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随堂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随堂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8 18: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随堂检测
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率领四条蒸汽船惊醒日本“太平梦”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2、明治维新中,在经济上为了向西方学习日本政府提出了( )
A.武装倒幕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3.“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废藩置县 B.提倡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4.《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日本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日本“弃旧图新”的政治前提是( )
A.推翻幕府统治 B.美国军事侵略
C.日本迁都东京 D.恢复武士身份
5.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促进了社会进步
C.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D.摆脱了民族危机
6.体现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主张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建立近代化军队
C.提倡文明开化
D.积极扶持私人兴办企业
7.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C.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D.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8、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中引用如图,用以说明(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9.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  )
①废藩置县 ②推行地税改革
③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0.工业革命后,民主政治继续发展,有的国家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有( )
①俄国 ②日本 ③美国 ④法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以此向私人企业示范。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的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材料表明日本(  )
A.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 B.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近代化
C.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 D.改革中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12.下列哪位将军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
A.镰仓幕府 B.德川庆喜 C.室町幕府 D.德川家康
13.下列国家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俄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4.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利,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请问在这一时期天皇处于什么地位( )
A.天皇有实权
B.天皇大权旁落
C.天皇掌握行政权
D.天皇被废
15.19世纪后期,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16.《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即”在明治维新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力量”的是( )
A.允许土地买卖
B.发展近代工业
C.加强中央集权
D.生活习俗西化
二、非选择题
17、 日本从19世纪中期的落后封建小国发展成为今天的资本主义强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同答问题。
材料 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大力学习西方,毫不犹豫地采用当时来说堪称最新的方法,即利用铁路和轮船为中心的产业革命的成果,聘请外国专家;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大国崛起》
(1)1868年日本开始了什么改革?据材料指出日本近代化进程呈现什么特点?导致这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改革:促进民族交融)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古代历史上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族人民愿望、促进民族交融的是哪一改革?
(改革:促进民族自救)
(3)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世纪中期日本所经历的变迁,充分证明了这一道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大和停滞”显危机】
材料一 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统治产生了不满。
(1)根据材料一回答,日本停滞的根源是什么?
【“大刀阔斧”行改革】
材料二 国家的富强扎根于人民的富强,如果人民无知识……维新就只是一句空话,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努力就必定失败。
——木户孝允上天皇书
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试列举两例明治维新的其他措施。
【“脱贫致富”换新颜】
材料三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材料四 对待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材料中的“改变了自身”?
(4)阅读材料四,说明日本对外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日本的这种“模仿”行为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根据以上探究,请你谈一谈日本崛起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5DCCAC 6-10ADCCA 11-16ABBBAB
(1)改革:明治维新;特点:时间短,速度快;原因: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2)北魏孝文帝改革。(3)中国洋务运动,日本行明治维新。结果是中国洋务运动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其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1)幕府统治。
(2)措施: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作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大量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其他措施:废藩置县,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征兵制。(任举两例即可)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消极影响:给邻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5)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的长处,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坚持和平崛起。(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