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切开的果实
课时 1 课型 研讨课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教学目标 一、感知切开的果实切面形成的形状美、花纹美。 二、我能够分辨出不同水果切面的不同特征,并用点、线、色的方法进行表现。 三、通过本节课的体验,我知道要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一、认识切开的果实形状、花纹和色彩。 二、学会运用点、线、色装饰果实切面。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水果歌》同学们可以跟着节奏拍拍手或小声跟唱。 一、导入 过渡语: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喜欢吃水果吗?吃水果有什么好处;水果不但有营养,而且还有美丽的一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索它美丽的新天地。出示板书:切开的果实(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观察与发现 (一)自主学习 1、出示猕猴桃,请一位学生配合老师切开猕猴桃。(观察猕猴桃的横切面) 2请学生说一说,猕猴桃横切面里面是什么样的。(从外形、花纹、色彩等分析。) (二)对学 找一找:出示图片,任选两种果实比较切面的形状、花纹有哪些特点?对子之间分享自己在果实切面上的发现。对子展示、补充。 (三)合作探究 1、出示图片找规律:水果切面排列组合,分辨大小、聚散、重叠的画面组合方式; 2、谈一谈绘画步骤 小组汇报:第一步 画形状 第二步 画花纹(用点表示种子,用线装饰花纹) 第三步 涂色(用色彩装饰切面的颜色) 教师板书绘画步骤。四、欣赏与创作 (一)提升审美,师生互助(课件图片)1、欣赏画家作品《玻璃艺术》美不美?美在哪里?(法国现代工艺艺术大师—戴 威利 )2、欣赏学生作品 过渡语:欣赏了画家和小朋友们的作品,我受到很多启发,水果有自己的内在美和个性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找到灵感。现在,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果实切面美丽的图案吧! (三)作业要求:(出示) 1、基本要求:用点、线、面、色描绘出喜欢果实切面的花纹。 2、能力提升:运用水果切面的排列组合方法(大小、聚散、遮挡)设计一幅绘画作品。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配乐)五、展示与评价(一)组织学生展示作业,将作品集中张贴到黑板上展示(美丽新天地),同时出示评价标准。(体验成就感)(二)评价标准:表现的是什么果实;运用点、线、色表现果实的切面;一运用了什么排列组合方法表现。(学生自评、互评。)(三)谈一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预设:保护大自然,从我们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六、课后延伸思考:除了用点、线、色表现果实的内在美和个性美,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它的美呢?(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实践。) 结束语:多么神奇的果实啊,今天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和快乐,还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这些都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步感受切开的果实的形状、花纹和色彩。 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习画家运用点、线、色表现的圆形图案,感受表现出来的不规则排列产生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学生能力与个性,设计两个层面的作业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自评到互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培养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实践中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另一面。
点 线 色 大小 聚散 重复 疏密