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4.2 地球的自转 学案(知识精讲+典型例题+巩固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4.2 地球的自转 学案(知识精讲+典型例题+巩固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8 14:10: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
核心考点一:自转现象
知识归纳
1.地球绕______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______。
2.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自 西 向______,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___________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______方向旋转。
北N逆 南S顺
记忆地球自转的手势判断法:如下图右手手势,拇指指向为北极方向,四指弯曲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是在北极上空看,则转动右手,把拇指朝内指向自己,四指弯曲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如果是在南极上空看,则转动右手,把拇指朝外,四指弯曲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即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www.21-cn-jy.com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1】(2021九下·秀洲月考)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板块运动 C.四季更替 D.月相变化
【变式1】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21教育网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2-1-c-n-j-y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________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________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________。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__现象。
核心考点二: 昼夜交替
知识归纳
1.地球是一个______,也 不______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____________;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______。
2.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______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就产生了____________现象。
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如图所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____________。______是太阳升起的地方,______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如果没有昼夜现象也就没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时可以有昼夜现象。当然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因为地球还在公转(绕太阳转动),这时一昼夜就是一年,而不是一天。也正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周期比公转周期短很多,所以在24小时内因公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可以忽略不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2】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月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月球的自转
【变式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弧 (用图中字母表示)是晨线。
(2)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的现象。
(4)用地球仪对着台灯的光演示一下地球自转,当巴西里约热内卢是白天时,北京是 。
(5)根据上述探究,你能解释:为什么当2016年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时,中国的市民要收看某些项目比赛的实况直播,需要半夜起来观看的原因。 【出处:21教育名师】
巩固训练 初露锋芒
【题1】下图中,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2】如图为小明观察到的甲、乙两颗星星的相对位置,造成两颗星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天气变化 D.地形差异
【题3】设想一下,如果其他星球的状态都没有改变,只有地球的自转变得忽快忽慢,那么(  )
A.地球上不再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会失去现有规律
C.地球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D.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一定会更慢
【题4】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________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____________。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题5】据图回答:
(1)图中右半侧属于________(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________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1·c·n·j·y
(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________,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 。正处于昏线的是 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
走进重高 拓展视野
【题1】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1)A图是在________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________(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
(4)根据实验,判断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
(5)在宁波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
A. B. C. D.
课后训练 鲲鹏展翅
【题1】.(2021秋 平舆县期末)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静止轨道卫星(  )21*cnjy*com
A.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
B.运行一周约为24小时
C.运行轨道周长不足4万千米
D.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371千米
【题2】.(2021秋 白银期末)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种地理现象(  )【来源:21cnj*y.co*m】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随着银河系运动 D.地球随着宇宙运动
【题3】.(2021秋 市南区期末)贝贝同学利用简易测高仪测量自己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纬度,他选择一晴朗的夜晚,在老师指导下按照图的方式将测高仪对准北极星,测高仪上重垂线与零度线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读图可知当地的地理纬度是(  )21·世纪*教育网
A.30°N B.30°S C.60°N D.60°S
【题4】.(2021秋 涪陵区期末)麦当劳利用某一地理学原理设计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广告(如图),对比两图中广告牌上的影子长度及位置变化,推测其运用的地球运动原理是(  )
A.板块构造 B.天气特点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题5】.(2021秋 零陵区期末)在黑暗的实验室,同学们用电灯作为光源,演示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图中小明同学拨动地球仪转动,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更替 D.温度带的形成
【题6】.地球绕着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   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   时针方向旋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题7】.(2021秋 泾阳县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是一个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   ,未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   ,因此地球产生了昼夜之分。而地球不停地自转,便有了   现象。
(2)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    的地点要比位置偏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题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2020年10月14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将民用应用的手机定位精度可达1.2米。
(1)下列示意图中,符合地球自转规律的是   。
(2)静止轨道卫星与地面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变,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填“一天”或“一年”)。21*cnjy*com
(3)其中一个卫星定点位置为罗山县。读图可知罗山县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经度:   纬度:   。
(4)罗山县位于五带中的  带(温度带);   纬度(填“低、中、高”); 半球位置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和东半球。
(5)图中郑州市位于罗山县的   方向。
(6)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   的定位功能,在航海、航空、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填字母)
A.经线 B.纬线 C.经纬网
【题9】.读图“地球基本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的形状是   。
(2)运用图中数据描述地球大小(至少两个角度) ①  ,②   。
(3)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 ①   ;②   。
(4)图中ABC三地点中,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地处中纬度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题10】.南极地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原始的自然环境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2014年2月8日,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南极的科考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 是   .
(2)图中甲地位于   洋;其经纬度位置是   .
(3)四个考察站中,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时间最长的是   站;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   方向.
