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15: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练习册共有70页,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1帕 B.35帕 C.70帕 D.140帕
2、把重6N、体积为8×10﹣4m3的物体投入足够多的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8N B.物体悬浮,F浮=6N
C.物体漂浮,F浮=6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8N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4、以下实验中,在进行多次实验时,无需用到不同液体的是(  )
A.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
C.测定液体的密度
D.研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C.用吸管喝饮料 D.刀口磨的很锋利
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小球,分别漂浮在酒精和水中,且ρ酒精<ρ水、ρ甲<ρ乙。则(  )
A.甲球的体积较小 B.甲球受到的浮力较小
C.两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D.两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8、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离心式水泵 B.船闸 C.用管子吸饮料 D.吸尘器
9、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
C.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10、两个相同的量筒内装有不同的液体甲、乙,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液体中,静止后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
C.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将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______(请写出它的名称)。
2、2008年1月23日,在北京开往四方(青岛)的D59动车组(时速至少达200km,可掀起8级大风)运行至安岳与昌邑间时,将正在进行复线施工的多名工人卷入车底,工人被卷入车底涉及我们所学过的物理规律是______;1月25日,319国道黔江段,工作人员向结冰路段撒盐化冰,请你就“冰熔化”一事,提出你认为其它可行的方法______。
3、如图所示,A为边长0.1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 牛,受到的压强是______ Pa,图乙中B所受到的压强为______ Pa。
4、小明在1楼时大气压为p1,沸点为t1。在10楼时大气压为p2,沸点为t2。则p1______p2,t1________ t2。(填“大于”、“小于”、“等于”)
5、一体积为80cm3的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则此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且此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则此物块在酒精中的状态是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静止后会有______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48年做的一个实验,他用一个封闭的木桶,桶内装满水,上面插一根很细的管子。他从楼房的阳台向管中灌水时,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数据,求管中装满水时:
(1)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2)若桶底底面积为1200cm2,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是多大?
2、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均为S、容器重力均为4.9牛,容器内盛有相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将两个密度不同、体积均为1×10-3米3的实心光滑柱体A、B分别竖直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和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如下表所示。
压强 放入A柱体 放入B柱体
p水(帕) 2450 2940
p容(帕) 2940 3920
(1)求放入A柱体后,水对甲容器底部的深度h;
(2)通过计算确定容器的底面积S;
(3)判断柱体B在水中的浮沉状态,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底面积为1×10﹣2m2,里面盛有0.2m深的水。正方体乙的质量为16kg、边长0.2m。
(1)求乙的密度ρ乙。
(2)求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乙。
(3)现将一个柱体A浸没在水后,水不溢出。此时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与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相等。求柱体A的体积VA。
4、体积为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5、如图所示,足够大圆柱形空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A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原长为L0;弹簧上端连有底面积为S0、高为h0的小圆柱形容器B,制成容器B的材料密度为,它竖直压在弹簧上且不与A容器壁接触,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往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已知:弹簧所受弹力F与其长度的变化量ΔL的关系式为FkΔL,k为已知常量;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且始终在弹性限度内。请你计算并分析:(水的密度为,不计弹簧的体积)
(1)小容器B的质量;
(2)向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
(3)当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还是压缩状态或保持原长不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一张纸的重力约为0.05N,则70页练习册为35张,总重力约为
G总=nG=35×0.05N=1.75N
一张纸的面积约为0.06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
由计算可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35Pa,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设物体浸没水中,则所受浮力为
F浮′=ρ水gV=1.0×103kg/m3×10N/kg×8×10﹣4m3=8N
物体的重力
G=6N
则有
F浮′>G
因此物体将上浮,最后漂浮于水面上,由浮沉条件得: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6N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D
【详解】
因为两容器液面相平,抽出部分液体之后液面仍然相平,所以抽出液体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容器底面积SA<SB,由V=Sh可知,液面相平,高度h相同,所以VA<VB,由于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所以G甲>G乙,即m甲>m乙;由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根据柱形容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A>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ρghS=ρgV=mg=G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A>FB,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
A.阿基米德原理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关系,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更换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实验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研究,故B不符合题意;
C.测定液体的密度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无需更换液体,故C符合题意;
D.研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为了总结出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变化规律,需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刀口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没有利用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
A.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小球,因为
ρ甲<ρ乙
由可知两球的体积
V甲>V乙
故A不符合题意;
