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好姑娘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B.姑娘好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C.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D.姑娘好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
B.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
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对《蒹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前二句是写景,点明季节;后六句是写寻找“伊人”。
B.全诗叙述了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苍苍的芦苇上白露凝霜,“我”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
C.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所能到达的路曲折难行,伊人好像置身于洲岛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表现了寻求者怅惘失落之情。
D.全诗音节上回环往复。意境上创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朦胧美,有一唱三叹之韵。
5.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B.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C.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D.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二、填空题
6.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关雎 窈窕 好逑
寤寐 荇菜 芼之
7.填空。
(1)《诗经》是我国 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分为 、 、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 、 、 三种。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诗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8.按要求默写
① ,在河之洲。
② ,君子好逑。
③《关雎》中“ , ”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 ”。
三、诗歌鉴赏
9.阅读《诗经 蒹葭》,完成下面各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诗中的哪些句子表明诗人的意中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10.阅读《静女》,回答问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说怿女美
通 ,释义
②自牧归荑
通 ,释义
(2)《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4)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
①女子:
②男子:
四、综合题
11.学习完本课后,你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成语: 解释: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 解释:
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 解释:
(2)《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3)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其身份。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4)通过这次阅读《诗经》的活动,你感受到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关睢;蒹葭;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此句翻译为: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故答案为:C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答案】C
【考点】关睢;蒹葭;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项语序不当,应为:我对《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很熟悉。
B项语序不当,应将“全面整治”与“排查”调换位置。
C正确。
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为:在诗歌中,松、竹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故答案为:C。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3.【答案】A
【考点】句号;顿号;问号;关睢;蒹葭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能力。
A正确。
B项,句末的问号应该为句号。
C项,“乳制品”“粮油”“酒类”后面的逗号全都改为顿号。
D项,省略号可以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句末的句号应删掉。
故答案为:A。
【点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
4.【答案】B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蒹葭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人物情感的掌握情况,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理解体会。
选项B:应为: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心中爱人的追求。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
5.【答案】B
【考点】关睢;蒹葭;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句意为: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故答案为:B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6.【答案】jū;tiǎo;qiú;wù;xìng;mào
【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故答案为:jū;tiǎo; qiú; wù; xìng; mào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辨识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能力,解题时要多联系平时的积累,特别是易错字、同音字。
7.【答案】(1)最早的一部诗歌;305;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考点】理解型默写;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能力。在背诵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默写。
故答案为:(1)最早的一部诗歌;305;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点评】(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文学常识特别是重点的作家作品,要准确识记,并能灵活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
8.【答案】关关雎鸠;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考点】理解型默写;关睢
【解析】【分析】抓住各题提示的信息,根据所学所记概括相关内容或默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雎鸠”“ 窈窕“寤寐等。
【点评】本题中有概括题,有默写题,看清答题要求。理解性默写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学习中对作品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要深入理解,加强记忆。
9.【答案】(1)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2)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季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气氛和色调。
(3)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蒹葭;描写
【解析】【分析】抓住题提示的信息,“可望而不可即”的意思只能远远看着却不能接近,根据这个意思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坻、址。
【点评】理解性默写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学习中对作品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要深入理解,加强记忆。
10.【答案】(1)说;悦;喜爱;归;馈;赠送
(2)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
(3)红色的管箫。喜欢。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给“我”的。
(4)女子:天真、活泼、美丽和纯洁。;男子:忠厚、淳朴,对爱情真挚专一。
【考点】体味诗歌的意象;关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点评】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11.【答案】(1)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孔武有力;非常威武有力。;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文化特色
【解析】【分析】 (1)根据《诗经》名句的理解,再加上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很容易看出句中的成语,第一句是“兢兢业业”,现在用来指一个人工作认真负责;第二句中的成语是“孔武有力”,形容一个人非常威武有力。第三个句子演化成的成语为“投桃报李”,意思是你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你,后用来指二人之间的友好互往的关系。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的意思是无;“初”的意思是始;“鲜”的意思是少;“克”的意思是能。总结以来是说,做事、为人、做官、为政,没有不能好好开头的,却少见能有好好到头的。这句话是提醒人们,善始容易、善终不易,虎头不难、蛇尾常见。
(3)根据句中的“孔明”二字,可知以其为名的是诸葛亮,他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对于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不管是从语言上,还是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都对后代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故答案为:(1)①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
②孔武有力;非常威武有力。
③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评】(1)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成语的特点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2)本题考查《诗经》名句的理解。解答时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具体分析。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平时识记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诗经》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的影响。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细致分析,重点把握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好姑娘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B.姑娘好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C.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D.姑娘好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答案】C