(4)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结合右图推测泰山站架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4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自转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能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2)通过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与小组互助合作,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2)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难点】
(1)建立地球运动空间概念。(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
核心考点一:自转现象
知识归纳
1.地球绕 地轴 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4小时 。
2.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自 西 向 东 ,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逆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顺时针 方向旋转。
北N逆ni南S顺shun
记忆地球自转的手势判断法:如下图右手手势,拇指指向为北极方向,四指弯曲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是在北极上空看,则转动右手,把拇指朝内指向自己,四指弯曲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如果是在南极上空看,则转动右手,把拇指朝外,四指弯曲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即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www.21-cn-jy.com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1】(2021九下·秀洲月考)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板块运动 C.四季更替 D.月相变化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故A正确;www-2-1-cnjy-com
【变式1】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21教育网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2-1-c-n-j-y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________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________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________。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__现象。
【答案】(1)B;24;9(2)昼夜交替;非洲、欧洲(3)极夜
【解析】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表面,被太阳照亮的一半就是白昼,没有照亮的一半就是黑夜,即使地球不自转也会产生昼夜现象。地球沿着倾斜地轴自转,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形成66.5°的夹角。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倾斜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这就造成了地球南北两极地区在全天24小时之内总是被太阳照射或照射不到,从而形成了极昼极夜现象。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B地轴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甲到乙约为赤道周长的8分之1,故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3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非洲、欧洲。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
核心考点二: 昼夜交替
知识归纳
1.地球是一个 不发光 ,也 不透明 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 昼半球 ;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 夜半球 。
2.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 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就产生了 昼夜交替 现象。
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如图所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 晨昏线(圈) 。 晨线 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昏线 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如果没有昼夜现象也就没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时可以有昼夜现象。当然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因为地球还在公转(绕太阳转动),这时一昼夜就是一年,而不是一天。也正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周期比公转周期短很多,所以在24小时内因公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可以忽略不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
【例题2】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月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月球的自转
【答案】.C
【详解】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任意时刻太阳都只能照亮它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被照亮的部分(昼半球)不断地向阴暗的部分(夜半球)转化,这就是昼夜交替。可知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变式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弧 (用图中字母表示)是晨线。
(2)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的现象。
(4)用地球仪对着台灯的光演示一下地球自转,当巴西里约热内卢是白天时,北京是 。
(5)根据上述探究,你能解释:为什么当2016年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时,中国的市民要收看某些项目比赛的实况直播,需要半夜起来观看的原因。 【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ABC(2)昼(3)昼夜交替(4)夜晚(5)解: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刻不同。当巴西是白天时中国是夜晚,因此中国的观众需要半夜起来观看某些在巴西当地时间白天举行的赛事。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1)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因此弧ABC表示晨线,弧ADC表示昏线;
(2)由于地球不透明,太面对太阳的一侧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侧为夜半球;
(3)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运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4)巴西里约热内卢 与北京有12个小时时差,因此 巴西里约热内卢 是白天时,北京市夜晚;
(5)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刻不同。当巴西是白天时中国是夜晚,因此中国的观众需要半夜起来观看某些在巴西当地时间白天举行的赛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巩固训练 初露锋芒
【题1】下图中,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俯视是顺时针,北极上空俯视是逆时针,故①、③两图正确,选B。
【题2】如图为小明观察到的甲、乙两颗星星的相对位置,造成两颗星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天气变化 D.地形差异
【答案】A
【解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更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解答】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为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是地球自转的结果,A符合题意。
【题3】设想一下,如果其他星球的状态都没有改变,只有地球的自转变得忽快忽慢,那么(  )
A.地球上不再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会失去现有规律
C.地球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D.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一定会更慢
【答案】B
【解答】解:如果其他星球的状态都没有改变,只有地球的自转变得忽快忽慢,那么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会失去现有规律,昼夜交替将不再是24小时。
故选:B。
【题4】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________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____________。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地轴方向 自西向东 正西 B
【详解】(1)指向标方向指向北方,地轴方向也可指向北方,所以两指向方向应一致。
(2)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3)太阳光来向代表太阳方位。在C位置时,太阳光从正西方射来,说明太阳方位在正西方。
(4)丙图中,B点位于夜半球,A、B、C都处于昼半球。所以只有B处于深夜。
【题5】据图回答:
(1)图中右半侧属于________(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________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1·c·n·j·y
(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________,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 。正处于昏线的是 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
【答案】(1)昼;D (2)A、C;B;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黑夜
【解析】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 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 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1.由图可知,右边被照亮,左边不能照亮,所以右边是昼半球。D点是中国,那么在地球的背面是美国。
2.图中晨昏圈是AC,其中OA是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此处太阳落下的地方。OC是晨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此处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图中B为深夜中,D为中午12时。
走进重高 拓展视野
【题1】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1)A图是在________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________(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