BCD.根据G=mg可知它们的重力相等,甲乙漂浮在酒精和水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重力,由于两球重力相等,所以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由G=mg可知它们的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因为
ρ酒精<ρ水
由可知两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相等,故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
由题意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则液体的密度相同,由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又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由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A.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与连通器原理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用管子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嘴中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吸尘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灰尘的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就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故B错误;
C.三峡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正确;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B.因为密度计漂浮,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大小相等。由图知,密度计甲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B错误;
C.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大小相等,即在两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故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故C错误;
D.甲的密度较大,由,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根据压强公式有
F=pS
所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大于 升高 变大 温度计
【详解】
[1]由图中可知,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于瓶内液面,故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2]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时,大气压强减小,而瓶内气体压强较大,所以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升高。
[3]当管内水柱高度增大时,水深增大,由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h越大,则p值越大,因此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4]如果在瓶内装满水时,整个瓶子相当于温度计的玻璃泡,其工作原理也和液体温度计类似,因此可作为测量温度的仪器。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降低冰的熔点
【详解】
[1]列车行驶速度很快,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很快,压强很小、外侧压强大,这个压强差容易把人压向车底。因此,这一现象涉及的物理规律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盐水的熔点比较低,在冰冻的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
3、11 1100 100
【详解】
[1][2]对甲图中A受力分析可知,甲图中A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下的压力F及水平面B向上的支持力F1,物体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因水平地面B受到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所受的压力为
则B受到的压强为
[3]乙图中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压力F及水平面对物体向下的压力F2,同理可知B受到的压力为
则图乙中B受到的压强为
4、大于 大于
【详解】
[1]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1楼的气压高于10楼的气压,即p1大于p2。
[2]液体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因p1大于p2,故t1大于t2。
5、漂浮 0.95×103 沉底 64
【详解】
[1]假设此物块浸没于水中,则V排=V物,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1.0×103kg/m3×80×10-6×10N/kg=0.8N
物块放入水中实际受到的浮力
F浮′=m排g=76×10-3kg×10N/kg=0.76N<0.8N
因此,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处于漂浮状态。
[2]物快漂浮时,它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即
G=F浮′=0.76N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物块的质量为
已知物块的体积为80cm3,则物块的密度为
[3]因为物体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物体在酒精中会沉底。
[4]由可知,物体静止时排开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物=0.8×103kg/m3×80×10﹣6m3=64×10﹣3kg=64g
三、计算题
1、(1)3.92×104Pa;(2)4704N
【详解】
解:(1)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
(2)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
答:(1)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是3.92×104Pa;
(2)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力是4704N。
2、(1)0.25米;(2)0.01米2;(3)沉底的,理由见解析所示
【详解】
解:(1)由表格可知,当A放入容器中时,,由液体的压强公式可得
(2)由题意可知,实心体A、B体积相等,密度不同,如果两者同时浸没在水中,则两个容器中的水面高度应该相同,即压强相同。而由表格可知,,则表明两者不可能同时浸没。由可知,,又由于,所以,故A一定漂浮,且无水溢出。
水平面上的物体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水平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所以
则有,即容器的底面积为
(3)同理,若B漂浮或悬浮,则
不符合题意,所以B不可能是漂浮或悬浮的,故B只可能是沉底。
答:(1)放入A柱体后,水对甲容器底部的深度为;
(2)容器的底面积为;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只可能是沉底。
3、(1);(2);(3)
【详解】
解:(1)乙的密度
(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3)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为
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也为4000Pa,则水的深度为
柱体A的体积VA
答:(1)乙的密度;
(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3)柱体A的体积为。
4、2.94N
【详解】
解: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
答: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5、(1)(2)(3)见解析
【详解】
解:(1)未加水前,容器B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弹力的表达式为,容器B压缩弹簧(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则;所以,;则
(2)往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弹簧对容器B向下的拉力最大,容器B受到的浮力也达到最大;此时容器B排开水的体积:,最大浮力
弹簧的最大拉力:;根据容器B受力平衡可得

所以,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3)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时,即:容器B浸没在水中,则

而②;所以,比较①②可知:当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当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时,,弹簧保持原长;
答:(1)小容器B的质量为;
(2)向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3)当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时,当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当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时,,弹簧保持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