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
易错点一 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1 足球比赛中,小明面对守门员,用头将足球斜向上方顶向射门,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足球
C.小明 D.守门员
[易错总结] 弹力(包括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是一种接触力,当两个物体不再相互接触时这个力就不存在了。
踢球时,当球离开脚后,球不再受脚的作用力,同时脚也不再受球的作用力。球离开脚后,运动轨迹是一条弧线,即运动方向一直在变化,说明此时球一直受到某个力或某些力的作用。如果某个物体一直在加速或一直在减速,即运动状态一直在变化,也说明它一直在受某个力或某些力的作用。
易错点二 没有正确理解弹簧测力计使用中的受力情况
例2 林红同学用2 N的拉力水平向右拉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若林红同学左右手各用2 N的拉力向两侧水平拉弹簧测力计,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
易错点三 弹簧测力计的非正常使用
例3 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 N(如图甲所示),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拉环上,如图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
A.一定大于2 N B.一定等于2 N
C.一定小于2 N D.一定等于4 N
[易错总结] 在非正常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求和法或求差法计算实际测量的结果。若将已经调零的测力计倒过来使用,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受重力作用,所测力实际为F=F示-G外壳。若正确使用未调零的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所测力实际为F=F示-F刻,其中 F刻 指的是测量前指针所对的刻度。
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
例4 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钩码总 重)F/N 0 1 2 3 4 5 6 7 8
弹簧伸长量 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3.20 4.2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将表中错误的数据改正后,由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前7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及图象发现:在 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 。
(4)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N。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四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可乐 酱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1)根据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所在位置,可读出第四种液体(酱油)和小桶的总重力,则表格中空缺的数据是 。
(2)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 (填字母)。
答案
1.(1)相互 牛顿
(2)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3)方向 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
2.(1)弹性形变
(2)发生弹性形变
(3)弹性形变程度
(4)相反 一致
(5)弹簧测力计 正比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轴线 垂直
3.(1)地球
(2)地球
(4)质量 竖直向下 重心
[易错考点专训]
例1 A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忽略空气阻力,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的过程中,仅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例2 2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拉另一端,与用同样大小的力同时拉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效果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图甲和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的拉力均为2 N,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2 N。
例3 A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所受的力,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把物体挂在拉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受重力作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2 N。
[重点实验突破]
例4 (1)刻度尺 4
(2)如图所示
(3)正确 弹性限度 正比
(4)0~6
【变式延伸】
(1)3.2 (2)C
(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示数为3.2 N。(2)因为小桶有重力,所以当没有液体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F不为0,故图C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