(4)根据实验,判断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
(5)在宁波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
A. B. C. D.
【答案】(1)冬季(2)冬至(3)大于(4)夏至(5)A
【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所以图中A为冬季测绘的,B为夏季测绘的;
(2)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影子长;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的光照情况。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球公转运动使得同一地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不同,从而使得物体的影子长短不同.我国位于北半球,南方太阳高度角大,北方太阳高度角小,因此南方影子短,北方影子长。地球公转运动使得同一地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不同,从而使得物体的影子长短不同,我国北方楼间距应该大于南方楼间距,才能保证后楼采光,而海南相较于宁波位于更南方, 因此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大于海南的楼间距。
(4)一年中,日出最早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影子最短,日出最晚是在冬至日(12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影子最长,越靠近北回归线,影子则越短,所以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夏至。
(5)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杆影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宁波位于北半球,太阳在宁波的南方,故杆影朝北,自西向东移动,A符合题意。21cnjy.com
课后训练 鲲鹏展翅
【题1】.(2021秋 平舆县期末)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静止轨道卫星(  )21*cnjy*com
A.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
B.运行一周约为24小时
C.运行轨道周长不足4万千米
D.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371千米
【解答】解:北斗静止轨道卫星是自西向东运行,运行一周约为24小时,运行轨道周长大于4万千米,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
故选:B。
【题2】.(2021秋 白银期末)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种地理现象(  )【来源:21cnj*y.co*m】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随着银河系运动 D.地球随着宇宙运动
【解答】解: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因此可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反映的是地球自转。
故选:B。
【题3】.(2021秋 市南区期末)贝贝同学利用简易测高仪测量自己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纬度,他选择一晴朗的夜晚,在老师指导下按照图的方式将测高仪对准北极星,测高仪上重垂线与零度线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读图可知当地的地理纬度是(  )21·世纪*教育网
A.30°N B.30°S C.60°N D.60°S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纬度为30°,由于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北极星是北方天空的标志;按照如图的方式测得当地的地理纬度是30°N。
故选:A。
【题4】.(2021秋 涪陵区期末)麦当劳利用某一地理学原理设计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广告(如图),对比两图中广告牌上的影子长度及位置变化,推测其运用的地球运动原理是(  )
A.板块构造 B.天气特点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解答】解:一天中太阳高度大小不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两图中广告牌上的影子长度在一天中不同,其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该原理是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
故选:C。
【题5】.(2021秋 零陵区期末)在黑暗的实验室,同学们用电灯作为光源,演示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图中小明同学拨动地球仪转动,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更替 D.温度带的形成
【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该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故C正确。
故选:C。
【题6】.地球绕着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   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   时针方向旋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故答案为:地轴;自西向东;逆;顺.
【题7】.(2021秋 泾阳县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是一个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   ,未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   ,因此地球产生了昼夜之分。而地球不停地自转,便有了   现象。
(2)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    的地点要比位置偏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解答】解:(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黑夜,因此地球产生了昼夜之分。而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便有了昼夜更替现象。
(2)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故答案为:(1)白天;黑夜;昼夜更替;(2)东;西。
【题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2020年10月14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将民用应用的手机定位精度可达1.2米。
(1)下列示意图中,符合地球自转规律的是   。
(2)静止轨道卫星与地面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变,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填“一天”或“一年”)。21*cnjy*com
(3)其中一个卫星定点位置为罗山县。读图可知罗山县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经度:   纬度:   。
(4)罗山县位于五带中的  带(温度带);   纬度(填“低、中、高”); 半球位置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和东半球。
(5)图中郑州市位于罗山县的   方向。
(6)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   的定位功能,在航海、航空、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填字母)
A.经线 B.纬线 C.经纬网
【解答】解:读图可知,(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
(2)静止轨道卫星与地面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变,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一天。
(3)观察经纬网可知,罗山县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114°E,32°N)。
(4)罗山县位于32°N纬线上,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30°~60°之间为中纬度地区); 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纬,为北半球)和东半球。
(5)图中有经纬网,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郑州市位于罗山县的正北方向。
(6)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的是经纬网定位功能,在航海、航空、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1)A:(2)一天;(3)114°E;32°N;(4)北温;中;北;(5)正北;(6)C。
【题9】.读图“地球基本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的形状是   。
(2)运用图中数据描述地球大小(至少两个角度) ①  ,②   。
(3)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 ①   ;②   。
(4)图中ABC三地点中,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地处中纬度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地方时差、一天内影长变化等。
(4)图中ABC三地点中,C纬度最低,获得太阳热量最多,B地处中纬度,A有极昼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1)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3)逆时针;昼夜更替;地方时差;(4)C;B;A。【版权所有:21教育】
【题10】.南极地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原始的自然环境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2014年2月8日,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南极的科考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 是   .
(2)图中甲地位于   洋;其经纬度位置是   .
(3)四个考察站中,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时间最长的是   站;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   方向.
(4)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结合右图推测泰山站架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解答】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如b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2)图中甲地位于南极半岛以西是太平洋;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120°W,66.5°S.
(3)四个考察站中,昆仑站距离南极点最近,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时间最长;根据极点判定南北方向,地球的自转判定东西方向,可判定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4)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
故答案为:(1)b;(2)太平;120°W,66.5°S;(3)昆仑;西北;(4)B.
4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自转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能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2)通过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与小组互助合作,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2)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难点】
(1)建立地球运动空间概念。(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