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8 23: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练题(一)
(三角形的证明)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2.如图1,在△ABC中,AB=AD=DC,,∠C=40°,则∠BAD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
图4
)3.如图2,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于点D,PD=6,则点P到边OB的距离为(  )
(
图1
) (
图3
) (
图2
)A.6 B.5 C.4 D.3
4.如图3,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0°
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两条边对应相等
(
图5
)6.如图4,在Rt△ABC中,∠B=90°,∠A=30°,DE垂直平分斜边AC,交AB于D,E是垂足,连接CD.若BD=1,则AD的长是(   )
A. B.2 C.1 D.
7.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和CD的延长线交于点E,
若点P使得,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   )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
C.组成∠E的角平分线 D.组成∠E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E点除外)
(
图6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答案填在该题的横线上.
8. 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为60°,则另一锐角为   .
9.如图6,等腰△ABC的底角为72°,腰AB的垂直平分线
交另一腰AC于点E,垂足为D,连接BE,则∠EBC的度数为   .
(
图7
)10. 如图7,PD⊥OA,PE⊥OB,点D、E为垂足,
PD=7cm,当PE=   cm时,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11.如图8,在△ABC中,AD⊥BC于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确定△ABC是等腰三角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
(
图8
)12.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
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13.写出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 ,
逆命题是 命题.(填“真”或“假”)
(
图9
)14.在Rt△ABC中,∠C=90°,∠A=30°,AB=6cm,
则BC=   cm,AC=   cm.
15. 如图9,点A的坐标是(2,2),若点P在x轴上,
且△APO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是  .
三、解答下列问题: 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解答过程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及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a、b满足方程组,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17.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AC=3,BC=4,若设CD=x, 则DB=  .(直接填答案),并求x的值.
18.本题满分10分
已知:∠AOB,点M、N.
求作:点P,使得它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且到M、N两点的距离也相等.
(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9.本题满分10分
如图,点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为C、D.
求证:(1)∠ECD=∠EDC;
(2)OC=OD;
(3)OE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练题参考答案
(三角形的证明)
选择题:
A A A C D B D
二、填空题:
8. 30° 9. 36° 10.7 11. BD=CD 12.20
1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真 14. 3, 15. (2,0)或(4,0)或(2,0)或(﹣2,0)
三、解答题:
16.解方程组得,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1. 
若腰长为1,底边长为2,由1+1=2知,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
若腰长为2,底边长为1,则三角形的周长为5.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
17.CD=x,则DB=4-x.如图,过点D作DE⊥AB于E,
∵∠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 ∴DE=CD,
由勾股定理得,AB=,
S△ABC=AB DE+AC CD=AC BC,即×5x+×3x=×3×4, 解得x=
18.略.
19.证明:(1)∵OE平分∠AOB,EC⊥OA,ED⊥OB,
∴ED=EC,即△CDE为等腰三角形, ∴∠ECD=∠EDC;
(2)∵点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
∴∠DOE=∠COE,∠ODE=∠OCE=90°,OE=OE, ∴△OED≌△OEC,
∴OC=OD;
(3)在△DOE和△COE中,∵OC=OD ∠EOC=∠BOE OE=OE,
∴△DOE≌△COE, ∴DE=CE, ∴OE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