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08文学名著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08文学名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6 14:21: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08文学名著
一、单选题
1.(2019·通辽模拟)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简·爱的反抗性格和她朋友海伦·彭斯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水浒传》中,武松曾斗杀西门庆痛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火烧瓦罐寺。
C.《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不顾刘四爷的反对,毅然嫁给祥子,表现了她泼辣、直率的性格。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精神的核心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和钢铁般的意志。
2.(2019·通辽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3.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兜率宫盗食金丹(《西游记》)
B.宋江——浔阳楼醉题反诗(《水浒传》)
C.关羽——荆州城白衣渡江(《三国演义》)
D.鲁滨孙——荒岛上独木造舟(《鲁滨孙漂流记》)
4.(2019九下·下城模拟)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往往意象鲜明,《我爱这土地》用丰富的意象抒发对土地执著的爱,《海燕》则借海鸥、海鸭等意象赞颂了革命先驱无畏的战斗精神。
B.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C.“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比“仲夏农务急”中的“仲夏”早,“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一“尺”比“飞来峰上千寻塔”中的一“寻”短。
D.对联“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和“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写的是唐代的李白和北宋的文天祥。
5.(2019·容县模拟)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却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被典韦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街亭的丢失让诸葛亮非常生气,他想起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地斩了立下军令状的马谡。
B.石秀、杨雄、时迁前往梁山途中投宿祝家店时,时迁因为偷了店中的报晓鸡而被抓,为救时迁,宋江三打祝家庄,首战失利,第二次擒了扈三娘,第三次施“里应外合”之计,用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这样才大破了祝家庄。
C.火焰山挡住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路,孙悟空便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孙悟空,坚决不借。孙悟空凭借智慧变成红孩儿、变成牛魔王,还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才借出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D.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妙玉得知贾母不喝“六安茶”,便为她泡制了珍贵的“老君眉”,妙玉还悄悄地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叫入到耳房中,专门替她们泡制了一壶茶,并告诉黛玉说,烹茶的雪水采自玄墓蟠香寺,已经存放五年有余,味道十分上乘。
6.(2019七下·沿河期中)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野草》
B.《卖油翁》——欧阳修——《归田录》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7.(2018·盘锦)下面关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述,塑造了一个渴念人间自由幸福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女主人公形象。
B.“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此句中的“他”是老舍笔下的祥子。
C.《西游记》中孙悟空强取了东海龙王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幽冥府,虽被告,但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召他上天,封官弼马温。
D.《繁星》《春水》中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8.(2019七下·昆明月考)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9.(2019九上·天台期末)下面各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朗读诗歌要把握好朗读节奏,比如,可以这样划分《我看》中的诗句节奏: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B.“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是一个假设复句。
C.《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作者都是清代小说家,他们那分别是曹雪芹、吴敬梓和蒲松龄。
D.“月夜忆舍弟”中的“舍弟”是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同样是谦辞的还有“家兄”“小女”“拙作”等。
10.(2019九上·天台期末)词,又称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牌名即由此而来。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行香子 D.丑奴尔(采桑子)
11.(2019七上·慈溪期末)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时,同学们一开始对于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反复提到“白话”有点难以理解,后来同学们查找背景资料,结合原文认真思考,有了如下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
A.“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从原文来看,鲁迅不是反对白话,他反对的是反对白话者。
B.“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句话其实是摆出了鲁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此时,白话己不再仅仅是白话,更是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言词。
C.鲁迅由童年回忆引出的诅咒是有原因的,《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孝道,完全把自然本能的爱变得扭曲,只有白话文读物才能满足儿童对新形式书籍的喜爱。
D.鲁迅诅咒反对白话者的原因是封建传统道德、传统教育有极大的害处:教人愚孝,虚伪、残酷,违背人性;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发展。
12.(2019九上·中山期末)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的武松,绰号“行者”,勇猛刚强,胆大心细,重恩情有智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棒打洪教头”“夜走蜈蚣岭”等都是有关他的故事。
B.《泰戈尔诗选》中,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他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C.《艾青诗选》中,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唐诗三百首》题材广泛,共收录了77位唐代诗人共三百余首作品,按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格调高雅,在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
1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祖母,自私残暴的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
B.简-爱是一个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文学人物,童年时曾和及哥、舅母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曾因为渴求更丰富的人生而勇敢地放弃已有的“饭碗”。
C.《骆驼祥子》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有辆自己的车。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来到小人国,发现小人国里党派斗争激烈,以鞋跟高低分为两派,高跟党和低跟党,他们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
1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的简·爱寄居在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舅舅约翰发生冲突,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
B.《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是杰出的,作者的讽刺手法也多种多样。如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讽刺评议自己的国家。
C.《水浒》作者施耐庵对于“梁山好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不仅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D.《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乌一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1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个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是《五猖会》的最后一句,句中所背的书是《鉴略》。
B.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这个人物命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其中的人叫“慧驷”,兽叫“耶胡”。
D.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1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智取生辰纲”家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形象,他因此成为读者喜爱的智者化身。
