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力
第1课时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1 力的概念及单位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B.有施力物体时,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D.先有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后有受力物体对施力物体有力的作用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
A.米 B.千克
C.牛顿 D.米每秒
4.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可能为2 N的是 ( )
A.一个鸡蛋 B.一个苹果
C.一本《辞海》 D.一个鼓鼓的书包
5.俗话说“以卵击石”,使卵破碎的施力物体是 ( )
A.人 B.手
C.卵 D.石
6.如图所示,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变形,这个过程中的施力物体是 ,同时球被球拍反弹飞出,这个过程中的施力物体是 。这个现象说明了力是 对 的作用。
7.贝贝用绳拴住水桶并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
2 力的作用效果
8.(2020玉林)如图所示的事例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
9.下列实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的飞机
C.正在进站的公共汽车
D.围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10.在下列含蓄的诗文描述中,不能表达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形状是 ( )
A.秋风扫落叶 B.北风卷地白草折
C.将军夜引弓 D.司马光砸缸
11.(2021东营)下列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
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12.“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
A.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B.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C.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D.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的运动状态改变
13.弹簧一端固定,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压缩过程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14.科学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所示,佩戴口罩时,用手按压口罩上的鼻夹(金属条)可使其贴合面部,使鼻夹贴合面部的施力物体是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5.如图甲、乙所示,“跳橡皮筋”和“打陀螺”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主要表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均选填“甲”或“乙”)
16.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撑竿有向下的压力,撑竿对运动员有向上的支撑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使撑竿发生了 ,后者使运动员的 。
17.用厚玻璃瓶、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和水,证明玻璃瓶可发生微小形变。
(1)器材安装:
(2)操作方法:
(3)实验现象:
(4)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
答案
1.B 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与小铁球之间,即使不接触,也会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
2.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A、B错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相互依存,它们之间力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故C正确,D错误。
3.C 4.B 5.D
6.球 球拍 物体 物体
7.绳 绳
8.D 在力的作用下,弓弯曲发生形变,力改变了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力使跳板弯曲,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力使弹簧伸长,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改变了木箱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9.B 自由下落的苹果,其速度越来越大,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的飞机,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均不改变,故运动状态不变,B符合题意;正在进站的公共汽车,其速度越来越小,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绕太阳公转的地球,其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
10.A 11.D
12.D 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A错误;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作用效果不相同,故B、C错误,D正确。
13.C 14.手 形状
15.甲 乙
16.形变 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当撑竿跳高运动员对撑竿施力的同时,撑竿也对运动员施力。运动员对撑竿施力,撑竿弯曲,即发生了形变;撑竿对运动员施力,将运动员弹起,即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7.(1)在厚玻璃瓶内盛满水,瓶口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严。
(2)用手挤压瓶壁,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
(3)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
(4)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