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7章 数学活动 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7章 数学活动 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9 07: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面图形的密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密铺》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手册实验七的内容,它只是在学生学习了““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还没学全等与四边形等知识,所以只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图形的密铺。
【学情分析】
  学习习惯:七年级的学生对一些平面图形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具备了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拼摆、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本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学具,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究规律。
  心理特征: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初步具有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对美有了一定的渴望与追求。因此,在被同学们一向视为枯燥抽象的数学课上引进生活中美的事物,把数学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并进而创造美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即教育”的思想。
  知识结构: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一些正多边形等平面图形,并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之前学生小学还学习了简单的“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对于生活中的密铺积累了感性认识。
能力分析:此年级段的学生初步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与图案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密铺,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能力目标: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图形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目标: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一定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多边形密铺的条件。
2.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学策略】
  1.为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采用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什么是密铺哪些图形可以密铺,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之后总结规律。建立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合作学习模式也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探索图形密铺和设计作品的环节中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
  3.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对,拼图!玩过拼图吗?(手拿一幅拼图)
  生:玩过!
  师:在拼图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两块拼板是否拼接的?
  生:从颜色一致及拼接时没有缝隙,可以连成一片来判断。
  师:每当我们完成一幅拼图,我们会发现每一块拼板彼此之间不留缝隙。只要大家仔细观察,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拼接图案,如:
观察下列图形:
 
  师:这些图形在拼接时有什么特点?
生:密密麻麻铺成一片,没有空隙。
 定义: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又称做平面图形的镶嵌。
 师:强调不留空隙、不重叠的理由 
二、探索研究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各种花色和品种各异的地砖。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墙壁和地面通常是用几种多边形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我们的校园在暑假将进行路面的翻修,你想用什么形状的地砖来进行路面的铺设?
  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师:可以想象,同学们的设计一定会很独特,但你们的设计是否都合理?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一: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能否进行密铺?
  材料: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形式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目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解决简单密铺问题。
  1.对正多边形能否密铺进行小组内的探索,并完成活动报告。
2.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都可以密铺。
  师:对于正多边形,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在每一个拼接点处设有m个内角彼此无重叠,无缝隙地拼接起来,则这些角的和为360°,因此有:×m=360可化为(m-2)(n-2)=4,m、n都是正整数,所以只有3种可能:这就是正多边形中可以密铺的三种情况。(视情况适当补充。)

活动二: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多边形进行试验探索: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能否密铺?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任意四边形能否密铺?其它多边形呢?
材料:若干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四边形。
形式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目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解决一般图形的密铺问题。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1)每个内角在每个拼接点处应出现两次,且相等的边互相重合
(2)任意全等的四边形能密铺 ,在每个拼接点处,所有角之和为3600。这正好是四边形内角和,所以四边形的每个内角在每个拼接点处只应出现一次,且相等的边互相重合

  活动三:某足球场需铺设草皮。现有边长都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共五种形状的草皮,请你帮助工人师傅选择两种草皮来密铺足球场,你会怎样选择呢?用你手中的正多边形拼一拼。
材料: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
形式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目的: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解决多种图形的密铺问题。
1.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2.理论解决: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m个正三角形,n个正六边形的角.
3.类比上述方法还有哪些拼法?
四、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很多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了解到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都可以密铺成一个平面。若某一种或几种几何图形能在每个公共顶点处恰好拼成一周角,则这样的平面图形可密铺。
五、作业
  利用多边形构造一个“基本单位”,发挥你的想象用这个“基本单位”设计一个精美的密铺图案。
六、板书设计
一、密铺的定义-----无缝隙,不重叠
二、活动
活动(一) 探究能单独密铺的正多边形(学生贴纸展示)
活动(二) 探究能单独密铺的一般多边形(学生贴纸展示)
活动(三) 探究能用两种正多边形密铺的正多边形组合(学生贴纸展示)
三、作业
评析:
本课是典型的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一节课。教案中合理调整了各数学问题的出现次序。从现实的、有教学意义的情境出发,以学生周围生活中的实例:学校、家中的地面、墙面等平面图形的密铺照片作为引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