B.“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情感”,正因为法布尔喜欢赋予昆虫人的情感,《昆虫记》才让读者如此痴迷。
C.“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体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D.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1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死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廖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
B.《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了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楷模、真正的共产党人,于重庆解放后被敌人杀害。
18.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伟大精神。
C.《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1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此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红星照耀中国》这样写:“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毛泽东。
D.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20.《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加西莫多描写得丑陋不堪的目的是(  )
A.表示加西莫多的处境可怜 B.使读者计厌他
C.与他内在美好的心灵对照 D.揭示下层人民的不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B错误,火烧瓦罐寺——鲁智深。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名著的文学常识、内容以及对内容的理解。要在真正的读好名著文章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读好文章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
2.【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项,有两处错误一处年代不对《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杰出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不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另外一处是描写重点不对,本文重点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反映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而不是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故答案为:A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答案】C
【考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中人物与相关事件的理解能力。C.吕蒙——荆州城白衣渡江(《三国演义》)。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阴谋。
故答案为:C
【点评】考生在阅读名著时要注意与人物项关联的事件,熟悉人物相关特点,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要张冠李戴。
4.【答案】C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项有误,《海燕》中海燕象征当时敢于直面沙皇暴行、奋勇斗争的革命先驱,描写恐惧胆怯的“海鸥”“海鸭”,是为了反衬海燕的英姿;
B项有误,“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是“铭”;
D项有误,文天祥是南宋人。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5.【答案】B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马谡是被张郃打败;
C:孙悟空第一次变成了小虫;
D: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栊翠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均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故事情节,因此难度并不大。但是这类题目也是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因此要解决好这类题目,必须要细心,仔细推敲。
6.【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野草》”改为:《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考生在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运用平时的积累,进行逐项的审读就可以进行正确的辨析。
7.【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人物情节等。
A.有误,夏洛蒂 勃朗特的小说《简 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8.【答案】C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C. “德国作家都德”是错误的,都德是法国作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9.【答案】D
【考点】假设复句;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项错误,应划分节奏为: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B项错误,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C项错误,《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作者依次是吴敬梓、曹雪芹和蒲松龄;
D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朗读节奏、复句类型、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与辨析。
A、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B、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C、《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聊斋志异》 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谦辞可表示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谦虚与尊敬。古人不但说自己用谦称,说自己家里人时也用谦称。
10.【答案】C
【考点】词;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只要回忆曾经学过的类似句数、字数的词即可知道词牌名。细读全词,根据字数和音韵可知,这首词的词牌是“行香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行香子·述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等变体。“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
11.【答案】C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朝花夕拾》,解答此题要结合所给材料和名著内容作答。
C.说法有误。“只有白话文读物才能满足儿童对新形式书籍的喜爱”说法绝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作品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12.【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项有误,“棒打洪教头”是有关林冲的故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3.【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有误,《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献身科学的“好事情”和乐观纯朴的“小茨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14.【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B项有误,简·爱寄居在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兄约翰发生冲突,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5.【答案】C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C.表述不正确,在慧骃国,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是其中的兽叫“慧骃”,人叫“耶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16.【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儒将形象,他因此成为读书喜爱的智者化身;
故答案为:A。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名著体裁、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7.【答案】D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D项“于重庆解放后被敌人杀害”错误,刘思扬二次被捕后,于重庆解放前夕被敌人杀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18.【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
A项:是孙少安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
故答案为:A
【点评】名著阅读中,常考点为:关键事件(转折点事件)、关键人物、关键时间点。本题在关键人物上做了改动。
19.【答案】C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C项有误,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和辨析的能力。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对选项必须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20.【答案】C
【考点】国外文学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据美丑对照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他对爱丝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纯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恶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的典型。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诚战胜虚伪的理论。
