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学优质课评比 第一章2 物质的量浓度

文档属性

名称 E5学优质课评比 第一章2 物质的量浓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1-15 16:12:49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编写人:孙长才 课时: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3.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微粒浓度间的换算。
2.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误差分析。
【自主学习】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表示 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 。
溶液中 质量与 质量之比。
表达式
 
 
单位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
①容量瓶上标有 、 和 。常见的容量瓶规格有 、 、 和 .
②应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用 天平代替。
用固体配制: 。
用液体配制: 。
2.配制过程
以配制500 mL、1.00 mol/L NaOH溶液为例。
(1)计算: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 g。
(2)称量:用 称量NaOH固体。
(3)溶解: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 溶解。
(4)转移:待烧杯中的溶液 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mL容量瓶。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次,洗涤液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要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合作探究】
1.将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形成的溶液即为1 mol/L的NaOH溶液吗?
2、将标准状况下22.4L NH3 溶于1L水即为1 mol/L的氨水溶液吗?
3、将1L 1 mol/L 的NaOH溶液与1L 2 mol/L 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L吗?
【公式推导】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
【思路分析】
2.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分析】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已知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ρ为溶液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思路分析】
4.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思路分析】
【典例感悟】
【例1】.(2010济南质检)(1)标准状况下,用氨气做“喷泉实验”,实验完毕后,当液体 进入烧瓶总容积的 2/3 时,假设溶质不外泄,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0 g·cm-3,则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感悟】:
【即时巩固】
1、(2010年潍坊调研)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 v/4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忽略Al3+水解) (  )
2.(2010年济南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mol·L-1
B.制成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3、(2007·山东理综,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 889 B.0.080 00 C.0.120 0 D.0.240 0
考点二、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合作探究】.★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配制溶液时要用到容量瓶,回答容量瓶时要注意什么?
②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是什么?
③容量瓶如何查漏?
④容量瓶能否用待配溶液润洗?
⑤能否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⑥能否用容量瓶配任意体积的溶液?
2.误差分析
根据 判断,误差来源的根本原因是:溶质的质量mB和溶液的体积V,若在操作中造成mB偏大或V偏小,则c偏大,若造成mB偏小或V偏大,则c偏小。
配制步骤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错误操作
因变量
C
n
V
①计算
计算结果m=5.85 g,称5.9 g
②称量
砝码生锈(没有脱落)
称量易潮解物质时操作过慢
③溶解
搅拌过程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④转移
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部分水
⑤洗涤
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
⑥定容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⑦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特别提醒】
(1)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
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
【典例感悟】
【例1】.(2010年威海调研)实验室需要480 mL 0.4 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 mL,③500 mL,④1 000 mL,本实验选用________(填序号)。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序号),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Cl时,物码倒置(1 g以下用游码):________。
②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________。
③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_。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________。
⑤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______________。
【感悟】:
【即时巩固】
1. 2010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 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2.实验室要配制2 mol/L稀硫酸250 mL。
(1)需要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________mL。
(2)配制过程中需要下列仪器中的 (填选项的标号)。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烧瓶 E.玻璃棒 F.胶头滴管 G.试管 H.250 mL容量瓶
(3)下列实验操作中,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
A.将稀释、冷却后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
B.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C.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烧杯中,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D.向烧杯中加入约100 mL蒸馏水。
E.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F.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
G.盖上瓶塞,并反复倒转摇匀。
H.用胶头滴管加水到瓶颈刻度处。
(4)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将“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入括号中)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数(  )。
定容时,仰视观察容量瓶刻度线(  )。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编写人:孙长才 课时: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3.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微粒浓度间的换算。
2.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误差分析。
【自主学习】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表示 单位体积 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 物质的量 。
溶液中 溶质质量与 溶液质量之比。
表达式
单位
mol/L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
①容量瓶上标有 温度 、 容积 和 刻度线 。常见的容量瓶规格有 100ml 、 250ml 、 500ml 、 1000ml 。
②应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用 托盘 天平代替。
用固体配制需用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用液体配制需用仪器: 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过程
以配制500 mL、1.00 mol/L NaOH溶液为例。
(1)计算: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20.0 g。
(2)称量:用 托盘天平 称量NaOH固体。
(3)溶解: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 水 溶解。
(4)转移:待烧杯中的溶液 冷却到室温 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500 mL容量瓶。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2~3次 次,洗涤液 移入容量瓶中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 胶头滴管 滴加蒸馏水至 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要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合作探究】
1.将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形成的溶液即为1 mol/L的NaOH溶液吗?
2、将标准状况下22.4L NH3 溶于1L水即为1 mol/L的氨水溶液吗?
3、将1L 1 mol/L 的NaOH溶液与1L 2 mol/L 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L吗?
