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8 20: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初检测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物质E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E―→J ΔH=-ΔH6 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
C.G―→J |ΔH|=|ΔH1+ΔH2+ΔH6|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3.4 mol B.3.2 mol C.2.8 mol D.1.2 mol
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对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使用适当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3Y2(g)?==可逆?2Z(g),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 mol·L-1、0.6 mol·L-1、0.4 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 )
A.X2为0.3 mol·L-1,Y2为0.9 mol·L-1 B.Y2为1.0 mol·L-1
C.X2为0.3 mol·L-1,Z为0.2 mol·L-1 D.Z为1.0 mol·L-1
5、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2NO+2CO??N2+2CO2 Δ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能使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B.增大压强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C.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D.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6、在25 ℃、1.01×105 Pa下,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C.该反应是熵减反应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7、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氢离子和醋酸分子浓度比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少量烧碱固体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⑤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
8、如图为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已知pOH=-lg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和T2的关系是:T1>T2
B.Kw的关系是:B>C>A=D=E
C.A点到D点:加入少量酸可实现
D.T2时:pH=2的硫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
9、下列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
(1)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2)在锥形瓶中放入25 mL待测NaOH溶液;
(3)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4)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
(5)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6)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7)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错误的是( )
A.(4)(6)(7) B.(1)(5)(6)(7) C.(3)(5)(7) D.(1)(3)(5)(7)
10、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可逆符号?Fe(OH)3+3H+,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B.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C.溶液中H+浓度不变 D.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11、下列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①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②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 ③在NH4Cl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④长期施用硫酸铵,土壤的酸性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12、将一定量的硫酸钡放入水中,对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酸钡不溶于水,硫酸钡固体质量不会改变
B.最终会得到BaSO4的极稀的饱和溶液
C.因为Ba2++SO42-===BaSO4↓很容易发生,所以不存在BaSO4(s)可逆Ba2+(aq)+SO42-(aq)的反应
D.因为BaSO4难溶于水,所以改变外界条件也不会改变BaSO4的溶解性
13、常温下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硫化亚铁 硫化铜 硫化锌
溶度积 6.3×10-18 6.3×10-36 1.6×10-24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2、CuSO4、ZnSO4混合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Na2S溶液时,
Fe2+、Cu2+、Zn2+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Fe2+、Zn2+、Cu2+ B.Cu2+、Zn2+、Fe2+ C.Zn2+、Fe2+、Cu2+ D.Cu2+、Fe2+、Zn2+
1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
C.负极反应:2H++2e-===H2↑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15、爱迪生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放电Fe(OH)2+Ni(OH)2,下列对该蓄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 )
①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③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H2O-2e-===Fe(OH)2+2H+
④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稀Na2SO4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B电极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同一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在4 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________c(B),从0~4 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Δc(A)________Δc(B)(以上填“>”“<”或“=”)。
(2)从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8、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强1.0×105 Pa、反应时间3 h):
T/K 303 313 323 353
NH3生成量/×10-6 mol 4.8 5.9 6.0 2.0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O(l)?==?2NH3(g)+2 (3)O2(g) ΔH=+765.2 kJ· 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催化剂2NH3(g)。设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 mol N2(g)和1.60 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 (4)。计算:
①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催化剂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分析,当前最有前途的研究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研制耐高压的合成塔 b.采用超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c.研制耐低温复合催化剂 d.探索不用H2和N2合成氨的新途径
19、(1)某温度(t ℃)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____(填“>”“<”或“=”)25 ℃,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c(H+)=1×10-7 mol·L-1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质,则由H2O电离出来的c(OH-)=______________mol·L-1。
(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移动。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移动。
(4)25 ℃时,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盐酸 ②H2SO4 ③CH3COOH(Ka=1.7×10-5) ④NH3·H2O(Kb=1.7×10-5) ⑤NaOH ⑥Ba(OH)2
(5)25 ℃时,pH=4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pH=10的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6)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0.1 mol·L-1乙酸(甲,Ka=1.8×10-5)和0.1 mol·L-1氯乙酸(乙,Ka=1.4×10-3)的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水体积V的关系是________(填字母)。
20、(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甲 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流表读数为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则乙中的石墨作_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或“b”)电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请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负极反应式:2CO+2CO32--4e-===4CO2;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考试化学答案
选择题:
1-10:BCDDD BDCDA
11-16:DBBDB D
非选择题:
17、(1)=、 (2)0.05mol·L-1·min-1 (3)2A可逆符号B
18、(1)升高温度(或增大N2的浓度、不断地移出产物、研制新型高效的催化剂)
(2)66.7% 、 5*10-3mol2·L-2 、 C
19、(1)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现有KW=10-12 10-14,所以温度大于25℃
(2)碱性、1*10-7 、
(3)向右、向左
(4)③=④ ①=⑤ ②=⑥
(5)=
(6)C
20、(1)还原、Fe-e-=Fe2+ 、氧化 、2I—-2e-=I2 、负、Fe2+-e-=Fe3+
(2)O2+4e-+4H+=2H2O
21、(1)a、CH4-8e-+OH-=CO32-+7H2O 、减小
(2)O2+4e-+2CO2=2CO3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