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精选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我会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1.一岁除( )A.去掉 B.过去
2.曈曈日( ) A.初升的太阳 B.太阳正当日头
3.诗中描写的是____,即农历____月____的欢乐景象。
4.诗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红日高照,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____的节日气氛。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欲:____________ (2)借问: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佳节,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强烈表达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2.第三四句的描述全是想象,诗人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写紧扣了诗题中的“___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的具体内容。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在重阳节这天,你想对远在他乡的王维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价廉物美 巧夺天工)这个成语来形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2.这段话主要围绕什么意思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摘录关键词的方法完成下图,理清蔡伦纸的制造过程。
4.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图案 ( )的水花
2.双龙戏珠中的“戏”指的是第( )种意思。
①戏剧,也指杂技。 ②玩耍,游戏 ③开玩笑,嘲笑。
3.找出这一段的关键语句,画上横线。这个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个关键句,你能概括出一段主要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4.仿照这一段中的第2句话,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节选)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把下列四个动词分别填到选文中的括号内。
赶 挑 推 骑
2.结合选文内容,我知道“形态各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指《清明上河图》。
B.《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C.这幅画让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和普通百姓生活的情景。
4.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画上“﹏﹏﹏”。
参考答案
一、1.B 2.A
3. 春节 正 初一
4.燃放爆竹 喝屠苏酒 更换桃符 热闹、喜气洋洋
5.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二、1.唐代 杜牧
2.要,将要。 请问。
3.清明 扫墓 踏青 清明时节,无法与家人团聚,又赶上细雨纷纷,触景伤怀
4.孤独、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1.独 异
2.忆 佳节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重阳佳节独处异乡时对家乡亲友的无比思念之情。
4.示例:王维,此刻的别离是为了将来的团聚,不要担心家里,努力拼搏,期待你早日衣锦还乡。
四、1.学富五车 价廉物美√
2.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并且这种造纸方法传承了下来。
3.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捞浆晒干
4.蔡伦造纸术流传下来是因为用蔡伦造纸术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
五、1.精美 美丽
2.②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承上启下 美观
4.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游潜的小鱼,真是美丽极了。
六、1.骑 挑 赶 推
2.画面上人物的表现姿态各不相同
3.B
4.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