【公式推导】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
【思路分析】
2.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分析】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已知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ρ为溶液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思路分析】
4.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思路分析】
根据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总量不变,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C1·V1+C2·V2=C(混) ·V(混)
【典例感悟】
【例1】.(2010年青岛模拟)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 000 g水中需加入________mol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浓度相等。(保留1位小数)
【解答】 (1)混合溶液的质量为:20.0 g+30.0 g=50.0 g,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0.0 g×14%+30.0 g×24%=10.0 g,
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n(NaCl)=4.3 mol。
【答案】 (1)20% (2)4.0 mol·L-1 (3)4.3
【感悟】解答本题应抓住以下关键点:
(1)质量具有加合性;
(2)溶液的体积不具备加合性,应通过密度求出混合液的体积。
【例2】.(2010济南质检)(1)标准状况下,用氨气做“喷泉实验”,实验完毕后,当液体 进入烧瓶总容积的 2/3 时,假设溶质不外泄,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0 g·cm-3,则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1)设该烧瓶的容积为V L,则烧瓶中含有NH3V L,所得溶液的体积也为2/3 V L,则有
(2)设每体积为1 L,则
=18.37mol·L-1
【答案】:(1) (2)18.37mol/L
【感悟】:
【即时巩固】
1、(2010年潍坊调研)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 v/4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忽略Al3+水解) (  )
【解析】V mL Al2(SO4)3溶液中n(Al3+)=
原Al2(SO4)3溶液中c(SO42-)=
通过题意知稀释了16倍,故稀释后c(SO42-)=
【答案】 C
2.(2010年济南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mol·L-1
B.制成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答案】 D
3、(2007·山东理综,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 889 B.0.080 00 C.0.120 0 D.0.240 0
【答案】D
考点二、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合作探究】★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配制溶液时要用到容量瓶,回答容量瓶时要注意什么?
②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是什么? ③容量瓶如何查漏?④容量瓶能否用待配溶液润洗?
⑤能否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⑥能否用容量瓶配任意体积的溶液?
1.误差分析
根据 判断,误差来源的根本原因是:溶质的质量mB和溶液的体积V,若在操作中造成mB偏大或V偏小,则c偏大,若造成mB偏小或V偏大,则c偏小。
配制步骤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错误操作
因变量
C
n
V
①计算
计算结果m=5.85 g,称5.9 g
增大
不变
增大
②称量
砝码生锈(没有脱落)
增大
不变
增大
称量易潮解物质时操作过慢
减小
不变
减小
③溶解
搅拌过程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减小
不变
减小
④转移
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不变
减小
增大
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部分水
不变
不变
不变
⑤洗涤
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
减小
不变
减小
⑥定容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不变
增大
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不变
减小
增大
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减小
不变
减小
⑦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不变
增大
减小
【特别提醒】
(1)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 减小 ,物质的量浓度 增大 ;
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 增大 ,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
(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加蒸馏水,一旦超过刻度线,要重新配制。
(3)配制时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因此容量瓶不必是干燥的,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结果。
(4)定容后必须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下降是由于一部分溶液附在了管壁和塞子上而浓度是固定的,不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否则浓度偏低。
【典例感悟】
【例1】.(2010年威海调研)实验室需要480 mL 0.4 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 mL,③500 mL,④1 000 mL,本实验选用________(填序号)。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序号),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________。
②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_。
③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________。
④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操作步骤为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2)容量瓶的规格相对固定,当所配制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规格不符时,应选择规格稍大的。
(3)选择仪器时,特别注意不能遗漏特别小的仪器,如药匙、胶头滴管等。
(4)溶液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有两种用途:搅拌和引流。
(5)进行误差分析时,应结合c=n/V 分别分析错误操作对n和V的影响,进而确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1)①②④③⑤ (2)③ (3) 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胶头滴管、量筒 (4) 搅拌和引流 (5)①偏高 ②偏低 ③偏低 ④无影响
【感悟】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一是容量瓶的规格无480 mL,应选择容量大于但又接近480 mL的容量瓶;二是选择仪器时不要有遗漏,可结合操作步骤进行排查;三是分析误差时要结合c=n/V 分别分析错误操作对n以及V的影响。
【即时巩固】
1. 2010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 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 由 c= 知,c与n成正比关系,与V成反比关系。A项,称取KMnO4量偏小,则c偏低;B项,KMnO4有损失,则c偏低;C项,俯视定容,V偏小,则c偏大;D项,又加水,V偏大,则c偏小。
【答案】C
2.实验室要配制2 mol/L稀硫酸250 mL。
(1)需要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________mL。
(2)配制过程中需要下列仪器中的 (填选项的标号)。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烧瓶 E.玻璃棒 F.胶头滴管 G.试管 H.250 mL容量瓶
(3)下列实验操作中,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
A.将稀释、冷却后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
B.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C.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烧杯中,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D.向烧杯中加入约100 mL蒸馏水。
E.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F.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
G.盖上瓶塞,并反复倒转摇匀。
H.用胶头滴管加水到瓶颈刻度处。
(4)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将“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入括号中)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数(  )。
定容时,仰视观察容量瓶刻度线(  )。
【解析】 (1)根据稀释定律可得:
=2 mol/L×250×10-3L
V(H2SO4)=27.2 mL。
(2)稀释液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仪器为: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250 mL容量瓶。
(3)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操作程序,全面分析解答即可。
