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8 16: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了解心字底、广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没”“吃”两个生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找出文中的明显信息,积累词语。
3.通过朗读、小组交流,能体会乡亲们的情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教学重难点
1、使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孩子们,我是逸夫小学的贾老师,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上课,我听说咱们班孩子听课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今天就把最认真的你展示给老师看,好吗?上课。
一、单元导入
(一)出示单元知识树
孩子们,第二单元围绕“心愿”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今天咱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一课《吃水不忘挖井人》,齐读课题,不要拖音,再读一遍。
(二)认读题目中的生字
题目中的“吃”和“忘”是这节课新学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吃和嘴巴有关,所以是口字旁,你会组词吗?“吃”不仅是本节课会认的字,而且要会写,跟老师一起梳空。忘的偏旁是心字底,和思想活动、情感活动有关,你会组词吗?题目中还有一个生字,它长得这个样子,你认识吗?对了,就是井字,井字由甲骨文慢慢演变为现在的楷书,一起读出来:井。那你会给井字组个词吗?认
2识生字了,再读一遍题目。
二、生字识记
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读了课文,圈画了生字,并且标了自然段序号,现在请大家出声朗读课文,出示要求。
(一)初读感知,集中识字
(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中圈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2.读通句子,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这些生字你都认识了吗?大家读得真准确,看来充分预习了。这些生字有的可以组成词语了,你来找找,一起读出来。有的字可以组成好几个词呢,像刚才大家说的“井”可以组成好几个词语,那这几个生字呢,你能组几个词呢?老师再来考考你,这个词你会读吗?课文中还有好几个词,都带有轻声的字,谁想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二)连词成句,找明显信息词语会读了,那放在句子中呢,你还会读吗?遇到这样的长句子啊,可以先把句子中的词语读好,再连起来读句子,就通顺了。比如这个句子,我们可以先分别读“瑞金城外、村子、沙洲坝”,最后连起来读这个句子。你用这种方法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自由读,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读的没问题了,那整篇课文呢?请三位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要再次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谁是挖井人呢?(板书:毛主席)
(三)介绍毛主席,学习“广”毛主席的名字叫毛泽东,他是我们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彻底改变国家面貌,我们尊称他为“毛主席”,我们现在的国家主席是习近平,我们就可以尊称他为习主席。“席”偏旁是“广”,叫作:广字旁,这样的字你能说几个吗?
三、探究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毛主席在沙洲坝是领导革命工作的,为什么要挖井呢?在第几自然段?请你读出这一自然段。沙洲坝这个地方啊,常年干旱缺水,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瑞金有个沙洲坝,三天无雨地开岔。吃的是脏塘水,无水洗手帕。因为村子里没有水井,所以乡亲们要挑着水桶,踏着山路,去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乡亲们要做饭了,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乡亲们要洗衣服了,就挑起水桶,踏着山路,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乡亲们要烧水了,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辛苦的乡亲们啊,他们一边挑着水,一边会想什么?有什么心愿呢?毛主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挖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毛主席带领大家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井,为了使井水更洁净,毛主席又亲自下到井底,铺上沙石,垫上木炭,确保乡亲们的饮水安全。多么关心人民的毛主席啊。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挖好水井后图片。井挖好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水了,以后做饭、洗菜、洗衣服,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去挑水了。此时,乡亲们是什么心情?沙洲坝的乡亲们非常感谢毛主席,为了纪念毛主席,他们是怎么做的?乡亲们感谢毛主席,感恩毛主席,于是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几次派人填埋水井。沙洲坝的村民奋起反抗保住了水井。解放后,村民们维修了水井,并取名为“红井”,在井边立碑纪念。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忘记毛主席。
四、学写生字
“没”还是本课的生字呢,咱们一起写一写吧。写字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看结构,看占格,看关键笔画。请你在书上先写一个,注意坐姿要头正身直足安,执笔姿势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写完展评,再写一个。
五、总结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毛主席帮乡亲们实现了心愿。毛主席时刻关心群众,解决人民疾苦。同学们,“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忘记关心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人帮助过我们呢?穿衣不忘织布人,吃饭不忘种粮人,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像这篇课文里乡亲们一样,饮水思源,学会感恩,时刻想念那些曾经帮助和关心过我们的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板书:感恩)
六、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课下观看视频《从小助人为乐的毛泽东》。我们要向小时候的毛泽东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2.回家后请把《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一句多么亲切、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话。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文化知识教授于学生,更要将中华传统美德植根于学生心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发生在革命岁月的故事。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并在之后的课文学习中逐步巩固。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使学生感知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对于水井的渴求,把这些相关资料适时穿插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了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和判断。
我引出了问题:
(1)为什么要挖井呢
(2)谁是挖井人?
(3)是谁吃水不忘挖井人 让学生去读课文,多读几遍;再读课文,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初步理解课文,为回答上方的问题做好铺垫。我随着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引导学生感悟,以体验到乡亲们因为村子里没有井,所以他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再引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帮忙乡亲们解决吃水的困难,而亲自挖了一口井。而乡亲们为了感恩、为了记住毛主席,所以之后立了一块石碑——(学生读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而在学习“我会认”的生字时,放手让学生学习,不懂的地方适当点拨。这个环节学生学得很好,达到了学生自学、互学,教师点拨的效果。
本节课存在不足之处: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而我却设置了一个针对一年级而言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也是我思考不周,但我不会感到遗憾,因为这给学生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奠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