【考点】关睢;蒹葭;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此句翻译为: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故答案为:C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答案】C
【考点】关睢;蒹葭;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项语序不当,应为:我对《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很熟悉。
B项语序不当,应将“全面整治”与“排查”调换位置。
C正确。
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为:在诗歌中,松、竹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故答案为:C。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
B.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
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答案】A
【考点】句号;顿号;问号;关睢;蒹葭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能力。
A正确。
B项,句末的问号应该为句号。
C项,“乳制品”“粮油”“酒类”后面的逗号全都改为顿号。
D项,省略号可以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句末的句号应删掉。
故答案为:A。
【点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
4.对《蒹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前二句是写景,点明季节;后六句是写寻找“伊人”。
B.全诗叙述了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苍苍的芦苇上白露凝霜,“我”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
C.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所能到达的路曲折难行,伊人好像置身于洲岛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表现了寻求者怅惘失落之情。
D.全诗音节上回环往复。意境上创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朦胧美,有一唱三叹之韵。
【答案】B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蒹葭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人物情感的掌握情况,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理解体会。
选项B:应为: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心中爱人的追求。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
5.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B.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C.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D.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答案】B
【考点】关睢;蒹葭;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句意为: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故答案为:B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二、填空题
6.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关雎 窈窕 好逑
寤寐 荇菜 芼之
【答案】jū;tiǎo;qiú;wù;xìng;mào
【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故答案为:jū;tiǎo; qiú; wù; xìng; mào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辨识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能力,解题时要多联系平时的积累,特别是易错字、同音字。
7.填空。
(1)《诗经》是我国 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分为 、 、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 、 、 三种。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诗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答案】(1)最早的一部诗歌;305;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考点】理解型默写;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能力。在背诵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默写。
故答案为:(1)最早的一部诗歌;305;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点评】(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文学常识特别是重点的作家作品,要准确识记,并能灵活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
8.按要求默写
① ,在河之洲。
② ,君子好逑。
③《关雎》中“ , ”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 ”。
【答案】关关雎鸠;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考点】理解型默写;关睢
【解析】【分析】抓住各题提示的信息,根据所学所记概括相关内容或默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雎鸠”“ 窈窕“寤寐等。
【点评】本题中有概括题,有默写题,看清答题要求。理解性默写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学习中对作品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要深入理解,加强记忆。
三、诗歌鉴赏
9.阅读《诗经 蒹葭》,完成下面各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诗中的哪些句子表明诗人的意中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答案】(1)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2)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季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气氛和色调。
(3)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蒹葭;描写
【解析】【分析】抓住题提示的信息,“可望而不可即”的意思只能远远看着却不能接近,根据这个意思写出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坻、址。
【点评】理解性默写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学习中对作品中的一些重点语句要深入理解,加强记忆。
10.阅读《静女》,回答问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说怿女美
通 ,释义
②自牧归荑
通 ,释义
(2)《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4)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
①女子:
②男子:
【答案】(1)说;悦;喜爱;归;馈;赠送
(2)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
(3)红色的管箫。喜欢。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给“我”的。
(4)女子:天真、活泼、美丽和纯洁。;男子:忠厚、淳朴,对爱情真挚专一。
【考点】体味诗歌的意象;关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点评】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四、综合题
11.学习完本课后,你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成语: 解释: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 解释:
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 解释:
(2)《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3)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其身份。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4)通过这次阅读《诗经》的活动,你感受到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孔武有力;非常威武有力。;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文化特色
【解析】【分析】 (1)根据《诗经》名句的理解,再加上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很容易看出句中的成语,第一句是“兢兢业业”,现在用来指一个人工作认真负责;第二句中的成语是“孔武有力”,形容一个人非常威武有力。第三个句子演化成的成语为“投桃报李”,意思是你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你,后用来指二人之间的友好互往的关系。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的意思是无;“初”的意思是始;“鲜”的意思是少;“克”的意思是能。总结以来是说,做事、为人、做官、为政,没有不能好好开头的,却少见能有好好到头的。这句话是提醒人们,善始容易、善终不易,虎头不难、蛇尾常见。
(3)根据句中的“孔明”二字,可知以其为名的是诸葛亮,他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对于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不管是从语言上,还是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都对后代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故答案为:(1)①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
②孔武有力;非常威武有力。
③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评】(1)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成语的特点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2)本题考查《诗经》名句的理解。解答时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具体分析。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平时识记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诗经》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的影响。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细致分析,重点把握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