(4)量筒:小刻度在下,大刻度在上,仰视偏高。分析如下图:
定容时,仰视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3、实验室需要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 .称取12 .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 .称取8 .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 .称取12 .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4、配制100mL1mol/LNaCI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一样的纸,然后将NaCI放在纸片上称量
B把称得的NaCI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
D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物质的量浓度》课下练案
一、选择题
1.(2010日照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从1 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 mol/L
C.配制500 mL 0.5 mol/L的CuSO4溶液,需62.5 g胆矾
D.中和100 mL 1 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 4 g
2.(2007海南·12)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1为 ( )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3.(2010年临沂质检)传统的引爆炸药由于其中含Pb,使用时将产生污染,同时其引爆后的剩余炸药还严重危害接触者的人身安全,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已知10 mL Na2R溶液含Na+的微粒数为N个,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N×10-2 mol/L B. mol/L
C.mol/L D.mol/L
4.V L Fe2(SO4)3溶液中含Fe3+m g,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5.(2010昌乐月考)已知Cl2与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NaClO3和H2O,现将一定量的Cl2分成两等份,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NaOH溶液和Na2SO3溶液,均恰好完全反应,则NaOH与Na2SO3的浓度之比为(  )
A.1∶1 B.1∶2
C.2∶1 D.3∶1
6.(08年山东理综·13)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2 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D.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NH4Cl溶液与2 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7.使用胆矾配制1 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解在1 L水里
B.称取胆矾25 g,溶解在1 L水里
C.将25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D.将16 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8.配制250 mL 0.10 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9.(2010·东营模拟)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 水后,变为28%的
KOH溶液80 mL,该8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5 mol/L B.6 mol/L C.6.25 mol/L D.6.75 mol/L
★10. 浓度为0.5 mol/L的盐酸1 L,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A.加入0.125 L浓度为5 mol/L的盐酸
???? B.将溶液加热浓缩至0.5 L
???? C.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 L
???? D.加入10 mol/L的盐酸0.1 L,再加水稀释至1.5 L
11.(2008四川卷)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2.(2010·烟台模拟)配制50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 。
(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 (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 。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填“32.6 g”或“31.61 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50
20
20
10
5
称量(取用砝码)过程
 
 
 
 
 
(3)配制方法:设计五个操作步骤:
①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③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小心洗涤2~3次后移入容量瓶。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
试将以上操作排出先后顺序。
(4)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 mol·L-1,原因可能是 。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D.胶头滴管加水后定容时仰视刻度
★13.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2)用w、ρ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3)用c、ρ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________。
14、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物质的量浓度为、密度为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水的密度为)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D
B
D
C
A
C
C
C
D
C
12、解析 (1)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0.5 L×0.5 mol·L-1×40 g·mol-1=10 g。
(2)由题述现象可知,天平左边轻,右边重,故左边的托盘将高于右边的托盘。为此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左旋移动,或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左旋。根据天平横梁可知应是32.6 g,其中30 g为所加砝码的质量,2.6 g是游码质量。
(3)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操作步骤可知其顺序为①③④②⑤。
(4)0.48 mol·L-1比0.5 mol·L-1小,故其原因是A:由于固体NaOH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使NaOH固体质量减少;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溶质NaOH减少;D:胶头滴管加水后定容时仰视刻度,加水过多,NaOH溶度偏低;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答案 (1)10 g
(2)高于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左旋移动,或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左旋,直至天平平衡32.6 g
砝码质量/g
50
20
20
10
5
称量(取用砝码)过程
↑↓

↓↑

↓↑
(3)①③④②⑤ (4)ACD
13、(1)mol·L-1  (2)mol·L-1
(3)×100%  (4)g
14、解析:很多同学认为氨水中的溶质为,导致计算出错。其实,我们习惯认为氨水中的溶质为。设水的体积为1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可得:
解得,故1体积水吸收378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答案:378体积
课件33张PPT。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授课人:孙长才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单位体积物质的量溶质溶液mol·L-1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
①容量瓶上标有 、 和 。常见的容量瓶规格有 、 、 和 .
②应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用 天平代替。
用固体配制需用仪器:

用液体配制需用仪器:
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温度容积刻度线托盘100ml250ml500ml1000ml2.配制过程
以配制500 mL、1.00 mol/L NaOH溶液为例。
(1)计算: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 g。
(2)称量:用 称量NaOH固体。
(3)溶解: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
溶解。
(4)转移:待烧杯中的溶液 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mL容量瓶。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次,洗涤液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20.0托盘天平冷却至室温5002~3移入容量瓶中蒸馏水(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胶头滴管液面与刻度线相切1.将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形成的溶液即为1 mol/L的NaOH溶液吗?
2、将标准状况下22.4L NH3 溶于1L水即为1 mol/L的氨水溶液吗?
3、将1L 1 mol/L 的NaOH溶液与1L 2 mol/L 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L吗?
