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北美
北美概况
位置和范围
北美位于美洲北部,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以及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位于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部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接界。
经纬度位置:
30°N~80°N,60°W~120°W,(阿拉斯加165°W)
海陆位置:
北美地形地势
北美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
西部高山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是地震、火山多发地带。
中部平原区,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平坦,称中央大平原。平原北部多湖泊,其成因多与冰川活动有关;南部是密西西比平原;西部是地势较高的高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区,包括加拿大的拉布拉多高原和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内华达山 落基山
深受地形影响的气候
北美年降水量分布图
北美气候图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太平洋上来的湿润气流,使大陆西部的气候类型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山脉西侧40°N~60°N的区域地温带海洋性气候;30°N~40°N形成地中海气候;30°N以南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部分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气候;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高原、盆地降水稀少成为半干旱区。
东部: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对大西洋水汽阻挡作用不明显,使北美大部地区降水从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
北美大陆与大西洋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洲与太平洋之间明显,因而季风势力不强,加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只有东南部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北部不能形成温带季风气候,而形成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知识拓展】
深受地形影响的气候
中部: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直达墨西哥湾,导致沿途气温迅速下降,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以北上,使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河流湖泊
圣劳伦斯河
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
(1)北美的湖泊以冰川侵蚀成因为主,最著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该湖群位于美加之间,由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个冰蚀湖组成。苏必利尔湖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仅次于里海居世界第二位
(2)河流: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等。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水系。
(3)密西西比河的作用
①航运便利--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内河交通的大动脉;
②水源、水能丰富。
五大湖雪带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水面,从中得到水汽并升温,气流变得暖湿,在下向风的湖岸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雨或降雪。降水量大小取决于经过湖面时获得的水汽。冬季,美国东北冷锋过境,在五大湖的东岸、南岸积雪厚度大。
冷空气
1.读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合理分析乙地区冬季多寒潮大风雪天气的原因。
随堂练习
(2)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极地冷空气直达墨西哥湾沿岸,造成大风雪、寒潮天气
特点:冬季多、夏季少。
原因: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加拿大
加拿大地理概况
加拿大地处高纬度地区,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地广人稀,人口、重要城市、交通线集中分布在南部狭长的东西走廊地带。加拿大的森林、矿产、水能、渔业资源丰富,工业和农牧业发达。
①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②多为平原,适合种植春小麦及发展牧业;
③欧洲殖民者最先到达和经营的地区,开发历史悠久;④邻近经济发达的美国;
⑤交通便利。
加拿大人口、重要城市集中分布在南部狭长的东西走廊地带的原因
美国
世界最大的渔业出口国
加拿大外接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内拥五大湖,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渔业国之一。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占全世界海岸线总长的25%;不仅可以大规模的开发捕渔业,可发展海水养殖业。拥有的淡水面积,占世界淡水总面积的16%,可发展淡水养殖业。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寒暖流交汇海区:饵料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集聚。
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
美国
美 国
跨两洲濒三洋的位置
美国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由本土48个州、一个特区,以及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组成。本土部分主要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州位于高纬度地区,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北临北冰洋;夏威夷州位于大洋洲的热带。
美国农业
美国本土农业带(区)的分布
专门化商品化的农业
美国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美国农业人口虽仅占全国人口的3%,但科技发达,生产高度机械化、集约化,产量大,效率高,商品率高,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出口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牛肉等,美国农业的特点是现代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可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区)。
美国各农业带分布和发展条件
农业带(区)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土地较贫瘠,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畜牧业;城市和人口集中,畜产品市场广阔
玉米带 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利于大豆、玉米轮作
小麦区 中央大平原中部、北部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北部春小麦,南部冬小麦
棉花带 35°N以南 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生长成熟;由于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西部的高原、盆地 干旱少雨;面积辽阔;多天然牧场
美国高度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和区位条件
农业特点 影响因素
①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②家庭农场,专业化程度高③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④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土壤深厚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了大型农业机械;先进而庞大的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水陆交通便利
世界第一工业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目前,美国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电子产品、化工产品、汽车、飞机等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等的研制与开发,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分布范围 落基山脉以东的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东的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西的地区
发展条件 ①开发历史最早②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以西的铁矿③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④内地肥沃的平原⑤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密西西比河以西及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 科迪勒拉山系的多种金属矿、加利福尼亚南部的石油、西部的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
主要工业部门 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军事工业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 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 休斯敦、亚特兰大、达拉斯 洛杉矶、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西雅图
列表归纳美国三大工业区
“硅谷”是美国新兴电子工业中心,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③有高等院校;
④交通便捷;
⑤军事订货。
读“美国部分地区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区域商品谷物农业非常发达,分析其主要的优势自然地理条件。
优势: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水源充足。
(2)图中D区域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区,分析其主要区位优势。
丰富的资源能源;丰富的水源;雄厚的农业基础;水陆交通发达;人才集中,科技发达;发展历史悠久;国内外市场广阔。
随堂练习
北美
北冰
太平
大西
美国
加拿大
格陵兰岛
科迪勒拉
中央
阿巴拉契亚
拉布拉多
冰川
最大
温带大陆
太平
大西
东南
西北
黄
太平
大西
北冰
北美
大洋
48
1
太平
北冰
北极圈
太平
北回归线
城市
东北
西
南
一半
现代
煤矿
铁矿
纽约
芝加哥
华盛顿
墨西哥湾西北部
休斯顿
加利福尼亚
圣佛朗西斯科
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