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 12.2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动滑轮(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 12.2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动滑轮(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13: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动滑轮
1 定滑轮 
1.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  )
A.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C.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
2.爷爷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拉重力为200 N的物体到三楼,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爷爷所用的拉力为 (  )
A.100 N B.200 N
C.400 N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某人用一个定滑轮将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60 kg的物体往上拉,此人的质量为50 kg。当此人用450 N的拉力拉绳子时,物体    (选填“能”或“不能”)被拉上来,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此人向下拉绳子的力最大为    N。(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g取10 N/kg)
 
4.如图所示,小王用大小为4 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将重为5 N的物体A水平匀速拉动了3 m,用时10 s,则这一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为    N,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m/s,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滑轮摩擦)
2 动滑轮
5.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
6.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F1=F2 B.F3=F4
C.F1=F3 D.F2=F4
7.小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重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经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
8.如图所示,物体重G=50 N,在F=10 N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若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则物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水平向     。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匀速运动10 s通过的距离为2 m,则拉力通过的距离为     m,拉力运动的速度为    m/s,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
9.如图所示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方案,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    。(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10.如图所示,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如果物体重100 N,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滑轮上升速度为5 cm/s,则拉力F=    N,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cm/s。这样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11.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组摩擦。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
A.F1=F2 B.F2C.F1=2F2 D.F1>2F2
12.(2021宁波)反思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1)一根轻质硬棒AB,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转动。现在硬棒AB上施加两个力F1和F2,O点到F1和F2的作用线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小宁认为,只要满足F1×d1=F2×d2,则硬棒AB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你认为小宁的想法正确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2)在“动滑轮”实验中,小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结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F小于物重G。小宁思考后认为,即使不计摩擦和绳重,上述结论要成立,物重G和动滑轮重G动之间也必须满足一定条件。请你说出这一条件,并予以证明。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动滑轮
1.C 2.B
3.不能 150 500  (1)当此人用450 N的拉力拉物体时,绳子上的拉力为450 N,物体的重力G=mg=60 kg×10 N/kg=600 N,此时物体受到绳子向上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不能被拉上来,物体此时受到了绳子对其向上的拉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本身的重力,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力平衡,所以F+F支=G,故F支=G-F=600 N-450 N=150 N,则此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F支=150 N,此人对绳子的最大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为500 N。
4.4 4 3 0.3 0.3 5.C
6.B  图甲中是一个动滑轮,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F1=(G物+G动);当拉力与竖直方向有夹角时,夹角越大,拉力越大,所以F2>F1。图乙中是一个定滑轮,只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F3=F4=G物。
7.100 20 8.20 右 4 0.4 0.2 
9.甲 省力
10.动 200 10 省距离  由于拉力作用在轴上,由动滑轮的特点知,物体重100 N时,拉力F=100 N×2=200 N,滑轮上升的速度为5 cm/s时,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0 cm/s,这样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11.D 
12.(1)小宁的想法不正确。若硬棒AB上施加两个力F1和F2使杠杆绕支点转动的方向相同,那么即使满足F1×d1=F2×d2,则硬棒AB也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
(2)条件:物重G大于动滑轮重G动。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动),若拉力FG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