考点一、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思路分析:第一步第二步公式推导2.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思路分析:第一步第二步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 已知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ρ为溶液密度g·cm-3,
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此公式可按溶液体积为1 L进行推导,推导过程如下:思路分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4.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思路分析: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C1·V1+C2·V2=C(混) ·V(混)
根据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总量不变,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例1.(2010济南质检)(1)标准状况下,用氨气做“喷泉实验”,实验完毕后,当液体 进入烧瓶总容积的 时,假设溶质不外泄,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0 g·cm-3,则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解析:(1)设该烧瓶的容积为V L,则烧瓶中含有氨气 V L,所得溶液的体积也为 V L,则有
(2)设每体积为1 L,则

=18.37mol·L-1

???答案: (1) (2)1、(2010年潍坊调研)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忽略Al3+水解) (  ) C【解析】 V mL Al2(SO4)3溶液中n(Al3+)=
原Al2(SO4)3溶液中c(SO
通过题意知稀释了16倍,故稀释后c(SO
2.(2010年济南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 其浓度仍是1mol·L-1
?B.制成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D3、(2007·山东理综,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 889 B.0.080 00 C.0.120 0 D.0.240 0B答案 :B考点二、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配制溶液时要用到容量瓶,回答容量瓶时要注意什么?回答容量瓶时要带有规格。②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是什么?③容量瓶如何查漏?检查方法是:加水→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④容量瓶能否用待配溶液润洗?⑤能否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⑥能否用容量瓶配任意体积的溶液?2.误差分析
根据 判断,误差来源的根本原因是:溶质的质量mB和溶液的体积V,若在操作中造成mB偏大或V偏小,则c偏大,若造成mB偏小或V偏大,则c偏小。 增大不变增大增大不变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减小不变减小不变减小增大无影响不变无影响减小不变减小不变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增大减小不变减小不变增大减小(1)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 减小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 增大减小【特别提醒】(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加蒸馏水,一旦超过刻度线,要重新配制。
(3)配制时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因此容量瓶不必是干燥的,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结果。
(4)定容后必须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下降是由于一部分溶液附在了管壁和塞子上而浓度是固定的,不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否则浓度偏低。【特别提醒】 例1.(2010年威海调研)实验室需要480 mL 0.4 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 mL,③500 mL,④1 000 mL,本实验选用________(填序号)。(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序号),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④③⑤③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胶头滴管、量筒
①②③④搅拌和引流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________。
②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_。
③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________。
④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______________。
偏高偏低偏低无影响【感悟】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一是容量瓶的规格无480 mL,应选择容量大于但又接近480 mL的容量瓶;二是选择仪器时不要有遗漏,可结合操作步骤进行排查;三是分析误差时要结合c= 分别分析错误操作对n以及V的影响。1. 2010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 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 ??C2.实验室要配制2 mol/L稀硫酸250 mL。
(1)需要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________mL。
(2)配制过程中需要下列仪器中的 (填选项的标号)。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烧瓶 E.玻璃棒 F.胶头滴管 G.试管 H.250 mL容量瓶27.2BCEFH
(3)下列实验操作中,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
A.将稀释、冷却后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
B.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C.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烧杯中,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D.向烧杯中加入约100 mL蒸馏水。E.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F.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
G.盖上瓶塞,并反复倒转摇匀。
H.用胶头滴管加水到瓶颈刻度处。DCAEBFHG(4)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将“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入括号中)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数(  )。
定容时,仰视观察容量瓶刻度线(  )。偏高偏低(4)量筒:小刻度在下,大刻度在上,仰视偏高。分析如下图:
定容时,仰视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解析】 (1)根据稀释定律可得:
=2 mol/L×250×10-3L
V(H2SO4)=27.2 mL。3、实验室需要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 .称取12 .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 .称取8 .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 .称取12 .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D【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2.??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分析,培养学生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实验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细节的分析,培养学生 的“定量”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2.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对于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自主学习】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__,
3.常用单位:___________
4.定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公式:
依据: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其物质的 和 保持不变(守恒)
2.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

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点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需要的仪器:
容量瓶( mL、 mL、 mL、 mL、 mL等)
天平(称固体)或量筒(量液体)
、 、 、
(二)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
1.计算:求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溶液的体积。
2.称量:称溶质的质量或量取原溶液体积。
3.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或稀释溶质 。
4.冷却:冷却到室温。
5. :用 引流溶液至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和 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6.定容:加蒸馏水稀释至离刻度线 ,改进 加水至刻度。
7. :将容量瓶用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8.移存:将容量瓶中液体转移到指定容器。
(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误差分析
依据 :
凡能使溶质的 增大,或使溶液 小的操作都会使溶液的浓度增大.反之,则会使溶液浓度减小.
【合作探究】
考点1: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典例1】:
1.0L 1mol/LH2SO4中溶质以     存在,物质的量分别是     。从其中取出10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以上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
感悟:
① 同C、同V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
② 从一溶液中取出任一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但溶质的 和质量都 。
③ 溶液中离子浓度等于     。
即时巩固1,2,3
考点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典例2】
将50mL0.2mol/L的H2SO4和 150mL0.8mol/L的H2SO4溶液混和后的物质的量浓度? (稀溶液混合一般体积不变)
【即时巩固】: 4.
【典例3】
配制500mL1mol/L的H2SO4,需要密度为1.84g/mL、98%的浓H2SO4多少mL?