故答案为:C
【点评】加西莫多,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小说《巴黎圣母院》的男主角,克诺德收养的弃婴。独眼、驼背,有语言障碍,从小在圣母院长大,负责敲钟。也爱上了爱丝梅拉达,她被处死时欲相救,却晚了一步。他愤怒地将克诺德推下楼,最后抱着爱丝梅拉达的遗体消失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08文学名著
一、单选题
1.(2019·通辽模拟)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简·爱的反抗性格和她朋友海伦·彭斯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水浒传》中,武松曾斗杀西门庆痛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火烧瓦罐寺。
C.《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不顾刘四爷的反对,毅然嫁给祥子,表现了她泼辣、直率的性格。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精神的核心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和钢铁般的意志。
【答案】B
【考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B错误,火烧瓦罐寺——鲁智深。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名著的文学常识、内容以及对内容的理解。要在真正的读好名著文章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读好文章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
2.(2019·通辽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项,有两处错误一处年代不对《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杰出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不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另外一处是描写重点不对,本文重点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反映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而不是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故答案为:A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兜率宫盗食金丹(《西游记》)
B.宋江——浔阳楼醉题反诗(《水浒传》)
C.关羽——荆州城白衣渡江(《三国演义》)
D.鲁滨孙——荒岛上独木造舟(《鲁滨孙漂流记》)
【答案】C
【考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中人物与相关事件的理解能力。C.吕蒙——荆州城白衣渡江(《三国演义》)。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阴谋。
故答案为:C
【点评】考生在阅读名著时要注意与人物项关联的事件,熟悉人物相关特点,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要张冠李戴。
4.(2019九下·下城模拟)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往往意象鲜明,《我爱这土地》用丰富的意象抒发对土地执著的爱,《海燕》则借海鸥、海鸭等意象赞颂了革命先驱无畏的战斗精神。
B.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C.“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比“仲夏农务急”中的“仲夏”早,“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一“尺”比“飞来峰上千寻塔”中的一“寻”短。
D.对联“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和“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写的是唐代的李白和北宋的文天祥。
【答案】C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A项有误,《海燕》中海燕象征当时敢于直面沙皇暴行、奋勇斗争的革命先驱,描写恐惧胆怯的“海鸥”“海鸭”,是为了反衬海燕的英姿;
B项有误,“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是“铭”;
D项有误,文天祥是南宋人。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5.(2019·容县模拟)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却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被典韦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街亭的丢失让诸葛亮非常生气,他想起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地斩了立下军令状的马谡。
B.石秀、杨雄、时迁前往梁山途中投宿祝家店时,时迁因为偷了店中的报晓鸡而被抓,为救时迁,宋江三打祝家庄,首战失利,第二次擒了扈三娘,第三次施“里应外合”之计,用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这样才大破了祝家庄。
C.火焰山挡住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路,孙悟空便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孙悟空,坚决不借。孙悟空凭借智慧变成红孩儿、变成牛魔王,还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才借出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D.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妙玉得知贾母不喝“六安茶”,便为她泡制了珍贵的“老君眉”,妙玉还悄悄地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叫入到耳房中,专门替她们泡制了一壶茶,并告诉黛玉说,烹茶的雪水采自玄墓蟠香寺,已经存放五年有余,味道十分上乘。
【答案】B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马谡是被张郃打败;
C:孙悟空第一次变成了小虫;
D: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栊翠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均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故事情节,因此难度并不大。但是这类题目也是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因此要解决好这类题目,必须要细心,仔细推敲。
6.(2019七下·沿河期中)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野草》
B.《卖油翁》——欧阳修——《归田录》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野草》”改为:《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考生在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运用平时的积累,进行逐项的审读就可以进行正确的辨析。
7.(2018·盘锦)下面关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述,塑造了一个渴念人间自由幸福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女主人公形象。
B.“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此句中的“他”是老舍笔下的祥子。
C.《西游记》中孙悟空强取了东海龙王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幽冥府,虽被告,但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召他上天,封官弼马温。
D.《繁星》《春水》中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人物情节等。
A.有误,夏洛蒂 勃朗特的小说《简 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8.(2019七下·昆明月考)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答案】C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C. “德国作家都德”是错误的,都德是法国作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9.(2019九上·天台期末)下面各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朗读诗歌要把握好朗读节奏,比如,可以这样划分《我看》中的诗句节奏: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B.“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是一个假设复句。
C.《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作者都是清代小说家,他们那分别是曹雪芹、吴敬梓和蒲松龄。
D.“月夜忆舍弟”中的“舍弟”是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同样是谦辞的还有“家兄”“小女”“拙作”等。
【答案】D
【考点】假设复句;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称谓;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项错误,应划分节奏为: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B项错误,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C项错误,《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作者依次是吴敬梓、曹雪芹和蒲松龄;
D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朗读节奏、复句类型、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与辨析。
A、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B、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C、《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聊斋志异》 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谦辞可表示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谦虚与尊敬。古人不但说自己用谦称,说自己家里人时也用谦称。
10.(2019九上·天台期末)词,又称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牌名即由此而来。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行香子 D.丑奴尔(采桑子)
