起到了固定弹簧的作用,弹簧伸长不变,所受拉力也不变,还是4 N,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这两个人的拉力均为4 N。
11.零刻度线 3.6
12.(1)2 3 弹性 (2)4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3.(1)4 (2)如图所示
(3)正确
(4)用钩码更好 弹簧测力计不易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不易测量
(5)b
14.B 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