【典例4】在标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所得溶液密度为1.19g/cm3,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感悟:
解计算题的方法一般采用守恒法: 守恒 , 守恒
【即时巩固】:5,6
考点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典例5】
讨论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1)称量5.2克NaOH固体时左码右物; ( )
(2)固体物质发生潮解; ( )
(3)量取原溶液时仰视量筒读数; ( )
(4)量取原溶液时仰视滴定管读数; ( )
(5)容量瓶中残留有蒸馏水; ( )
(6)溶解时未冷却; ( )
(7)洗涤液未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 )
(8)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 )
【典例6】
配制10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感悟:
【即时巩固】:7,8,9
【即时巩固】
1.(09浙江卷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1mol·L-1的蔗糖溶液 B. 0.01mol·L-1CaCl2的溶液
C.0.02mol·L-1NaCl的溶液 D. 0.02mol·L-1CH3COOH的溶液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2 L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8NA B.500 mL溶液中NO浓度为0.2 mol/L
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 D.500 mL溶液中NO总数为0.2NA
3.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A.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
4.0.5mol/L的Na2CO350mL,加水稀释到250mL,稀释后的浓度是多少?
5.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标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个体积的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3,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即时巩固】
7.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8.配制100 mL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质量一样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片上进行称量
B.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各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
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9.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出27.8 g绿矾,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__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4)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_____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_______________。
【课下作业】见讲义
课时作业
1.若20 g密度为d g· cm-3的Ca(NO3)2(aq)里含有1 g Ca2+,则NO的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2.5d mol/L D.1.25d mol/L
2.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
3.实验中需用2.0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
A.950 mL;201.4 g B.1 000 mL;212 g C.100 mL;21.2 g D.500 mL;100.7 g
4.在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g)溶于1 000 cm3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5.已知某饱和溶液的以下条件:①溶液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体积 ④溶质的摩尔质量 ⑤溶质的溶解度 ⑥溶液的密度,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组合是 ( )
A.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6.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线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线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①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7.(2008·杭州模拟)t℃时,将w g化合物A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制得Y g饱和溶液,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饱和溶液密度为d g·cm-3,其质量分数a%,t℃时,A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8.配制100 mL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质量一样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片上进行称量
B.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各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
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9.(2008·四川理综,13) 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
A. B.
C. D.
10.物质的量为a mol的CaCl2溶解在1 mol H2O中,测得溶液中Cl-与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则a为 ( )
A.0.05 mol B.0.1 mol
C.0.5 mol D.10 mol
11.(2008·南京模拟)硫酸镁、硫酸铝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100 mL中,SO物质的量浓度为
0.10 mol/L,加入0.30 mol/L NaOH溶液到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不再溶解为止。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 mL。过滤,在所得滤液中AlO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25 mol/L B.0.050 mol/L C.0.10 mol/L D.0.25 mol/L
12. (2009·汉沽一中高三月考) t℃时CuSO4的溶解度是S g,其饱和溶液密度d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向足量饱和溶液中加入m g无水CuSO4或蒸发掉n g水后恢复t℃,均能获得W g胆矾晶体,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mol·L-1?
B.S=
C.m=g
D.W=g
13.(08山东卷)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D.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 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1 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14.(07山东卷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 mol· 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mol·L-1)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②
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
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B.0.08000
C.0.1200 D.0.2400
15.28 g KOH固体必须溶解在________g水中,才能使每200个水分子中有1个K+。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该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16.标准状况下336 L的NH3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若该溶液的密度为
a g/cm3,则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将上述氨水全部转化为NH4Cl,所需4 mol/L的盐酸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硫酸:化学纯(CP)(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3
质量分数:98%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240 mL 4.6 mol/L的稀H2SO4,则需要取_______mL的该硫酸。将上述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4.6 mol/L稀H2SO4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用1 mol/L稀H2SO4润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某学生取出少量试剂瓶中的硫酸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入几片铝,结果铝片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也未发现铝片溶解,试帮助该同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化合物X的水溶液中,X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0,其水溶液的密度为1.40 g/m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答案
1-5 C、B、B、D、C 6-10A、A、A、C、A
11-14 B、C、A、B
15 1 800 c(OH-)=0.2735ρ mol/L
16 20.32% 11.95a mol/L 3.75 L
17 (1)18.4 (2)60.0 将浓硫酸沿器壁(或玻璃棒)缓慢注入水里,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溶液
(3)①偏高 ②偏高 ③偏低 (4)常温下,铝在浓H2SO4中发生“钝化”
18 2.59 mol/L
课件39张PPT。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邹城一中 林 东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2.??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分析,培养学生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实验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细节的分析,培养学生 的“定量”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2.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对 于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自主学习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__,
3.常用单位: ___________
4.定义式: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mol/L cB【典例1】:
1.0L 1mol/LH2SO4中溶质以     存在,物质的量分别是     。从其中取出10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以上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  H+ SO42- 2mol 1mol 1mol/L 2 mol/L 1 mol/L 感悟:
① 同C、同V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
② 从一溶液中取出任一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都    。
③ 溶液中某离子浓度等于
。相等不变减少溶液浓度乘以溶质电离出该离子的个数1.(09浙江卷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1mol·L-1的蔗糖溶液
B. 0.01mol·L-1CaCl2的溶液
C.0.02mol·L-1NaCl的溶液
D. 0.02mol·L-1CH3COOH的溶液C【即时巩固】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2 L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8NA
B.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2 mol/L
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
D.500 mL溶液中NO3-总数为0.2NAAB3.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A.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B考点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公式
C1V1= C2V2

依据: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守恒)
(2).求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
C总V总=C1V1+ C2V2依据:同物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守恒)【典例2】
将50mL0.2mol/L的H2SO4和 150mL0.8mol/L的H2SO4溶液混和后的物质的量浓度? (稀溶液混合一般体积不变)【即时巩固4】
0.5mol/L的Na2CO3溶液50mL,加水稀释到250mL,稀释后的浓度是多少?解:C = 0.1mol/L250ml × C = 0.5mol/L × 50ml (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依据:【典例3】
配制500mL1mol/L的H2SO4,需要密度为1.836g/mL、98%的浓H2SO4多少mL?解:
C(浓H2SO4)=1.836g/mLх1000mLх98%98g/molх1L=18.4mol/L18.4mol/L?X = 1mol/Lх0.5L
解之:X=0.027L=27mL【典例4】
在标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所得溶液密度为1.19g/cm3,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即时巩固5】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mol/L【即时巩固6】在标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个体积的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3,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考点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需要的仪器:
容量瓶(规格)( mL、 mL、
mL、 mL、 mL等)
天平(称固体)或量筒(量液体)
50 100
250 500 1000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二)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1.计算:求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溶液的体积。2.称量:称溶质的质量或量取原溶液体积。3.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或稀释溶质 。4.冷却:冷却到室温。5. :用 引流溶液至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6.定容:加蒸馏水稀释至离刻度线 ,改用 加水至刻度。7. :将容量瓶用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8.移存:将容量瓶中液体转移到指定容器。溶解或稀释转移和洗涤玻璃棒烧杯和玻璃棒1~2cm胶头滴管摇匀(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误差分析 凡能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或使溶液体积减小的操作都会使溶液的浓度增大.反之,则会使溶液浓度减小. 依据:讨论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1)称量5.2克NaOH固体时左码右物;
(2)固体物质发生潮解;
(3)量取原溶液时仰视量筒读数;
(4)量取原溶液时仰视滴定管读数;
(5)容量瓶中残留有蒸馏水;
(6)溶解时未冷却;
(7)洗涤液未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8)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BBAB【典例5】CABB配制10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D 【典例6】7.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B 【即时巩固】8.配制100 mL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质量一样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片上进行称量
B.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各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
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AD9.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出27.8 g绿矾,把它放
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
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
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4)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____________________感悟(4)误差分析依据再见!谢谢!2010年5月25日C巩固练习BBDCAACABC物质的量浓度专题复习 学案
知识与技能: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知识体系]
知识点一: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
习题1 1mol/L的Na2SO4溶液是 ( )
A.溶液中含有1mol Na2SO4 B.1升水中加入142g Na2SO4
C.1mol Na2SO4溶于1mol水中
D.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000mL
习题2 下列对物质的量浓度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水的体积,单位是mol/L.
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均可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们在表示同一溶液时数值和单位是一样的。
物质的量浓度就是物质的质量浓度。
【反思感悟】(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中的V指的是__________体积
(3)由于溶液是均一的,从该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与原来_________,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_____。
知识点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习题3 16g氢氧化钠溶于一定量水中得到200m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 B.2mol/L C.3mol/L D.3.6mol/L
习题4 用硫酸铜晶体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目前能够求物质的量的公式有用质量求:_________用气体体积求:_____________用微粒个数求:_________________。在已知物质的量的前提下,要求算物质的量浓度只需求算_______即可。
习题5 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 ) (请注明计算过称)
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
【反思感悟】溶液体积求算方法一:
对于稀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6在标况下,700升氨气溶解于1升水中,得到密度为0.85g/cm3的氨水。则此氨水中NH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
(请注明计算过程)。
【反思感悟】溶液体积求算方法二:
对于已知混合溶液密度的习题,溶液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_。
习题7 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这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请注明计算过程)
A.5mol/L B.6mol/L C.6.25mol/L D.6.75mol/L
【反思感悟】 结合以上习题可知,溶液在稀释或蒸发的过称中应遵循_____守恒和_________守恒,公式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习题8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其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符号表示的物理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物理量单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习题9 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250毫升,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反思感悟】1.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有:
计:计算所需要固体的质量或液体的体积.
称:用___________称取固体的质量,该仪器的精确度为______,称量普通药品(如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量特殊药品(如氢氧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量取液体的体积,该仪器的精确度为___________。
溶:将称量出的固体或液体放在小烧杯内进行溶解。溶解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将冷却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_________引流。
洗:用蒸馏水洗涤________和________。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定:向容量瓶中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厘米处,改用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
摇:将配制好的溶液摇匀,转移至试剂瓶中保存。
知识点四 配制溶液的误差分析
(1)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则结果___________。
(2)若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则结果_________。
(3)若定容时仰视刻度,则结果_______。
(4)若定容时俯视刻度,则结果________。
(5)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则结果___。
【反思感悟】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误差分析。若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偏大,则浓度______,反之,浓度_______.若物质的量一定,体积偏大,则浓度______,反之,浓度_________.