【答案】C
【考点】词;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只要回忆曾经学过的类似句数、字数的词即可知道词牌名。细读全词,根据字数和音韵可知,这首词的词牌是“行香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行香子·述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等变体。“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
11.(2019七上·慈溪期末)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时,同学们一开始对于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反复提到“白话”有点难以理解,后来同学们查找背景资料,结合原文认真思考,有了如下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
A.“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从原文来看,鲁迅不是反对白话,他反对的是反对白话者。
B.“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句话其实是摆出了鲁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此时,白话己不再仅仅是白话,更是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言词。
C.鲁迅由童年回忆引出的诅咒是有原因的,《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孝道,完全把自然本能的爱变得扭曲,只有白话文读物才能满足儿童对新形式书籍的喜爱。
D.鲁迅诅咒反对白话者的原因是封建传统道德、传统教育有极大的害处:教人愚孝,虚伪、残酷,违背人性;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发展。
【答案】C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朝花夕拾》,解答此题要结合所给材料和名著内容作答。
C.说法有误。“只有白话文读物才能满足儿童对新形式书籍的喜爱”说法绝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作品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12.(2019九上·中山期末)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的武松,绰号“行者”,勇猛刚强,胆大心细,重恩情有智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棒打洪教头”“夜走蜈蚣岭”等都是有关他的故事。
B.《泰戈尔诗选》中,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他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C.《艾青诗选》中,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唐诗三百首》题材广泛,共收录了77位唐代诗人共三百余首作品,按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格调高雅,在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项有误,“棒打洪教头”是有关林冲的故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祖母,自私残暴的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
B.简-爱是一个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文学人物,童年时曾和及哥、舅母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曾因为渴求更丰富的人生而勇敢地放弃已有的“饭碗”。
C.《骆驼祥子》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有辆自己的车。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来到小人国,发现小人国里党派斗争激烈,以鞋跟高低分为两派,高跟党和低跟党,他们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有误,《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献身科学的“好事情”和乐观纯朴的“小茨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1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的简·爱寄居在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舅舅约翰发生冲突,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
B.《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是杰出的,作者的讽刺手法也多种多样。如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讽刺评议自己的国家。
C.《水浒》作者施耐庵对于“梁山好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不仅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D.《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乌一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B项有误,简·爱寄居在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兄约翰发生冲突,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个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是《五猖会》的最后一句,句中所背的书是《鉴略》。
B.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这个人物命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其中的人叫“慧驷”,兽叫“耶胡”。
D.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答案】C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C.表述不正确,在慧骃国,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是其中的兽叫“慧骃”,人叫“耶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1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智取生辰纲”家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形象,他因此成为读者喜爱的智者化身。
B.“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情感”,正因为法布尔喜欢赋予昆虫人的情感,《昆虫记》才让读者如此痴迷。
C.“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体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D.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A.“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儒将形象,他因此成为读书喜爱的智者化身;
故答案为:A。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名著体裁、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死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廖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
B.《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了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楷模、真正的共产党人,于重庆解放后被敌人杀害。
【答案】D
【考点】国内文学作品;作家作品;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D项“于重庆解放后被敌人杀害”错误,刘思扬二次被捕后,于重庆解放前夕被敌人杀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18.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伟大精神。
C.《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答案】A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
A项:是孙少安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
故答案为:A
【点评】名著阅读中,常考点为:关键事件(转折点事件)、关键人物、关键时间点。本题在关键人物上做了改动。
1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此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红星照耀中国》这样写:“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毛泽东。
D.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答案】C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C项有误,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和辨析的能力。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对选项必须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20.《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加西莫多描写得丑陋不堪的目的是(  )
A.表示加西莫多的处境可怜 B.使读者计厌他
C.与他内在美好的心灵对照 D.揭示下层人民的不幸
【答案】C
【考点】国外文学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据美丑对照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他对爱丝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纯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恶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的典型。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诚战胜虚伪的理论。
故答案为:C
【点评】加西莫多,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小说《巴黎圣母院》的男主角,克诺德收养的弃婴。独眼、驼背,有语言障碍,从小在圣母院长大,负责敲钟。也爱上了爱丝梅拉达,她被处死时欲相救,却晚了一步。他愤怒地将克诺德推下楼,最后抱着爱丝梅拉达的遗体消失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