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3.3平移和旋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3.3平移和旋转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8 16: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3《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会准确判断和正确区分这两种现象。
2、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判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分辨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游乐项目图片、自制教具(拴绳小球、房子)、小旗。
学生: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在游乐场里你们喜欢玩的游乐项目是什么?
生:学生自由发言。
师:游乐场不仅好玩,里面还蕴含着许多知识,今天我们就到游乐场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吧!出示游乐项目动态情境图。
师:喜欢这个游乐场吗?
生:喜欢!
师:想不想再游览一遍?这次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真的到了游乐场,跟随活动画面用动作把看到的表演出来,行不行?
生:行!再次播放游乐项目动态情境图,学生跟随画面自主模仿。师:我们游览了大风车、空中缆车、旋转飞椅、弹跳塔、摩天轮、激流勇进,谁还记得大风车是怎样运动的?用你的小手表演一下。生边说边用手势演示。师记录下来。师与生再一起演示记录空中缆车的运动轨迹。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喜欢的游乐场出发,出示丰富的游乐项目动态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研究的欲望,通过学生想象并演示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观察发现,分类比较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都非常棒!老师把这两种游乐项目的运动轨迹画下来了。你会画出他们的运动轨迹吗?
活动要求:左边的同学负责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右边的同学负责拿出彩笔,把它们的运动轨迹在纸上画出来。同桌合作,画出游乐项目的运动轨迹。
师:通过刚才的模仿和画轨迹,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向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根据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不同给它们分分类你会分吗?生:会!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按照它们运动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将同一类的图片放在一起。
2、请给每个运动取个名字。学生尝试分类并交流分类结果。
师:为什么把大风车、摩天轮、旋转飞椅这三种游乐项目分为一类?
生自由回答。
师: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一个圆,像这样的运动现象,你们认为用什么名字来形容最形象?
生:旋转。
师:这个名字确实挺形象,数学家也是取的这个名字。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叫做旋转。老师演示拴绳小球和小旗的转动。
小结: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师:我们接着思考,为什么把弹跳塔、空中缆车、激流勇进这三种游乐项目分成一类?生发现这三个游乐项目都不是在转动,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直线(都在直直的、平平的移动)。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种游乐项目的运动轨迹,空中缆车是向前运动的,弹跳塔是上下运动的,激流勇进是沿着倾斜的直线运动。你们给这样的运动方式取了一个什么名字?
生:平移。
师:数学家把这种沿一条直线运动的方式叫做平移。
(板书: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手势、画轨迹等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及分类等活动,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平移、旋转的感知更加直观。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动作体验,感受不同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旋转就是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平移就是一个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能想象出来吗?
生:能!
师:睁开眼睛,全体起立,用你的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表演平移和旋转吗,先表演一下旋转,再来表演一下平移。学生自主表演,老师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深刻地感知、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不同。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深认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联系实际,交流提高
1、找一找
师:通过刚才的分类和思考,我们学会了新的知识:平移和旋转,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动脑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我想请你们到我家做客。想不想去?
生:想!
师:想去,但是老师有个要求。看看谁在老师的家里能发现平移和旋转。师生一起交流,交流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评价和指正,并借助教具演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旋转和平移现象。大家仔细的回想一下,你还见过哪些旋转和平移现象?
生交流。老师也发现了一些旋转和平移的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学生自主发表见解,老师做出评价和指正。
师:观察了这么多物体的运动,回忆一下平移现象的特点,再与旋转现象比较,说说这两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和摩天轮的运动,总结出平移和旋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大小和形状都不变。不同点:平移的运动方向不变,旋转是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板书平移和旋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练一练
①下面的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②右边的哪个图案是通过平移左边的图案得到的?请画“√”。
【设计意图:通过到老师家做客的活动对物体运动的现象进行判断,是让学生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分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寻找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学生再一次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培养了观察能力。寻找平移和旋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解决问题,体验价值
1、练习
师:聪明的人类总是善于利用智慧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就说路灯吧,为人们在夜晚行走带来了光明。可惜的是有一个灯泡坏了。你能帮工人叔叔把高高在上的灯泡换一下吗?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呢?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方案。
2、拓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老师这儿还有一则新闻:房子会搬家,你相信吗 学生猜想后教师课件出示:大楼搬家的历史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最早开始于 20世纪 20年代,我国虽然比国外晚了 60年,但发展迅速。目前为止,国外平移建筑物的总数是 30余栋,我国有136栋,平移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2003~2004年,上海音乐厅整体向东南方向平移了大约 66米,当时影响很大。在我们山东省,临沂、烟台也有楼房平移,烟台的国贸接待服务中心的大楼,它平移的距离是 30米。教师播放上海音乐厅平移的视频。
师小结:真是不可思议啊!看来,只要我们好好学习,我们的大脑里充满了智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拓展材料,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感受到了平移、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了学数学的乐趣。】
六、谈谈收获,提升能力
师: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学生总结交流。
师:关于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学习。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全体起立,把板凳平移到课桌下面,为了表达你的同桌在合作学习中给你的帮助,旋转你的身体。和你的同桌握握手。旋转过身体,下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通过平移板凳和旋转身体,让学生再次感知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课后反思
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方式,认识平移和旋转对发展空间观念有重要作用。这两种运动方式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将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一种很真实、自然的状态下感受、体验、理解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课的导入是带领同学们走进游乐场,动态出示学生喜闻乐见、亲身经历过的游乐项目:大风车、旋转飞椅、摩天轮、空中缆车、弹跳塔、激流勇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表演、画轨迹、比较、分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接下来,设计“欢迎来做客”环节,动态出示汽车、电梯、门等的运动,让学生发挥已有的认知经验来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学生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之后,我又启发学生寻找生活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司机开车转动方向盘是旋转;拉窗帘是平移;推拉黑板是平移;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是旋转;钟表上的针在旋转等,巧妙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积累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虽随处可见,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我引导学生“用小手把你看到的表演出来”、“同桌合作,把运动轨迹表演和画下来”、“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做平移和旋转的动作”。让学生在表演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从而积累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让数学走进生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体验价值”这一环节我给孩子们呈现了路灯的生活场景:高高在上的灯泡坏了,你能帮工人叔叔“换灯泡“吗?说说用到了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然后,拓展了一则新闻:大楼搬家的历史,观看了上海音乐厅搬家的视频。不仅提高了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经验,让他们品尝到了应用知识的快乐。总的来说,这节课学生比较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我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但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环节处理较仓促,学生指出拉窗帘、推黑板是平移现象,我只作出了肯定,如果现场演示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细致处理,更加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