答案
习题1.D
习题2.A
【反思感悟】(1)c=n/V (2)溶液 (3)相同 不同
习题3.B
习题4.12.5克
【反思感悟】n=m/M n=V/Vm n=N/NA
溶液体积
习题5.C
【反思感悟】各溶液体积之和
习题6.34.75% 17.35mol/L
【反思感悟】V混=m混/ρ混
习题7.C
【反思感悟】物质的量 质量 C1V1=C2V2 m1W1%=m2W2%
习题8. 18.4 mol/L
【反思感悟】
C 为物质的量浓度 ρ为密度 W2% 为质量分数 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C 的单位是mol/L ρ的单位是g/cm3 M的单位是g/ mol
习题9. B C A F E D
【反思感悟】(2)托盘天平 0.1克
左右盘各放一张相同大小的纸片,在左盘称氯化钠
将氢氧化钠放在小烧杯内称量
量筒 0.1毫升
(3)在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玻璃棒 (5)玻璃棒 烧杯 (6)胶头滴管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误差分析:(1)偏低 (2)偏高 (3)偏低 (4)偏高 (5)
【反思感悟】c=n/V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物质的量浓度专题复习教案
【引入】目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个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一个是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溶剂的质量。今天我们来重点复习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
【过渡】请大家拿出预习讲义,展示预习成果。
【学生展示】习题1和习题2答案,以及知识点一反思感悟。
【教师强调】公式中的体积一定是溶液的体积。
【学生展示】习题3和习题4,以及反思感悟。
【过渡】求算体积的方法有哪些呢?
【学生展示】习题5以及反思感悟。
【教师补充】只要习题中注明“溶液混合后体积改变忽略不计”的,溶液的体积就可以加和。
【学生展示】习题6以及反思感悟
【教师强调】各步骤表示的物理意义。
【学生展示】习题7以及反思感悟。
【典型例题1】例1: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1(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密度为ρ2(g/cm3)的硫酸,已知ρ1>ρ2,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 ( )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mL
【解析】设加入水的质量为m克,根据水的密度是1g/ml可知,水的体积为m毫升。根据物质的量守恒知:
18*(100/ρ1 )=9*[(100+m)/ρ2 ]化简可得:ρ2/ρ1=(100+m)/200。又因为ρ1>ρ2,所以ρ2/ρ1<1,即(100+m)/200<1,所以m<100。答案选A
【教师总结】这两个练习很好的将守恒关系和体积的求算结合在一起,体积依然是用密度来求。下面我们接着看有关密度的练习。
【学生展示】习题8及其解题思路
【扩展】已知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 (g/cm3),溶质摩尔质量为Mg/mol的任意溶液,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讲解】取溶液V L,则溶液的质量为1000V*ρ,溶质的质量为1000V*ρ* W%,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000V*ρ* W%/M,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V*ρ* W%/MV,消去V可得,
物质的量浓度=1000*ρ* W%/M
【典型例题2】实验室常用的65%的稀硝酸,密度为1(4 g / cm3,计算该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若要配制3 mol / L的硝酸100 mL,需要这种浓硝酸多少硝酸?
【答案】:14(4 mol / L;20(8 mL。
【解析】:c==14(44 mol / L
14(44 mol / L×V=3 mol / L×100 mL
V=20(8 mL
【总结】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求算核心是根据公式C=n/V进行,缺少什么量就要求什么量。
【播放视频】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视频操作。
【学生展示】习题9以及反思感悟。
【教师讲解】容量瓶的使用。(重点强调容量瓶的刻度,检验是否漏水的方法,以及使用规格。)
【学生展示】误差分析和反思感悟
【教师讲解】仰视和俯视的误差分析。
【随堂检测】
1.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10mL0.1mol·L-1的AlC13溶液 B.20mL0.2mo1·L-1的CaC12溶液
C.30mL0.5mo1·L-1的KClO3溶液 D.100mL0.25mo1·L-1的NaC1溶液
2.某学生配制0.1mol/L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 )
A. 空盘时天平指针指向左边 B. 把烧碱放在纸上称量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 使用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烧碱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 B. 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C. 影响不大,不再处理 D. 重新配制
4.实验室配制1mol·L-1盐酸250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
A.250容量瓶 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 D.烧杯
5.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mol/L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
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6.0.5 L AlCl3溶液中Cl-为9.03×1022个,则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1 mol·L-1 B.1 mol·L-1 C.3 mol·L-1 D.1.5 mol·L-1
7.将40g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A,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将50mLA加水稀释至100mL后,得溶液B,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将10mLB溶液与密度为1.11g/cm3 9%的NaOH洗涤剂10mL混合,该混合溶液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8.足量的锌粉与500mL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 2L,则这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物质的量浓度
执 教 人: 胡 玉
指导教师:刘庆瑞 李明立 邱开志 张殿景 梁爱华 刘坤华
物质的量浓度专题复习 练案
1.200mL密度为1.20g/mL、质量分数为31%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 B.3mol/L
C.6mol/L D.7.2mol/L
2.将aL标准状况下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中制得100mL盐酸,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a/22400mol/L B.a/2.24mol/L
C.a/22.4mol/L D.a/11.2mol/L
3.某300mLKOH溶液中含有84g溶质。现欲配制1mol/LK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3︰4
C.2︰1 D.2︰3
4.用10 mL的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
A.3∶2∶2 B.1∶2∶3
C.1∶3∶3 D.3∶1∶1
5.下列关于0.1mol/LBa(NO3)2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
A.该溶液可由1L水中溶解0.1molBa(NO3)2制得
B.1L溶液中含有Ba+和NO3-离子总数为3×6.02×1022
C.0.5L溶液中Ba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D.0.5L溶液中N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6.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混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2mol·L-1 B.1mol·L-1
C.0.5mol·L-1 D.0.25mol·L-1
7.实验中需2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为( )
A.1 000 mL 212 g B.950 mL 201.4 g
C.500 mL 286 g D.任意规格 572 g
8.10 g 98%的浓硫酸,密度1.84 g·mLˉ1,与10 mL18.4mol·Lˉ1的硫酸的浓度相比较,结论是 ( )
A.相同 B.前者浓
C.后者浓 D.无法比较
9.10mL0.8mol/LMn+的溶液,恰好能沉淀30mL0.4mol/LCO2-3的溶液,则n为( )
A 1 B 2 C 3 D 4
*10.将12mol/L的盐酸(ρ=1.10g/cm3)50mL稀释成6mol/L的盐酸(ρ=1.10g/cm3),需加水的体积为( )
A.50mL B.50.5mL
C.55mL D.59.5mL
11.将1L0.2mol/L NaCl溶液和1L0.2mL/L硫酸钠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变为二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 )
A.0.2mol/L B.0.3mol/L
C.0.6mol/L D.0.8mol/L
12.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烧碱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溶液呈 (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13.用1000 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5 mol/kg的硫酸的密度是1.2894 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3.56 mol/L B.4.33 mol/L
C.5.00 mol/L D.5.23 mol/L
14.体积为VmL,密度为ρg/cm3的溶液中,含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 g,溶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质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等于12.5% B. 大于12.5%
C. 小于12.5% D. 无法确定
16.(6分)(1)在标准状况下,将一充满HCl气体的集气瓶倒放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充分溶解后,溶液充满集气瓶,若假设HCl全部留在集气瓶中,则集气瓶内所得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
17. 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两次用到小烧杯,其作用分别是 ( 和 ( ;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 和 ( 。
*18. 将溶液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的稀H2SO4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质量分数变为2a%.此时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为:c2________2c1(填>、<、=)
19. 实验室配制500 mL0.1 mol·L-1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_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是______g(1g以下用游码)
(3)用托盘天平和小烧杯称出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其正确操作顺序的标号为_______________(同一步骤可用多次)
A.调整零点 B.将游码移至刻度尺的零刻度处
C.将碳酸钠晶体放入小烧杯中称量 D.称量空的小烧杯
E.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 F.记录称量结果.
(4)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加水时越过刻度线_________
B.忘记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__________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_________
D.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______________
20. 将BaCl2·xH2的晶体2.44g 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此溶液25mL,与50mL 0.1mol/L的AgNO3溶液相作用,刚好把Cl-离子沉淀完全.求:
(1)2.44g BaCl2·xH2O的物质的量?
(2)求Ba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3)求BaCl2·xH2O的x值。


答案
1.C 2.B 3.A 4.C 5.D 6.A 7.A 8.A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C
16.0.045mol/L
17.称量 溶解 搅拌 引流
18. 大于
(1)14.3 (2)13.7 (3)ADCFDB (4)药匙、烧杯、玻璃棒、滴管、容量瓶 (5)偏低
偏低 不变 偏低
20. (1)0.01mol (2)244 (3)2
课件9张PPT。物质的量浓度专题复习邹城一中
高二化学组
胡 玉2010年5月19日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1(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密度为ρ2(g/cm3)的硫酸,
已知ρ1>ρ2,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mL 跟踪练习1 扩展 已知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
(g/cm3),溶质摩尔质量为Mg/mol
的任意溶液,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
浓度。取溶液V L 1000V*ρ 溶液的质量 1000V*ρ* W% 溶质的质量 1000V*ρ* W%/M 溶质的物质的量 1000V*ρ* W%/MV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公式例题实验室常用的65%的浓硝酸,密度为1?4 g / cm3,计算该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若要配制3 mol /L的硝酸100 mL,需要这种浓硝酸多少毫升? 解析 总结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V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溶液体积
求算方法 稀溶液中,体积可以加和 已知混合溶液密度的,
要根据 V混=m混/ρ混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计、称、溶、转、洗、定、摇容量瓶的使用:温度,容积,刻度线(2)标识:(1)规格:50mL、 100mL、250mL、
500mL、1000mL等(3)用途: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①查漏
容量瓶使用前的第一步操作是要检查是否漏水
(4)注意事项:
加水、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②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但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③不能溶解、稀释、作为反应容器和长期贮存溶液。④只能配制容量瓶瓶身上规定容积的溶液。检查方法:俯视仰视 定容时,俯视刻度
定容时,仰视刻度加水少了加水多了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